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
2009-01-16钟刚杨一飞
钟 刚 杨一飞
“突然,无数双手伸了过来,把她的轮椅推得滴溜飞转,一直将她推向讲台,推向令人头晕目眩的高度。”从报纸上第一次报道张海迪到团中央命名表彰,只用了一年三个月时间。现旅美自由撰稿人、曾在团中央负责宣传工作的高伐林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接连称:“惊人,确实惊人!”
对张海迪而言,1983年3月7日,也是特殊的一天。在那一天,她被授予了“优秀共青团员”,这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头衔,此后,媒体对这位28岁的山东姑娘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她也相继被冠以“中国的保尔”、“八十年代新雷锋”的称誉。
尽管张海迪一再强调,自己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当时,她已经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年的学习模范。甚至早在表彰大会之前,记者郭梅尼就受命前往山东进行了采访,并在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抢发文章称,“张海迪的事迹正传遍祖国大地,深入青年的心。”
无名残疾女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张海迪在1981年10月之前,并不为太多人所知。“莘县里唯一的宣传机器就是广播,当地的广播也没有宣传过她。”宋熙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第一位报道张海迪的记者,他的消息来源是由山东画报记者李霞提供的。
“我当时就在山东画报社工作,负责聊城地区的报道。”现为该杂志社副总编的李霞说,她有一位同事的爱人,与张海迪的父亲在莘县机关共事,听说过张海迪,了解到她的小名叫玲玲,是一个身体残疾、但相当好学的青年,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并学会了针灸。热心地为乡亲们治病。
不过,这并没有吸引李霞去进一步了解张海迪。直到李霞到莘县采访,住在县城的招待所,听到服务员对玲玲的议论。她才意识到应该去认识一下这个叫玲玲的姑娘。“当时我住在招待所,偶然听到服务员在谈论玲玲,说她发烧住院了,病得不轻,我当时就很好奇,这个女孩的病情竟然如此牵动人心。”李霞决定去采访一下,探个究竟。
当时是1981年10月,恰逢张海迪昏迷了五天五夜。张海迪自从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一直病痛不断,这一次,是因为她长年大量服用止痛药,药物中毒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濒临死亡边缘。李霞的采访因故无法顺利进行。
半个月后,山东省引黄济津工程潘家闸起闸仪式在东阿县举行,记者们聚到一辆车上谈天说地,李霞谈起了玲玲,同车的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表示了兴趣,于是,在起闸仪式结束后,他们停留在了聊城。两人经过商量,李霞先到她家了解情况。
“张海迪大我两岁,年龄相仿,我们很容易地就交谈开了。”张海迪对生活充满信心,谈笑风生,有亲和力,李霞感觉她并不像一个残疾人,精神状态甚至比健全人还要好。“她的房间布置很简单,但是这间屋子称得上是莘县最活跃的一角。各色各样的年轻人在这里进进出出。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唱歌,大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热气腾腾。”
宋熙文通过李霞的转述,判断这个人物很特殊,值得写一篇报道。
后来,宋熙文再访莘县,在县城里采访了十天,翻阅了张海迪的日记书信,访问她的朋友、父母,并与张海迪本人谈了两天。张海迪身体残疾,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主动学习。“她有自主意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非常需要的一种精神支柱。”
“当时基本上是白天采访,晚上理理头绪,最后写稿时,我采取的方针是篇幅不宜太长,但是要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来一个晚上就能写好的,宋熙文改了多次,并从张海迪的诗歌中摘出“只要你能昂起头”一句,作为了文章的标题。交稿后没几天。新华社就在12月28日播发了这条通讯,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转载,并放在了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这让宋熙文非常惊喜,也出乎他的意料。
一篇连分社领导都不太看重的稿子,最终为什么会发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宋熙文至今也没能有机会和发稿编辑交流并弄清其中缘由。
仰慕者王佐良追求张海迪最终成婚
曾经于1989年发表长篇报告文学《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关于张海迪的“成名”始末》的高伐林,在他的采访中,也没有试图去了解其中内情。“当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当没有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时候,一个能体现当局提倡的道德风尚的残疾女孩,登上了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头条,虽不常见,也不算太破格。”然而,正是这不常见的举动,却改变了张海迪的一生。
“12月29日,张海迪的父亲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她在武汉的姑姑听到了广播,非常惊讶的她,急切地想确认广播里听到的玲玲,是不是她的侄女。”宋熙文仍然记得,稿子发出后的第二天,在当地就议论开了,张海迪也陆续地收到信件,临近春节时,她一天能收到二三十封。已经根本无法一一回复了。
高伐林听说当时的聊城地委领导也注意到这篇报道,“与其说是被玲玲的事迹感动,不如说是被莘县这个地名吸引,自己治下有这么一位先进人物,并且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本地区的宣传部、报社和工青妇居然从未提起过,领导还为此发了很大的脾气。”“地、县团委和县妇联当时也迅速开始着手整理张海迪的材料。开座谈会,到了1982年。全省都动起来了,她家里已经根本无法接待日渐增长的来访者,县里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接待处。”
王佐良也是给张海迪写信的万千者之一,当时,他是巢湖油泵油嘴厂里的一名计量工。高伐林了解到,“王佐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张海迪的报道,抑制不住内心的仰慕之情,下决心提笔给千里之外的张海迪写下第一封信,其间王佐良数度千里迢迢赴莘县看望张海迪。王佐良的不少同事泼冷水,张海迪的不少朋友鼓热风。”书信来往多次后,王佐良向张海迪表达了爱意,经人撮合,两人于1982年7月23日成婚。
也就是在此时,宋熙文凭借自己新闻敏感,正酝酿着对张海迪进行后续报道。不过,当时的山东分社领导认为,这个人物影响很大,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至于是否应该做后续报道还值得商讨。“我等不了,于是,自作主张地去了一趟莘县,并写了一篇《拨火记》,但是,最终没有发表出来。”
不用写地址,直接写“张海迪收”即可
李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尽管李霞早在1981年年底就完成了采访,但是她的图片新闻直到1982年5月才得以发表。“人物稿时效性不强,在当时,我们也没有抢发稿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想到中央会如此大力推张海迪这个典型,更无法预料1983年的学习张海迪热潮的到来,当时媒体对张海迪的报道,也还是相当有限的。”
不过,山东各级工委、团委和妇联却都在行动,他们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并争夺张海迪这个典型,并竭力向各自的报纸——《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推荐,要求给更多的版面。
一段宣传张海迪的过程当中,听到一些对她的负面反应和对宣传失实的批评,他们也受命要一一核实,经过二十多天的调查发现,张海迪的主要经历和基本事迹是属实的。
尽管调查结果证实了张海迪事迹的真实,但是对张海迪的报道,并没有出现恢复的趋势。高伐林分析认为:“全国民众和青年的兴奋点已经转移,这应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张海迪本人刻意保持低调,她也选择了公众视野之外的生活;团中央虽然没有忘记这个青年榜样,但是也没有合适的宣传契机。再说,对任何—个典型的宣传,都有开始、有结束。”实际上在当时,高伐林也注意到张海迪的事迹已经披露得差不多了,要想挖掘出新的材料已经非常难,因为最典型、最动人、最翔实的事例已经公布得差不多了。
尽管如此,当高伐林趁休假回到武汉时,他看到的景象,还是让他吃惊。“当我在武汉大学、毛麻丝公司、武汉商场、省图书馆直接找团员、青年聊天时,他们的调子明显不同了,他们对张海迪的热情已经急剧冷却!”
“在宣传张海迪的过程当中。亲身感受到对她的宣传规格越来越高,但是这个典型离青年越来越远,使我这个参与宣传者陷入困惑和矛盾之中——张海迪本人也在困惑和矛盾之中,这一效果出乎所有抱有良好愿望的相关人士(包括张海迪)的意外。”高伐林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邓丽君流行曲、油印《今天》、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年轻的心灵在各个层面都开始了觉醒、躁动、挣扎,宣传机器包括媒体的公信力急剧衰减,塑造典型人物越来越难,是必然的。
也就是在这时,张海迪开始逐渐地远离公众视线。在后来接受媒体访问时,张海迪说,“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我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
大事记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宋熙文的稿子。题目改为《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全文1100余字。
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介绍张海迪事迹的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配了照片,头版上还刊登了昨天新闻发布会的消息。
1983年3月5日,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胡乔木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作报告,万里、习仲勋、王震等领导人会前接见了张海迪等人,张海迪随后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就座。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王震、陈丕显等人出席并讲话。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2年,张海迪获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3年,张海迪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
199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张海迪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张海迪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张海迪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摘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