在数学课堂上幽上一默
2009-01-18徐峰
徐 峰
数学知识是一种严谨而周密的科学知识,可是它对于小学生来说,却相对比较抽象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将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化为生动易学的学习内容,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用幽默的语言解读抽象的数学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数学课堂中让自己的语言闪现出幽默的浪花,因为他们知道,妙趣横生的比喻、诙谐逗人的故事、幽默有趣的笑话,往往比抽象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知识,更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数学课堂上,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收到神奇的效果。
一、化平为奇
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教师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们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们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们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想一想,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们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们总满意了吧?”小猴子觉得占了个大便宜,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时,老师及时地抓住契机,意味深长地问:“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当学生列出6÷3=2,60÷30=20,600÷300=200后,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从而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妙。
此例中的老师在课堂导如时精心准备了一则“猴王分桃”的故事,然后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的讲解,通过这一喜闻乐见而又生动有趣的素材,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平淡无奇的内容具有了悬念迭生、引人入胜的奇效,从而一步步把学生引入了求知的情境之中,学生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化理为趣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退位减法”是个难点,有位教师在讲解例题“1000-351=?”这个题目时,一边指着“1000”一边这样叙述:“今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家人,这家人特别有趣,你瞧,‘O小个(指着个位上的‘O)是个穷光蛋,减一都不够,只好向‘十叔叔(指着十位上的‘O)借钱没想到‘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可是,他非常乐于助人,于是向‘百爷爷(指着百位上的‘O)借‘百爷爷还是个穷光蛋,但是他也很热情,便悄悄地向‘千太太(指着千位上的‘1)借‘千太太非常慷慨,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百爷爷;‘百爷爷马上把它换成10个100,自己留了9个100,拿出1个100借给‘十叔叔;‘十叔叔又把它换成lO个10,自己留了9个10,拿出1个10借给‘O小个;‘O小个欢天喜地,马上用借来的10个钱去减1……”
“退位减法”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常常令学生有云遮雾罩之感,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也感到特别棘手而此例中的这位数学教师,当学生欲明而味之时,将“退位减法”的算理与日常生活中的“借钱”这一生活情境“有趣”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运用拟人化的幽默语言,使得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便理清了连续退位的知识难点,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化难为易
在一堂数学课上,我所教学的是一道古老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个,脚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们在一通议论后,都拿出笔来演算,但半节课过去了,却没有人能算出来,想到是鸡和兔的脚数不一扰乱了学生的思维,我就急中生智,并“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只脚,”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于是我趁机便问:“现在,兔子和鸡的脚数一样了,上面有45个头,下面该有多少只脚呢?”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叫了起来:“90只,”我又问:“还有26只脚都哪去了?”学生答:“被兔子们‘提起来了,”我又问:“那么,现在你知道笼里有几只兔子了吧?”学生们齐声回答:“有13只兔子!”……
学生在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常常思维不活,甚至凝滞、僵化;或者因为先入为主,致使思维不能突破原有的框框,因而不能迅速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时如果只靠简单的讲解说教,往往不能很快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一难点时,以一句“全体兔子起立”的幽默话语,将其中的貌似深奥的数量关系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体验,并伴以教师适当的启迪,很快地便把学生思绪带进了逼真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思考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学生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到知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幽默虽然具有神奇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幽默是一个人知识、智慧和修养的外现,所以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稳定的心理素质、快速机智的反应能力、熟练的表达技巧和高尚情操的教师,才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