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活动对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积极作用

2009-01-14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体育大学生

张 忠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危害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学生在网民中占36.7%,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网民有1800万。另据中国大学生网络协会的调查,我国大学生中有上网成瘾表现的约占17%,另有1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成瘾倾向。

“因特网成瘾综合征”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是因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明显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行为障碍。网络成瘾者对上网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国内外报道认为,大学生正在成为这一症状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恋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形式。研究证实,过度沉湎和依赖网络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出现诸如情绪低落、学习兴趣减弱、生物节律紊乱、免疫力降低甚至导致猝死,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网络成瘾行为已成为“精神性成瘾行为”中最为普遍而突出的一类表现,有“网络海洛因”“电子鸦片”之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加突出,使用网络成瘾的人数也将逐年增多。因此,如何化解网络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形成原因

1.大学生的自身人格缺陷是网络成瘾的基础

尽管人格特质与网络依赖行为谁是因谁是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据已有研究表明,上网依赖行为往往和上网者本身的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在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中指出:具有不同个人特质的网络使用者会受到不同的网络功能所吸引,也会产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形态,网络成瘾现象是由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网络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对网络成瘾者的现实调查,沉溺网络的学生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如孤独、内向、敏感、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不强并且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形象逐渐清晰的时期,渴望了解世界,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追求刺激和挑战。当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他们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或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的内心中会产生失落、孤独与恐惧等情绪。网络的开放互动和个性化、多样化等特征吸引着他们,使他们把上网看作一种宣泄渠道,乃至成为网络的“俘虏”而无法解脱。

2.网络自身的特性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诱因

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超时空性、自由开放与时尚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是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通过网络可使他们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地获取和交流信息,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的信息需求。二是网络的平等自主性和开放性提供给大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愿望,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事物,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更广泛地了解社会、认识世界。三是网络信息的娱乐性和变化性很强,迎合了大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探新、猎奇,从而吸引他们沉迷其中。四是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能充分释放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被现实压抑的一些人性欲望。如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玩家可以尽情杀戮、消灭虚拟的敌人,可以做很多现实社会中不允许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这种游戏程序让很多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欲罢而不能。

3.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的缺陷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催化剂

社会支持又称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学校和政府等应当给予大学生的精神上、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具体包括:尊重的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身份的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社会支持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具有有益的缓冲作用。纵观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现状,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家庭支持系统存在的缺陷。家庭是整个社会支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家庭支持系统在提供无形的感情支持、亲密的社会交往支持以及尊重的支持等方面出现严重不足时,大学生会和家庭成员产生隔阂,从而更加依赖网络。二是学校支持系统存在的缺陷。学校对大学生的信息支持、尊重支持不足,很多学校普遍缺乏文化建设和民主气氛,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三是政府支持系统存在的缺陷。政府一方面已经开始通过立法手段规范上网行为,以保证和促进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各级行政机关也在对网吧的监管、规范与监督网吧的经营秩序方面有所动作。但网络技术特别是网络游戏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又使得这些规章制度在现实中很难真正落实执行。这在无形中对网络成瘾产生了纵容的效应。

三、体育活动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积极作用

1.体育活动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缺乏人际交流,容易引发性格上的孤僻、冷漠和暴躁等心理问题,产生自闭倾向。而研究表明,经常参加有氧锻炼可以减少自我反应而引起的心理和生活上的紧张,产生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得到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经常参加课外锻炼能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消除紧张情绪,使他们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降低和消除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保持心态平衡。

2.体育活动能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故人类心理变态主要是对人际关系适应失调而来”。沉湎网络使大学生对社会形成隔离感,容易出现悲观、沮丧、逃避现实等心理障碍。而体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良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个体的社会交往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他们的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为他们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活节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Rosenberg,1979)。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作用。网络的虚拟性与自由性使部分人群失去自我感和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而导致自我同一性分解形成虚幻、多重的人格。众多研究已表明,参加体育锻炼能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Gruber(1986)在总结了84项研究论文后得出结论:自我概念的变化与游戏和体育课程有关,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是使学生自尊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经常从事课外体育锻炼有益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养成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4.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生理机能的调节

医学专家已注意到,在较长的集中时间内持续上网特别是玩节奏紧张的网络游戏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几年已经发生过多起大学生猝死于网吧的案例。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的身体发育;对呼吸机能、血液循环机能、消化器官的机能都有良好的影响;还能够调节中区神经系统,改善各个神经中区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神经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长期坚持户外体育锻炼,人体对冷、热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增强体质。

5.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调节脑机能,促进智能的发展

网络成瘾不仅会导致心理障碍,还可能影响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在记忆方面尤为明显。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连续几个小时浏览网页、看小说,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所接受的信息超过所能处理的极限,就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出现倦怠、思维迟缓、头晕、头痛等症状,还可能造成记忆能力损害。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表明,单调刺激容易引起神经疲劳,变换刺激强度则可使神经兴奋保持稳定乃至加强。而体育锻炼可以让脑力工作者劳逸结合,能改善和提高中区神经的平衡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记忆、思维、想象能力以及组织、操作、适应、创造等智能的发展。

网络科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朝前发展。在大学生利用网络便捷的同时,也应当防范网络对自身的不利影响。而体育活动对人们保持身体健康、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为他们摆脱网络依赖、保证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条安全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2]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3]李一.网络沉溺的生成机制及社会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02(5).

[4]吴立保.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多学科观点及社会支持策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8-151.

[5]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6.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体育大学生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