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在历史与现实的隧道里穿行
2009-01-14王利平
王利平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学教育的根基是审美教育,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让学生把头埋在故事堆堆里读死书,而是让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深入了解作者,认真分析文学形象,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汲取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真善美的精神。同时,还要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那么我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点的呢?
一、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人格
作者本身就是事业成功的优秀人士。他们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艺术流传千古。作家们的优秀人格更使这些文学作品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走进作家们的生活时代,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用他们做范例来开启学生心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应该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学《论语》讲孔子,就要带领学生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体会孔子为了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恢复建立完善严格的周朝礼制而周游列国、四处奔波的目的;不管他的政治主张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是否顺应时势,是否因此而让自己四处碰壁,历经屈辱和颠沛流离之苦,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九死其犹未悔”。古代先贤这种“舍我其谁”“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一切文学皆人学,当我们带领学生漫游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倾听作家们的心跳,感受他们的呼吸时,那简单的历史符号就会变化成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生命,充满人性美好的光辉,我们的学生就会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和感动。
二、通过文学作品的人物赏析来体察人生,学会生活
中学课本中出现的文学人物,他们的个性都是非常的鲜明,富有人格魅力。我们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教《浊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我就注意抓住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刻画来分析人物性格,引导学生欣赏他只身入敌营的勇敢,随机应变的聪明,特别是他那种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的气度,教育学生凡事要以大局为重,方可成就大事;从《赤壁之战》中学习孙全面对群臣主战主和的纷争时当机立断的果决;从《杨修之死》中悟出为人不可目无尊上,太过张狂的道理——通过这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文学人物分析,让学生觉得语文就是生活,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完美的人物形象就使我们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会生活。
三、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来反观教材内容,认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在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是关于思乡怀人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创作根源就是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而造成的,所以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悲叹。而现在,由于有了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天涯近在咫尺,离别之痛、思恋之切远不及古人那么沉重。为了让学生认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有一次我上课时便让学生讨论,如今异国通婚是多么平常,如果王昭君,文成公主的故事发生在今天,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同学们纷纷发言,创作了无数个新的昭君出塞版本,连宝马奔驰都出来了,可就是没一个悲悲切切的。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谈到荔枝的不易储存,引用了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嘲讽杨贵妃为了吃一点水果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到了今天,南国水果通过空运已遍布东西南北,昔日的皇家贡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就这样在让学生真切的认识到历史的遗迹已随着时间的脚步悄然远去,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则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四、结合热点问题,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的脚步向前走,就来到了现实。我们语文课本中涉及不少历史事件,如果和现实中的热点事件结合起来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一文表达出对种族平等的热切期盼,刚好教这课时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获胜之时,我就把这件大事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去看昔日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认识几百年来人类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果;在学习毛主席的“更立西江赤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时,我将之与三峡大坝的胜利竣工联系起来,当年领袖的宏伟遗愿而今化为现实,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当历史和现实链接起来时,我们可以探索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感受文学形象的无穷魅力, 让语文教学与历史相接、与现实结合、与生活联系,把语文课上“活”,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世界里徜徉,在历史与现实的隧道里穿行,这将是一种快乐的旅行。
(作者单位:湖北省宣恩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