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情境教学
2009-01-18王晓亮
王晓亮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成绩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诸多教学改革的原则当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知识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谈谈笔者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联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关注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必须改变“课堂等于教室”以及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落后教学观念,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背景相符,强调对“生活的回归”,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使数学知识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与生活隔离的东西,而是使学生能自己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数学知识、蕴含数学知识,总之,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要更多地走向课外、户外,因为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笔者以学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采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每天上学经过的交通路口过往各种车辆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5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包括通过车辆数量、通过车辆颜色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现实背景,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味,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故事的情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设置问题:鸡兔49只,100条腿满地走,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以“趣”引“思”,使他们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又如,在教学“平方根”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的存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投人大海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强化了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积极踊跃地进入课堂新授环节,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典故的例子很多,比如在“数与代数”部分,可以介绍历史上各种记数法,使学生体会十进制记数法的优越性;通过对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大数目表示法的介绍与比较,使学生体会现代大数表示法的优越性;介绍历史上各种计算工具,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计算工具对数学以及刘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巧设疑问,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自疑问和好奇开始,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心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尘,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情景。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频率与概率”这节课时,笔者在本节课的开头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纸上,把纸折叠好,相互之间不要交流,然后笔者煞有介事地说道:“我不看同学们的纸片,就知道我们班至少有两名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你们信吗?”(50个人中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高达97%)此言一出,同学们都面露惊奇之色,“怎么可能呢?不会这么巧吧!”底下有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见此状笔者(论文中不能用你、我、他这样的称呼)又说道:“如果同学们不信,我们可以验证一下。”此时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盎然,于是请每一组出一名同学将本组同学的生日写在黑板上,很快,同学们就发现有几名同学的生日果然相同,这一结论势必与学生的认识产生了较大反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当然本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超出了学生的学力水平,因此很自然地引入了用试验频率估计理论概率这一节新课。
四、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去分析,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情景创设给数学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努力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的转变教学情景的创设方法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更需要教师刘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