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投标中的报价技巧
2009-01-14周艳
周 艳
摘要:市政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做好投标准备期的资料搜集、分析工作,提高报价编制期的报价水平,掌握投标报价决策技巧,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提高中标率。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施工投标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投标报价;技巧方法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的承发包模式早已由过去的政府指令过渡到现在的市场竞争,尤其作为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计价规范》)颁布实施,招投标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并创造公平、合理、准确的报价环境。在这种大前提下,市政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多中标,中好标,投标报价就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应从报价的三个阶段着手:
1 投标准备期
为了在投标竞争中获胜,建议有条件的企业设置专门的投标经营部门,掌握市场动态,积累有关信息资料等。例如招标信息可以通过当地工程交易中心的招标公告,浏览相关网站、报纸公告等方法取得。企业取得招标信息,报名参加投标并通过资格审查后得到招标文件,就应该立即组织人员研究招标文件、图纸决定投标策略。在研究招标文件时必须搞清投标的范围,此外还要熟悉投标书的格式和签署方式、密封方法和标志,熟记投标截止日期、投标地点等以避免失误。
了解业主和对手。要清楚发包人建设本工程项目的目的及其建设资金的筹备情况和来源、回收方法等。一般来说,政府投资工程一般要求质量高,其标价偏高;商业工程要求进度快,标价适中;自筹资金及贷款工程,标价偏低。但要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对待。
2 编制标书期
2.1 现场勘测及与招标文件的核实
现场勘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按图纸上标注的工程量及清单计算规则而得。企业在实际投标报价中,必须考虑不同施工方案造成的工程量增加。所以在编制投标书之前必须调查现场,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市政工程中常见的地下管网的保护、现场水源、电源、交通情况、施工条件,有无障碍物等都必须到现场勘察才能了然于胸,在报价时综合考虑。
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招标文件作为招标人招标意图的体现,均要求投标人的标书要全面地响应,不能擅自改动。投标报价也不例外。在阅读招标文件时,对招标文件中对清单项目的编号、单位、数量均有严格要求,不能改变,否则有废标的可能。对报价的组成规定、定额选择的要求虽没有严格规定,但也要明了,否则容易造成报价偏离业主及其他投标人的报价面成为出围标或者成为废标。
例如,在某市政道路管网工程的投标中,招标文件的清单中的D800污水管道项目清单数量只列出铺设管道的总长度,投标人在阅读招标文件时,就应该考虑到项目应包含有开挖沟槽、施工降排水、管道基础、下管、接口、回填等等有关细项。如果在投标时理解不足,出现严重漏项就会导致其报价与其它投标人的报价严重偏离,标价出围。
另外,根据《计价规范》的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只列主体项目,围绕该主体项目施工的附属项目内容,主要靠项目特征的描述。但限于设计深度和清单编制者对《计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项目特征描述常会出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这也是在研究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最后,投标人应将在阅读招标文件及图纸中发现的所有问题汇总,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提出,要求其予以解答。通过这些问题的明确,可以使各位投标人的报价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且避免中标后发承包双方因部分清单项目的“工程内容”是否已经(或应该)包含在主体项目的报价之中存在异议,从而发生不必要的结算纠纷。
2.2 报价编制
工程量的复核。投标人在报价前要充分审查施工招标图纸,列出图纸中的所有项目,并将图纸中工程数量重新计算与清单相比,以供不平衡报价参考。这样,投标人的报价可以在保持总体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施工时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对难以计算准确的工程量项目,如土石方工程,其报价可提高一些,这样对总报价的影响不大,又存在多获利的机会。一旦实际发生工程量比投标时工程量大,企业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而实际发生工程量比投标时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不大。
询价。询价的范围包括工、料、机。其中对于占工程造价60%左右的材料价格,在报价时应十分谨慎。材料询价可以直接找厂商或供应商,也可以参考政府的指导价及网站上的材料价格信息。并同时结合具体投标的工程情况给出合适的价格。如低价中标且工期较短工程价格可以压低一点,综合评标法的评标工程和工期较长工程材料价格要适中。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必须提供的文件,是招标人评标时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组织设计考虑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等不仅关系到工期,而且与工程成本和报价有密切关系。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正确的制定施工方案,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有效的组织材料供应和采购,均衡安排施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减少材料的损耗等,既能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又能充分有效利用机械设备和劳动力。例如前面提到的管道工程,沟槽开挖采用机械,人工还是人机配合;施工降排水是采用井点降水还是集水坑排水等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报价。另外在投标中,不能出现一些偏离市场一般做法的独特施工方案,这样的方案在市场竞争中是行不通的。例如:在拆除砼路面中,一般考虑机械拆除,而个别投标人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却考虑人工拆除,导致标价高出市场的正常水平而出围。
组价。组价是得到报价的惟一途径,报价是投标的核心,它不仅是能否中标的关键,而且对中标后能否盈利,盈利多少也是非常重要关键的因素。现在已广泛的应用预算软件来进行组价及算量,可以避免大量数据计算过程中的失误和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工程数据的积累。
2.3 报价决策
复核预算价。决策的前提是预算价的准确性,如果预算价偏离太多,那再科学的决策也不太可能中标。复核预算价有下列一些方法。指标分析法是根据工程各部位的有关指标对各部位的单价进行分析,与指标差别较大者要重新进行检查,分析是否在标价编制时发生错误,进而调整报价;工机料分析法是将预算的人工、机械、材料费独立抽出,根据其占报价的比例分析是否在合理范围;历史基价分析法是在以往曾参与的投标项目中,选取各种条件相等的项目,进行单价的对比,找出差别,分析原因,属于编制错误的要进行调整。
报价决策。报价的确定包括对业主的最高限价的分析、对其他投标人的报价分析和成本价的分析。这些工作都应围绕招标文件给出的评标办法进行。对其他投标人的标价分析主要根据在以往的投标记录或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分析各投标人的标价变化范围,确定其最可能出现的报价;另外投标人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市场的实际价格确定工程的成本价,投标报出的价格不得低于企业成本价。投标人在通过上述分析后,将业主的限价、其他投标人的可能报价和自己的报价结合业主的评标办法,确定本企业的最终报价。例如合理低价中标法,投标人应在测算的成本价上加入投标人对工程期望利润和承担风险能力的多种考虑,定出投标报价。
参考文献
[1]刘文丽.浅谈市政工程结算的审核[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269-270.
[2]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几点意见[J].当代建设,2003,(3):76-78.
作者简介:周艳(1975,06-),女,江苏淮安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与造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