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009-01-14杨新
杨 新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更需要明确方法的指导。从自主学习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进而探讨了教师如何培养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大学英语
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教育部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因而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构建视听说的多媒体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网络化技术的功能,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learning autonomy)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培养学习者的终生学习技能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争论中形成的。研究者普遍认为这种能力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学习的目标;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的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评估学习的效果。徐锦芬提出,在我国英语教学环境下,自主学习应该包含五方面的内容:a.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b.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c.有效使用学习策略;d.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e.监控与评估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2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交互性和技术性等4个主要特点:
2.1主动性。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性的第一个表征,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每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的第一要务。b.学习责任心。学习责任心是指一个学习者对所属群体的学习、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的一种自觉态度,是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学习责任心,就谈不上学习效率的提高。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把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c.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越强,自主学习的过程就越完整,效果就越好。
2.2独立性。独立性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不依赖他人,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制定符合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并创造各种机会,积极鼓励学习者独立学习。
2.3交互性。交互性学习是主动学习的精髓,是学习最终取得成功的手段,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除课堂交流外,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书信等方式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消除学生的学习困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让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有教师的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坚持和有效,达到最优化教学,实现教学目标。b.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教学内容既包括学习的书本内容和教师规定的内容,也包括教学媒体和资源。教学媒体和资源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步骤、规律、节奏来制定学习计划,这样会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c.学生之间的交互。为了创造语言学习的自然环境、为了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学生自愿与其他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的。d.学生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交互。多边信息网的建立,使信息来源更多元化,立体化,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育的功能,让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学习。
2.4 技术性
高科技信息技术不仅被应用于高科技产业领域,而且正在给传统的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互动、高效、方便、敏捷的学习环境。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负有明确的学习责任,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有可靠方法、手段的保证,才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取得学习的高效率。
3 如何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3.1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因
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带着疑惑进入新课,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由于大学阶段设置的英语课程数量有限,课堂、教科书上的语言输入和操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创立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式学习的材料和学习设施,并配备专职辅导教师现场或网上答疑,可以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外语的意识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3.2 引导探索,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方法
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英语工具书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与文化信息,这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起点。其次,要抓好学生的拼读入门关,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英汉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发展学生观察、发现、联系、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以拼读为基础的语言自学能力。
3.3 改进教法,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善于在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启发他们运用旧知来探索新知。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设计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主动上网查阅、搜集资料,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和语用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可实践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共同活动,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是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学生组成3~5人的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开展学习,同时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大学英语课堂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式。首先,合作学习能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以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氛围。其次,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在小组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和支持,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自信心,有效降低了自卑感和焦虑感。最后,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自己讨论问题、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体方法有:a. 研讨法。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要求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基本教学程序为:揭示主题、提出问题-自读自解、质疑探究-引导、点拨、反馈、讲评。b. 讨论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提出有思考价值和有探讨余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讨论法可分为分组型讨论、辩论型讨论、演讲型讨论、设置情景型讨论等方法。c. 情境法。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其程序为:创设情境→思考研讨→组织演示→归纳提高。
4 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自主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把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贯彻在教学过程中,并灵活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其紧迫性,亟待提高。但它又是一个漫长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Boud,D.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M].London:Kogan Page,1988.
[2]Dickinson,L.Talking Shop: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An Interview with Leslie Dickinson[J].ELT Journal,1993,Vol.47/4:332-335.
[3]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1): 70-8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上海: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2007.
[6]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