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体系调查报告
2009-01-14张瑞婷
张瑞婷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四个机构整合而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而我的这次调查主要是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体系,调查其服务是如何组织的,并从服务组织的角度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进行调研。我选择的是通过网络途径进行调查,通过登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门户网站的方式进行。而以下则是我这次调查的成果和个人体会。
一、总的来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业务划分和服务组织情况如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设在北京,下设兰州、成都、武汉3个二级法人分馆,并依托若干研究所(校)建立特色分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积极推动文献信息服务模式转型,初步建立起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技专业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经过创新改革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网络化文献服务为基础的若干业务服务板块:
(一)文献资源集成化建设。组织院内科研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集成建设;参与国家科技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发挥核心作用;组织全院文献信息服务网站、学科信息门户系统建设与服务;组织ScienceChina服务平台与工具系统建设。
(二)文献服务与科技查新服务。组织覆盖全院的科技文献传递服务网络建设;参与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传递系统服务与建设;组织院内科技查新等认证信息服务。
(三)学科参考咨询服务。组织面向科研一线的上门服务;开展高效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展深化的学科化、知识化服务。
(四)网络化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参与和规划国家科技文献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开发新型文献服务系统,支持集成化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建立集成化的国家科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五)战略情报研究与服务。支持科学院、科技部、基金委、地方科技管理决策部门。
(六)科技期刊出版与文化传播服务。
(七)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位教育。
二、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可以按“服务直达”中的十个层次进行理解,层次分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跨库检索,跨界集成检索,文化共享奥运行,联合目录,ScienceChina,学位论文检索,原文传递,读者借阅管理,Access Anywhere, Ask Librarian,e划通,科技新闻聚合服务,学位论文提交。
也可以按照其主页上的工具栏中的服务项目进行理解。具体分为:到馆服务,问图书馆员,原文传递与馆际互借,论文收引检索及评价,定题检索,情报服务,院内档案查询,科技查新,古籍、特藏及社会科学文献服务展览,展览与讲座,培训服务,我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资源导航。但是我此处分析的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以及具体的服务内容具体是按照“服务直达”当中的项目来的。因为,我认为“服务直达”被单列出来一定有其代表性和时效性,应该是这个图书馆的用户最常用的或是最新颖的服务功能和系统,是这个图书馆的“热门服务”。
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设计是十分科学和专业的。因为其主要的用户还是校内的师生,是作科学研究的学者们,而他们对文献的专业性和数据的要求也与别的图书馆有很大的区别与差距。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设置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文献资源的丰富和拥有资源的多种形态。而丰富的资源正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前提条件,这个图书馆能开展多少种类的服务也可以折射出其拥有多少种类的资源情况。同时,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基本上做到了主动服务,充分服务,平等服务,区分服务,科学服务这五项构建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原则。
四、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每项服务的设置目的、功能和功能间的组合情况,一方面,在刚才的调查过程当中我已经有分析过来;另一方面,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性质的定位上来看,我认为其达到了它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以及资源广泛性的要求,使用起来也非常流畅。
总的来说,根据我所调查的情况(访问权限限制),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是较国内其他图书馆来说比较完善的,是值得国内各大图书馆借鉴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根据其学科特性和用户群体所做出的图书馆服务的定位也是比较专业的,其服务体系的组织情况良好、设计合理,功能的提供和组合方面也做得比较完善。人机交互的反应良好,用户界面的设计整体感强,主要为蓝白搭配,使人感觉舒适和明快,使用户的心情也不会太急躁。服务流程流畅,考虑到了用户使用情况的各个方面,且可以较快的返回主页面,反响速度也比较快。除此之外,其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在项目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这一点也是十分值得国内其他图书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