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安全的规模边界在哪里

2009-01-14白立新

大经贸 2009年11期
关键词:商业伙伴解体沃尔玛

白立新

企业做多大,才安全?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问题“有点傻”;第=次,感觉“有点烦”;第三次,我发觉这问题其实“有点难”。

越大未必越安全

先说“傻”的那一次。

那是一家小型房地产企业,销售规模不到10亿,因此只能偏安一隅。资金、人才、产品、市场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管理层,万一拿不到土地或者项目开发失误,资金链就可能断裂,企业就会难以为继。为此,他们特别羡慕万科和万达这样的企业,实力雄厚,遭遇风浪也可以高枕无忧。大家想知道,就算做不到万科、万达几百亿的程度,企业做多大才算安全呢?

当时,我正在研究通用汽车的案例,于是根本没走脑子我就回答说:做多大都不安全,你看通用汽车,不只是规模大,战略和管理方面还曾经是全球学习的标杆,现在也经不起金融危机的冲击,死乞白赖地等待政府救援,如果不是奥巴马出手大方,这次通用汽车就完戏了。

当时我的意思是说,企业规模与企业安全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家附近的理发店,只有一位师傅和一个徒弟,因为有稳定的老客户,十几年日子—直过得相当滋润。老板没指望发大财,对未来也无忧无虑。

现在想起来,不只问的傻,答的也傻。固然没有绝对安全的企业,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动荡的经济环境,适当的规模是必需的。

多好才安全

再说“烦”的那一次。

后来在一家零售企业,又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这家零售企业在区域市场相当有影响力,但是面对着沃尔玛和家乐福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企业领导层深感忧虑,他们同样在思考,做到多大,企业才安全。

吸取前一次的教训,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稍微绕了一个弯子。

当企业做到“可以形成稳定的核心团队、可以稳固地粘合商业伙伴、可以得到政府支持”的规模时,就比较安全了。对于房地产和零售企业,这可能意味着100亿,对于教育和服务也可能只是10亿,而对于我们家门口的那家理发店,10万元足矣。

按照杰克韦尔奇的说法,“数一数=”的业务才值得做,换句话说,做到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前两位,应该就是安全的。这时,你就不只是大,而且还强。

这家企业的CEO显然对这样的回答不满意。他反问到,如果沃尔玛和家乐福占据了前两位,剩下的企业岂不是都没希望了?

我说,希望还是有的,你们只要在这个区域做到“数一数二”,沃尔玛也拿你没有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嘛。当然,除了规模,你需要像沃尔玛的“天天低价”那样,形成你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

顺便和各位读者分享一点情况,这是IBM自责零售行业咨询业务的同事前天跟我说的。他说,维持沃尔玛“天天低价”的基础并不只是沃尔玛的低价大规模采购,其实,沃尔玛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精细化管理,显著降低了管理成本。一般零售企业的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八的10%,如果沃尔玛能将其降低到6%,它就有74个点的降价空间。此外,这位同事还跟我说,他大学毕业之后在沃尔玛工作了若干年,这段经历让他养成了认真自责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习惯。经营零售业很辛苦,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正常的事,沃尔玛的管理层已经习惯于深八现场,而且大家很少抱怨工作的辛劳。我想,除了庞大的规模,这种文化氛围其实是沃尔玛真正可怕之处。

言归正题。CEO仍然不依不饶,他说,你无非是说,企业既要做大又要做强,这个道理我当然明白,但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到底做到多大规模,才算比较安全?

既然“数一数二”他不满意,如果我回答说“你要开100个店,或者做到100个亿”,同样说服不7他。与其被他逼到角落,还不如直接告诉他,我也不知道。这是“比较烦”的那一次。

有粘合力才真安全

最后说说“有点难”的这一次。

有趣的是,昨天我又碰到了这个问题,任凭我支吾半天,也没把问题说明白。冤家路窄,说不定,以后还会狭路相逢。可是,针对这个问题,要弄出一个头绪,还真不容易。

何谓企业安全?许多中小型企业眼看着身边同行的起起伏伏,深感生存之不易,比如创业伙伴散伙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死亡,企业赖以生存的一招鲜产品过时、核心客户的需求偏好发生微妙变化、产业政策出现重要调整,都可能使一家企业迅速解体。

所以,我理解企业所关心的‘安全”,其实是指企业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突然解体。至于长期而言,企业能做多大多久,那是属于能否长寿的问题,而不是安全的问题。

那么,安全与何相关呢?企业规模当然与安全相关,大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应对突发事件。但是“企业做多大,才安全”似乎不是一个好问题,有时,一个空架子可能更容易解体。换个角度问,“企业做多好,才安全”,似乎也不对,因为有时企业需要做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掌控所需的资源。

为了安全,企业必须具备避免突然解体所需的“粘合力”:

内核粘合力:无论企业做到多大的规模,最重要的都是核心管理层的稳定与团结。一家技术起家的企业,面对市场的天赐良机却难有突破,因为创业者始终无法从工程师转型为企业家,更是无从建立一个核心团队,这样的企业就极不安全,很容易解体。

内核粘合力几乎与企业规模无关,却与创始人、股东、董事会的价值观和理念息息相关。

商业伙伴粘合力:如果你的企业规模足够大,你对供应商就极具粘合力,同时由于可以让利给客户,你对客户的粘合力也很强,左右逢源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总是很强。另一方面,如果你的产品具有独到的客户价值,同时你也能抵挡无限扩张的诱惑,避免客户粘合力被稀释,你的企业就比较安全。

商业伙伴粘合力既与企业规模相关,也与企业的独特价值相关,两者缺一不可。

政府与社会粘合力:当你企业的规模足以引起政府关注的时候,你就相当安全了;当然,如果你借此向政府叫板的话,那也是企业最危险的时刻。

政府粘合力经常与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关,因为规模决定就业、税收等社会贡献度。与此同时,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也是粘合力的重要因素,比如百度和阿里巴巴,按规模来说他们都属于中小企业,但是其影响力超过许多的大型企业。

至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回答“企业做;大才安全”的问题。当企业做到“可以形成稳定的核心团队、可以稳固地粘合商业伙伴、可以得到政府支持”的规模时,就比较安全了。对于房地产和零售企业,这可能意味着100亿,对于教育和服务也可能只是10亿,而对于我们家门口的那家理发店,10万元足矣。

(作者系IBM首席战略顾问,著有《利润定律》等书。)

(编辑:余济非)

猜你喜欢

商业伙伴解体沃尔玛
出口管制下 商业伙伴合规再审视
No.2 沃尔玛第一季度总营收达1416亿美元
陶氏公司创新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与商业伙伴密切合作
一起吃中餐更易达成协议
沃尔玛、京东和1号店的那些事儿
“娃娃亲”因两家发展不同而解体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从沃尔玛公司的“节俭精神”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