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语文科差生的转化教育方法
2009-01-18林健楠
林健楠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是学习的基础工具。所有学科都要用语言文字表达,任何教学都要以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为前提,语文科是其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它具有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创造条件的教育作用。
语文科是工具学科。人们凭借它思想,运用它交际,依靠它传播文化,利用它创造文学,这使语文科成为工具课的第一位的决定因素。语文科要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不同于音乐、美术或其他专业学科要培养比较特殊的能力;它是日常生活必备的能力,有无这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关系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关系到出校后的发展。更严格地说,不具备这种能力,就不能取得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生存就有困难。我们要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就是要学生掌握进行学习和从事工作的基本工具的能力。
语文科还具有思想性。它和数、理、化等学科不同,它反映着政治倾向,它包含着感情色彩。语文形式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这和数学仅仅是数字,是符号,是抽象的概念不同。当学生接触文章时,接受的就不仅是外部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它的内部因素——观点和感情。这是在性质上它和自然学科迥然不同的地方。它和理科的明显分界,在于它的思想性。它具有工具性,是事实;它具有思想性,也同样是事实。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论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都既是语文教育,又是思想教育。从总体而论,我们应该始终顾及这两方面,它是二者的统一体。
技工学校语文科的目的和任务,首先是由它的教育作用决定的,兼备多种教育效能,它和其它学科相配合,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去完成共同的目的和任务。
技工学校学生入学情况往往有些特殊,考生往往语文科知识偏差。重视技工学校差生语文课的转化工作,并有效的控制语文程度分化的层面,对于重新唤起差生的认识,点燃差生心底的希望之火,激发差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更好学习各专业技术课程,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将其作为常规教学工作的第一要素,必须常抓不懈。相当部分技校学生语文科成绩偏差,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 阅读能力上的偏差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是一种基本的心智技能,是进行各种学习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初中生就有“能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正确领会词句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这一要求由语文教师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但语文科成绩偏差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往往不能适应或达不到这些要求。他们只会单纯地为阅读而阅读,阅读量少,又不知道也不会在阅读过程中去为完成必要的任务而进行积极思维,只是怀着依赖心理去等待教师讲解。不能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的境地,脑里依旧是“死水一潭”,无所适从,最后导致语文学习成绩上的偏差。
2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上的偏差
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差异固然与学生本身的生活情感体验和原有水平基础有关,但在同一环境同一基调的条件下,教师教学指导的优劣,仍是造成他们语言文字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的重要条件。由于这类学生一方面缺少扎实的写作功底和生活积累;另一方面缺少教师科学系统的细心指导和中肯地讲解。所以,在写作时他们很难作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甚至连“语句通顺,书写清晰,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很难做到。
3 句法、修辞运用上的偏差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尤其是三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仍不能正确理解常用的所学词语的词义,辨析同义词,减少望文生义的错误,避免生造词语,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律等,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学习上的多种不良反应,势必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
4 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积极的主动思考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即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活动来获得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能力。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思维能力才会有本质的区别。比如,优等生在学习时,不仅能通过学习进行领悟,正确地接受信息,而且能把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整理反馈,并间接地或概括地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差生则不然,他们在思维方法上,始终处于凝滞状态,用俗语说,只知道一是一,二是二。在这类学生中,坐享其成,等着老师“喂着吃”,思维不能展开,势必会导致这类学生不能通过此事物与彼事物间的联系,作出开放性的思考,造成思维方法上的不活跃。
另外,差生在记忆和意义识记等各方面的成绩均低于优等生。他们往往不知道在记忆过程中要进行积极思维以及怎样进行记忆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不寻找记忆过程中的规律和策略。时间一长,心理和精神上的负效应导致他们认定“积重难返”,因而学习成绩显著下降。
控制或防止学生由于语文成绩的分化而造成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提高教育质量,是语文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语文教育过程中,我总结出如下方法。
4.1 尊重和信任学生,改进教育方法。差生往往渴求得到理解、尊重、信任与关心。根据差生的心理特征,首先要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心理激励;其次,要帮助他们发扬长处,确立目标;再次,要想法沟通师生间的感情,与差生多谈心交心,扩大自己情感的影响力。最后,要调动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吸引他们和老师一起,共同开发教材的意义。
4.2 降低课业水准,抓好信息反馈。作业或测试,力求做到题量由少到多,内容由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尽量采用当面评卷的方式,适当给予辅导。
4.3 作好定向跟踪,不断更换教学方法。①备课要兼顾差生;②开展优生定向帮助差生;③制定好个别差生辅助计划;④作文讲评以当面点拨为主。
4.4 注重学法指导,丰富课余生活。通过指导和经验交流,来达到提高学习方法,老师的学法指导与学生的不断顿悟完善,来达到逐步长进的目的,充分利用课余生活,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益智健身活动,搞好知识上的课余补偿,使他们能通过这些活动,重新认识学习,重新评价自身,重新塑造自我。
4.5 读写有机渗透,多种功能通过合作。阅读是学习之母、能力之砥、智慧之源、思想之船,具有认知价值、能力价值、智力价值和教育价值。阅读是发展写作能力的基础,又是高层次的听说能力的基础。所以,加强字、词、句教学,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字、词、句,使之提高遣词炼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多读、多写、多思考。因为“阅读能力的第一条要求是能够准确,快速地认读;第二条是要求能正确的理解材料、词、句、段、篇;第三条是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评价和判断”。因而,读能照及写。我针对技校生实际情况,为他们编制“读写日程训练”计划,收到很好效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在感情上尊重和信任差生,在生活上关心差生,在学习上帮助差生,在思想上启迪差生,他们是一定能够在学好语文科知识的同时,带动提高其他专业课成绩,不断取得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