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2009-01-14石次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生观竞争心理健康

石次文

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也对人的素质规格提出更高要求。社会的高级需求能否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他们的个人需求?社会成员能否承担起经济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冲击,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作为青年一代,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必须具备健康的竞争心理。而中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也是心理渐趋成熟、实现初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健康竞争心理”至关重要。

人不讲卫生会引起身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人不讲心理卫生,不仅会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影响成才立业,而且会引起心理疾病,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会造成事故或产生越轨行为,走上犯罪道路。这一点恐怕不是所有青年学生所能理解的,也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青年学生有着较强的竞争心态和成功欲望,喜好出奇制胜,但往往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理论指导,会对竞争产生错误、片面的理解,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他人。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精力旺盛、充满青春活力、思想多变的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健康的竞争意识,对于他们今后的成才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身体必须锻炼,这是路人皆知的普通常识。按照同样道理,要保持健康竞争心理,也必须进行自我调节和训练。古人提倡“修身养性”,就在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为此,广大青年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和增进健康竞争心理的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

人生观是个性心理的核心。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富于创造性,但有时缺乏远大目标,看问题常常片面和偏激,热衷于眼前利益。他们常常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能击败对手,获取胜利,也就达到了目的。这无益于社会和他人,也就没有生命力。因此,青年学生要想保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理想。这样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有较正确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与自我监督,也才能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行为,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反应适度,而不沉湎于区区琐事与儿女情长,才能不为无谓的烦恼所困扰,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拼搏进取,永无止境地向上攀登。

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

“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青年学生都应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目标过高,因为脱离实际,往往碰得焦头烂额,丧失斗志;目标过低,容易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可以催人奋进,激发热情,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旺盛的斗志。

团结互助,增强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现实社会充满竞争,或明争或暗斗,或强攻或智取,形式多样。同样,学生中也有许多不良竞争方式:为取得教师的信任,打击诽谤他人;有好资料、好信息独自占有;对待同学的求教漠然置之,甚至辱骂欺负后进生;考试时不择手段抄袭作弊,等等。这些方式往往是社会上不健康竞争手段的翻版。因此,青年学生,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学校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必须及时矫正那些畸形的人格与竞争心理,培养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共同进步的友好和谐的竞争意识,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的挫折而畏缩不前,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关心集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

有的学生心胸狭窄,时常抱怨他人和集体对自己不公,于是对他人、对集体充满敌意,故意损坏公物,故意制造混乱,破坏班纪校规,甚至发生违法越轨行为,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青年学生应经常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增加同学间的交往,这样不仅可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增加同学间的友谊和凝聚力,而且还能使自己胸怀宽畅,精神愉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添生活情趣。反之若长期封闭自己,则会形成孤独的性格,产生抑制、怀疑、敌对心理,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中学)

猜你喜欢

人生观竞争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