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经济体的本币维稳之战

2009-01-14

大经贸 2009年11期
关键词:汇率亚洲货币

程 默

对于中国决策层而言,人民币是否应短期快速升值,需仔细权衡其利弊。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一年半时间升值幅度达到了15%左右,结果既没有缓解贸易顺差这个外部失衡,反而又助推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缓和,投资信心的复苏,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地位下降,美元在此轮金融危机中走出的一波逆势反弹行情趋于终结,尤其是在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出人意料的加息之举,更让美元指数一度触及14个月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与此同时,诸如中国、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复苏,资产市场频创高潮。以美元计,自去年年底以来,印度股市上涨90%,中国内地股市则涨了60%左右,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的股市分别涨了70%和50%左右。

美元贬值的预期与新兴市场的经济表现,正在让国际资本重新流入这些国家。追踪全球总资产逾10万亿美元的美国基金研究机构EPFRl0月16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的当周,新兴市场股票激进单周流入资金达到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股市激进的资金流出量达到34.9亿美元),创年内新高,而年内迄今为止这类激进累计吸收的资金流入则达到创纪录的457亿美元。此外,外汇储备的飙升也提供国际资本大量涌入的佐证。野村证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除日本外)的外汇储备总额从3月份的3.3万亿美元上升至9月份的3.8万亿美元,增幅达到14.9%。当然,其中有部分是汇率估值效应所致,因为贸易加权美元汇率自3月份以来下跌了10%。但即使保守估计,亚洲的外汇储备中一半为非美元货币,多数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自3月份以来的增幅也远超过了5%。

由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多奉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其本身的经常账户盈余业已十分庞大。目前,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正在给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造成真实而强烈的升值压力。摩根大通亚洲货币指数自3月31日以来上涨5.8%,今年第二、三季度创下11年以来最佳双季表现。根据彭博社调查34种货币的预估中值,韩元、台币、印尼盾、泰铢和印度盾名列明年12种表现最强的货币。

本币升值的压力和趋势已让亚洲各国央行焦灼不已,纷纷采取措施维稳汇率。10月11日,日本财务大臣藤井裕久表示,日本政府希望维持日元汇率稳定,并将采取措施实现这一目标。10月初,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88比1,达到9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先于日本采取维稳措施,包括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央行已经开始大举买入美元,平抑本币升值。10月12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表声明表示,新加坡将维持目前的汇率政策不变,让新元保持“零升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称,继上次检讨货币政策后,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在可波动范围的上方起落,主要原因是自今年第一季度后期以来美元疲软,以及区域内出现强劲的资产流入。实行管理下的汇率机制的中国香港也买入了美元。香港金管局于10月9日在外汇市场抛售了46.5亿港元,以捍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截至10月3日香港金管局抛售的港元总额升至209.25亿港元。

而对中国而言,由于去年7月以来,中国实际上选择将人民币重新与美元挂钩,近几个月美元的“跌跌不休”之势,使得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已大幅贬值。近段时间来,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施压纷至沓来。早在G20集团9月在匹兹堡举行第三次金融峰会前,英国《金融时报》便率先“发难”,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需由人民币做起。此后,包括IMF,以及G7财长会议等,都纷纷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施压。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多起贸易摩擦,也被认为是对人民币施压的工具。

对于中国决策层而言,人民币是否应短期快速升值,需仔细权衡其利弊。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一年半时间升值幅度达到了15%左右,结果既没有缓解贸易顺差这个外部失衡,反而又助推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这也说明,汇率并不是我国贸易顺差的“罪魁”,贸易顺差的根源仍在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亚洲央行大举干预外汇市场,以阻止本币兑美元升值,是因为他们担心本国在出口上输给中国。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尤其是对像马来西亚、菲律宾这样出口产品与“中国制造”存在较大重合的国家,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弱势人民币在亚洲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亚洲国家当前的关注点仍是美元,许多国家认为,美元——而非人民币——是本国对美贸易前景面临的直接威胁。二是由于中国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经济迅速复苏,对亚洲国家有着强烈的“溢出效应”。无论是对于出口大宗商品的印尼,还是出口科技产品和资本品的台湾与韩国,中国因素无疑是其出口部门改善的~个重大推动力。

因此,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仍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不变应万变。如果短期内快速升值,既会打击出口企业扰乱其生产秩序,又会招致热钱流入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压力,得不偿失。鉴于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多来自美国,而不是欧盟和亚洲国家(欧盟和日本并不愿意看到强势人民币对本地区经济实力及排名的冲击),中国不必过分担忧欧盟和日本在人民币汇率上指手画脚。

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仍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不变应万变。如果短期内快速升值,既会打击出口企业扰乱其生产秩序,又会招致热钱流入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压力,得不偿失。

(编辑:曹乐琛)

猜你喜欢

汇率亚洲货币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