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坐”概念的椅子设计
2009-01-14何明
何 明
摘要:本文打破常规的“静坐”休息概念,把“动坐”也可以解除疲劳的观点应用于椅子设计当中,提出通过对座椅造型和功能等方面的特殊设计来促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运动的概念,并具体举出了一些设计方法和实例,希望能给现代椅子设计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运动;座椅;生理运动;情感运动
1 引言
运动意味着生命,意味着人的精神与朝气。运动可以强健体魄,使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当今社会里,运动不同程度地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强盛与衰弱。然而,现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不得不远离体育运动,网络科技的进步,又使人们的工作也几乎足不出户。现代人的生活几乎变成了生根在椅子上的生活,而长时间座的无奈又使人渴望更多的运动,更多使用自己身体的时机。所以,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传统的静坐方式,通过对椅子造型和功能上的重新设计来满足人们对运动的需求。这也是本文提出“动坐”椅子设计概念的初衷,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椅子、坐在椅子上来促使人们运动,它包括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运动。
2 “动坐”概念的提出
从席地而坐到舒适的坐卧,从简单的一木一石为座,到复杂的全自动按摩椅为座。自从坐的家具被关注,椅子就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演变过程。虽然现代椅子变得更易加工和舒适,但是以一个姿势做到最后的“静坐”概念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无论多么先进的椅子设计,其设计出发点都几乎只是为了让人“坐”得更久而不感到疲惫,“坐”得更方便而不用运动。只把家具的“活动”作为代替人“运动”的工具。其实,人的身体不是用来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静坐”也并非能休息和解除疲劳。
我们可以步行数小时而不疲劳,但静静站几分钟就会感到疲惫。朝一边伸出手臂不动,一会就支持不住,但另一边伸出手不停摆动则不会感到不适。蹲下爱抚小动物时,不会觉得无力,但蹲下无事可做时则很快便下肢酸痛。这些都表明我们的肌肉和神经构造适于动态使用,而不是静态拉紧。不管从生理上还是精神上来讲,绝对的静止或是停滞都是消极的状态。所以,如果我们的设计能使我们在不同的姿势和动作间变化,能让我们的思维和精神不时运转更新,那势必会比总是寻找一个舒适姿势,总是给人一种细腻感受的设计要好的多。
座椅设计的“动坐”概念就是按照椅子设计的人性功能原则,针对改变传统的“静坐”习惯,促使人们通过运动调整坐姿来解除疲劳的观点。它不同于以往的活动椅子。活动椅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人们的运动和体力消耗,例如办公椅的脚轮就是人们代步的脚,通过轮的转动代替人的走动,使人依然相对静止。而“动坐”概念的座椅则是通过设计使一把椅子有多种“运动”着坐的方法,让人能在使用中根据生理和心理需要自觉运动。就如同在睡眠中自觉转换睡姿一样,从而达到舒缓神经、消除疲劳、强健身体的目的。
3“动坐”概念的设计方法
具体的,我们可以应用以下几种设计方法来达到在“座”中运动的目的。
3.1 造型激发人的运动
人类是万物之灵,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思维和想象力。我们可以利用椅子的造型语义及信息,通过人的视觉、触觉、体觉等的传送,使人产生丰富的动作联想和运动冲动。如挪威的Garden椅就是一把可以鼓励人更自由使用身体的椅子,或许它更像一座雕塑,但却使你在把它想象为椅子,并极力创造不同坐法的过程中,充分运动了自己。还有一把叫Ekstrem的由北欧设计师设计的椅子,没有固定的“坐”法,你可以随心情和需要的不同,随意变换坐姿。只要你愿意,想怎么“坐”就怎么“坐”,它的造型就给你充分发挥肢体运动想象的空间。
3.2 功能调节人的动势
人们为了满足工作中的需要,或达到舒适和便利,或者是受到空间等环境因素的限制,有时不得不考虑对所使用的家具功能作特殊的设计。运用现代科学原理,注入特定的技术因素,使其产生动感。如挪威设计师Peter Opsvik设计的Balans椅系列。其设计理念是“为所有坐姿而准备的椅子,最好的身体姿势总是下一个”。它特殊的平衡功能,可以使你从一种主动的前倾坐姿,“自由活动”到一种后靠休息姿势,它倾斜的概念可以鼓励你移动脚来控制活动。同时使身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提供能量,其结果是工作的乏味减少了,成就感增加了。
3.3 结构伴随人的成长
人的成长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它尤为明显的表现在儿童身上。所以针对儿童设计家具时要特别注重家具的结构“动”概念。利用拆装、组合、活动等不同手法,设计具有能伴随孩子不同阶段成长功能的椅子。Tripp Trapp椅就是一款可以使任何身高的小孩舒适自然的坐在同一张桌旁的椅子。它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坐板和搁脚板的可调性设计。特别是搁板,在它的帮助下,孩子可以用脚控制身体的活动,改变坐姿,站立拿桌子上的东西等等。这帮助他们专注于桌旁发生的一切,即使在成人的桌旁也不感到拘束。还有一款可以变成摇篮、护篮、儿童床、儿童沙发等许多用途的儿童床,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需要来随意组合、拆装。不但提高了家具的使用周期,也增添了孩子的使用情趣,可谓人性与环保家具的典范。
3.4 生命赋予情感的运动
有生命就有运动,人类不但自己需要运动,喜好运动,对其他生物的运动亦有一种新奇、宠爱以至观赏嗜好。有时还经常利用它们生命的活动来娱乐、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达到享受静止环境中所不能得到的愉悦。由青年设计师吴桐设计的“金鱼缸椅”就是一个在椅子里面养金鱼的独特设计。椅背的三棱体与下面的椅身、椅腿融为一体,里面盛着水,有金鱼游在其中。材料是可回收再用的玻璃制成,人坐在椅子上,鱼游在身边,通过椅背的开口投食或与鱼嬉戏,安逸而又赋予动感。使人在领略到生命活力的同时,又舒缓了身体的紧张与疲劳。这也是一种运动,是使人们在体验身体运动的同时运动他们的情感,或许它比生理的上的运动更重要和有效。也因此该设计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雅致中华”二十一世纪活动文化设计国际大奖赛中的唯一金奖。
总之,从哲学的角度看,椅子设计像其他的人造物一样,是永远没有定式的。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在变、生活观在变、价值观在变、道德观在变,其他的人造物、生活空间及环境也都在变。这就给椅子设计带来了无限多的遐想空间。“动坐”概念的椅子也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关于“动”的设计方法,但万变不离其中是椅子永远是通过其物性和人性的功能来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利于人类生存、生息的环境载体。
参考文献
[1]胡景初,方海,彭亮,《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曾坚,朱立珊.《北欧现代家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何明(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2001年毕业于吉林省北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学院,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