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2009-01-14施建生廖尚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24期
关键词: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施建生 廖尚平

摘要:本文介绍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相关环节和要点,及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关键施工工艺,并介绍了改性沥青的种类。

关键词: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改性沥青路面的应用起来起广泛,改性沥青可以改善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提高沥青的弹性和增强沥青的抵抗低温和抗疲劳开裂性能。但改性沥青有着较高的粘度使得在路面施工工序控制中有较大的难度。

2 改性沥青路面的特点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或采用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沥青改性路面是一种新型结构路面,其具有以下特性:①造价高,对路基与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②改性剂必须完全分散在沥青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③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具有粗集料多,矿粉多,改性沥青结合料多,细集料少,掺纤维稳定剂,材料要求高的特点;④只有在高温状态下碾压才能达到密实效果,且不产生推拥;⑤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冷却后非常坚硬,强度高。

3 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

设计上要求矿粉填料采用石灰岩机制,中、下面层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深圳市为花岗岩地区,在集料的采集上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花岗岩、石灰岩石料、碎石、石屑、砂、矿粉、改性剂、添加剂等配比质量要求高,如何在众多厂家中选择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及改性沥青生产商存在一定难度。

4 施工质量控制

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木质素纤维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改性剂SBS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老化;对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进行计量定标,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不得受潮;改性沥青运输温度不低于150℃,保温贮存温度不低于140℃,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

4.2 改性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的控制

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难点在于保证其坚硬的矿物骨架和合适的沥青用量。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每天SMA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及时了解各项技术指标,以便指导日后的施工。

4.3 拌和

根据改性沥青的粘温曲线,确定拌和温度为170-180℃,初压温度为162-170℃。其拌和与碾压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约高20℃。

准备工作。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改性沥青温度控制在170-180℃范围内,改性沥青贮存时间过长,重新升温时应先搅拌方可使用。避免改性剂离析,影响改性沥青的质量。

拌和工艺。改性沥青的粘度较大,混合料的出料温度高,一般取出料温度170-180℃,因此矿料的加热温度宜取180-19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拌和时间应大于45s,以确保矿粉吸油的均匀性。拌和时间充不充足、拌和方法正不正确,是生产优质沥青混合料的关键环节。质量均匀的混合料表现为所有的集料颗粒完全均匀地被沥青膜裹覆,沥青均匀分布于整个混合料中,以无花白石子、无沥青团块。

5 改性沥青的摊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同。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及纤维稳定剂,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为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禁止使用。改性沥青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6 改性沥青的种类: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橡胶类改性沥青;热塑性树脂类改性沥青;掺加天然沥青的改性沥青。

猜你喜欢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