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作品的欣赏
2009-01-14张永
张 永
摘要:在高中阶段专门开设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美术欣赏课前几年不是高考科目,现虽是高考科目,占到的分数极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均有轻视的倾向,这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水平更是不敢恭维。本文对高中学生应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美术作品;欣赏;油画
当前高中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舍弃美术作品欣赏要求,把作品欣赏当作技法欣赏。
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一讲构图就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这种欣赏可能只有美术特长生才会看得懂,也只有他们大耍专业术语,卖弄学问来糊弄人。对于一般的人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有的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从网上搜集一些杂七杂八的资料,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是一些秘闻轶事来充斥作品,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的作品,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
(二)忘却欣赏作品的任务,把美术作品欣赏当成了记述、说教文章。
美术作品,必然与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有关。于是部分学生就喧宾夺主,大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出处、文学特性等等,忘记或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这种历史式的或记述式的美术作品欣赏,即使内容再生动充实,也无法算作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偏离了从美术作品中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另外,夸大美术作品的政治、道德、伦理等作用,把愉悦的欣赏美活动搞成令人沮丧的政治说教。
(三)把美术作品欣赏当成了读后感,主要写一些自己读后的感想,与美术作品欣赏的要求相差太远。
下面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来说明怎样来欣赏美术作品:
首先要选好欣赏题目,题目既要有深刻的内涵,又能韵味悠长,给人以不俗的感觉,必要时可加上副标题。
如在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若题目定为:永恒的父亲——赏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是从作品内容和作品的历史地位来谈的;若题目为:中国民族化油画的成功典范——简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主要是从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的地位说的。欣赏同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题目,从不同的侧面来评析论述,内容也可以有交叉,但一定要有主次。
《父亲》一画采用正面巨幅领袖像式构图,画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中国四川地区的老农。在烈日的直射下,劳累的裹着白头巾的老农在地头上蹲下来喝水休息。他那枯黑干瘦的脸上,岁月、贫困像刀一样刻下了沟壑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迷茫、木讷、又像是期待的目光,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劳作了许久而没有喝水,脸上渗出的汗水,不知已流淌了多少,犹如耙犁一般带伤的双手,捧着一只破粗瓷大碗,在将要喝水的时候,又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黑土地是思考过去?是期待未来?(谈作品的构图、描述作品所刻画的形象)
作品《父亲》的背景采用了高贵的金黄色,一来增添画面的空间感,二来歌颂父亲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庄重、生动感人,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敬仰和赞美。这是属于整个中国农民的魅力,更是这幅油画给人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
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的罗中立,在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体验生活。1975年的除夕夜,当他看到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为庄稼丰收而守粪的老农,正是这样的中国农民——最低层的人为了中国的发展,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种同情和怜悯,也是感觉到中国农民的伟大,让画家拿起画笔为他们呐喊,为他们宣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对周围的普通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法,《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社会背景)
《父亲》一画给八十年代的艺术界以巨大震动,使人们开始思考过去、现在和将来。今天面对《父亲》,仍能感受到一种逼人的烧灼感,他是我们精神上永恒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这样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但这并不是通过只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功夫在画外,只有多读书,多看名画,有辨别,才能提高修养,才能欣赏到美术作品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