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作用分析
2009-01-14杨立东
杨立东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图书馆管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搞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图书馆将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基地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按照OECD(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1 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它的服务必然围绕着纸张文献和图书馆馆舍而展开的。中国图书馆由于受封建时期皇家图书馆、古代藏书楼的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文献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图书馆的藏书是以保存为主,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图书馆设施的建设也是以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为重点,可以说传统的图书馆在服务模式、服务观念、服务结构、服务组织、服务重点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规律和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其服务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借阅和封闭在藏书楼内,而是在充分享受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方便。例如:网上多媒体的在线服务、全国或区域性的文献采编交换中心、全球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等等。这些将把图书馆转换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全天候全方位地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自此,图书馆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而要让自己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角色。
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平等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以实际帮助,为失业者做就业前的指导,为失学者提供自学辅导,为受损害者提供法律帮助,为病者提供医疗咨询,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宝贵致富信息,为涉世不深的青年提供必需的人生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不仅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必将成为“社会的心脏”。
2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员的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服务工作已由单一、被动,转向了多方位和主动。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灵敏思维和强烈的事业投入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由地使用任何资源,才能替读者作出决策,充分发挥本职业的巨大潜能,成为图书馆兼知识经济的主要参与者。
3 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人才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机会,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在信息服务的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术含量加大,向智能化发展,图书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诸方面将发生质的变化。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这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问题。组织、设备、资金、机构的落实可以说是硬件,在短时间可以达到,但人才问题就是几年、十几年的问题。因此,国家要在宏观计划中,注意人才的培养。图书馆在人员的使用中,要注意发挥专业特长,培养一批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
4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4.1 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新世纪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的发展,图书馆运行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更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要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大胆地实践和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学风,增强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创新意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创新能力。
4.2 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同时也创造条件引导系统环境向有利于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图书馆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要使人们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号。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已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
5 结束语
我国图书馆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仍相当普遍,压制了大批年轻的创新骨干人才的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图书馆本着珍惜人才、以人才为本的原则,选好、培养好、用好、关心好杰出青年人才,在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上向创新人才倾斜,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在馆内构建一种活泼的创新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全新、林辉基.学习江泽民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发展论坛,1998.(8).
[2]许卫国.创新是当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理论前沿,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