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三环节:营造健康纤维市场环境
2009-01-13王波
王 波
纤维及纤维制品是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经济产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类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其质量的优劣甚至还影响到消费者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作为该类产品的主要质量监管机构,纤维质量监督部门又是如何履行法定职能,保障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为政府分忧解难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省纤维检验局市场部部长、九江市纤维检验所所长何海林。
记者:何所长,你们作为纤维及纤维制品类产品质量监督的职能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来把好这些产品的质量关呢?
何海林:的确,你所说的这些产品在我国目前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和工业经济产品。我国每年仅棉花产量就有700万吨,约占世界产量的20%,是世界纺织原料产品的主要生产国,纤维制品(如服装等)也是我国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我国不仅解决了13亿多人的穿衣问题,还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饰用品,中国制造的纺织服装产品走向了世界各国的各个角落。
我们纤检机构主要是做好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企业、国内贸易企业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重点把住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市场商品质量监管、集团采购产品质量三个关键环节的监督检验。
近年来我省纤检机构主要针对纤维制品重要原料之一的棉花、直接影响婴幼儿健康的毛绒(布制)玩具和婴幼儿服装、涉及敏感问题的学生服、絮用纤维制品、羽绒服及其他服装、毛巾类生活必需品等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过组织系列专项检查,有效地打击了制售伪劣纤维及纤维制品的不法分子,净化了江西省纤维及其制品的市场环境,为深入开展执法打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中小学生健康,开创江西纤检工作新局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
掌控源头,把好棉花质量关
随着国家棉花流通和检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8年初开始,江西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棉花加工企业逐步将压力为200吨的打包机更换成400吨以上的大型打包机,并改造相关加工设备,棉花加工环节的质量将由专业纤检机构进行仪器化包包检验,并对每一包经检验的棉花实行质量终身跟踪制度(每一包棉花可以上网查询到相关质量信息)。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促进了规模化生产,大大节省了人工物力,提高了棉花加工质量,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了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加快。预计到2009年改革完成后,江西省将由历史高峰期的211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减少到仅剩下25家左右。为了搞好这项改革,江西省根据国家部署已制定并下发了《江西省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五年发展规划》,在江西省纤检局,一个现代化高配置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已经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级实验室),为促进江西省棉花质量提高、推进纺织行业经济发展、提高棉农经济收入奠定了基础。
记者:去年江西省在纤检工作方面是如何确保原材料质量关的?在棉花收购等环节上监督工作有哪些改进?
何海林:江西仍然是一个农业省份,棉花是我省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2008年江西省棉花播种面积约为7.4万亩,籽棉产量达35万吨(折皮棉约13万吨),其中九江约占全省的75%。棉花是江西纺织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江西省棉花种植在全省纤维产品的比重最大,因此抓好棉花质量监督是做好纤维质量工作的前提。为此,江西省纤检局于2008年7月制定了《江西省2008年度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发各地市纤检所。2008年江西省纤检局充分调动地市纤检机构的积极性,在我省棉花主产地九江与地市所联合检查,协同办案,既整合了人力、物力资源,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工作的针对性。检查中着力解决纺织企业反映强烈的异性纤维、混等混级、包装及标识不规范、货证不同行、加工超水棉等质量问题,重点打击“两小一土”、以次充好和掺杂掺假行为。
2008年度江西省纤检局对不履行“挑拣排除异性纤维”法定义务的企业进行质量信用评定时实行“一票否决”,并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在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收购环节按照异性纤维“入厂不入仓”、“首查不罚”的原则进行监督检查。
记者:在实施了“入厂不入仓”、“首查不罚”的监督检查原则之后,是否还有质量跟踪机制?
何海林:我们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质量跟踪管理办法。具体的做法是:2008年江西省纤检局对全省每家棉花加工企业均建立了质量信息档案,企业每年的质保能力审(复)查记录、质量监督检查记录、公证检验质量情况、被投诉举报核查记录、兄弟省市信息反馈及上级通报等质量状况在企业质量信息档案中均有完整记录,江西省纤检局综合各类情况依据《分类监管办法》及《实施细则》对企业进行质量信息分类,确定其质量信用等级,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从而达到扶优扶强、打假治劣的目的,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008年9月份还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对全省获证的96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了质保能力复查。经复查有80家企业符合质保能力要求,有4家企业质保能力不完备,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对12家完全丧失质保能力的企业取消了质保能力证明,并建议有关部门取消其棉花加工资格证。对10家新申请棉花加工证的400吨企业质保能力进行了审查。从审查复查情况看,我省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呈现出优胜劣汰的现象,继续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实力增强,质保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改革整顿,全省有4家企业被评定为A类,76家企业为B类,4家企业为C 类。
在做好棉花质量监督的同时,江西省纤检机构还加强了茧丝质量监督检查和公证检验、麻及化纤类纤维的检验等。
消灭 “杀手”,让不合格毛绒玩具和婴幼儿服装远离儿童
记者:在加强毛绒玩具和婴幼儿服装的管理理上,你们是怎么做的?
何海林:毛绒玩具是许多婴幼儿的最爱,常常被用来安慰孩子们忧郁的情绪,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童年。但毛绒玩具一度成为美丽的“杀手”,劣质毛绒玩具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保护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纤检的重要工作。
江西省纤检局连续几年对毛绒(布制)玩具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2008年二季度共抽查了40批次产品,仅有15批次的产品标注了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标称生产企业所在地为广东、江苏、福建、上海、湖南等5个省(市),其中广东省占15%。抽查依据GB 5296.5—2006《消费品使用说明 玩具使用说明》、GB 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GB 9832—1993《毛绒、布制玩具安全与质量》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使用说明、不可拆卸的小零件拉力、填充物安全卫生要求、原料要求。2008年二季度抽查的40批次产品质量合格率为0。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说明不合格40批次,不合格率为100%;2.不可拆卸的小零件拉力不合格12批次,不合格率为30%;3.填充物安全卫生要求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率为20%;4.原料要求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率为10%。
抽查结果表明,毛绒、布制玩具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质检人员发现在这些产品中有很多是三无产品,还有不少使用低劣原料,严重影响婴幼儿和儿童的身体健康。鉴于消费者在采购活动中无法辨识产品质量的优劣,我们建议消费者最好购买标注有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安全警示和年龄范围,以及所用材料(面料和填充物)的成分和含量的产品。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玩具市场,还广大消费者一个满意的毛绒、布制玩具市场,让不合格玩具不再成为儿童的美丽“杀手”,使不合格毛绒玩具远离可爱的孩子们。
在2008年,江西省纤检机构还对全省的婴幼儿服装按照国家和省局统一部署开展了专项检查,并及时上报和公布了不合格产品的名单。
“贴面”关心,把不合格的毛巾驱逐出市场
记者:毛巾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被誉为“贴面商品”,在这方面你们如何监管的?
何海林:近年来,有关问题毛巾的报道开始见诸于媒体。江西省纤检局通过对“贴面商品”的监督检查,让“贴面”变成了“贴心”,让毛巾类商品成为百姓放心的商品。
我局于2008年三季度对全省毛巾类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监督检查的范围之广列全省历年之最,共抽查了43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被抽样产品标称生产企业所在地主要为河北、上海、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湖南等8个省(市)。抽查的产品主要是依据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及FZ/T 62006—2004《毛巾》等一批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进行检验。包括使用说明、甲醛含量、pH值、吸水性、纤维含量、耐洗色牢度等检测项目。
在毛巾类产品抽查中,被抽产品合格15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25%;不合格45批次,不合格率为75%,实物质量合格18批次,合格率30%;同比2007年合格率略有提高。
大战“黑心”,让安全絮用纤维制品陪伴大学生
记者:“黑心棉”近年来一直是产品质量事件中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还经常听到有“黑心棉”进入学校损害学生身体健康,江西省纤检机构作为省絮棉制品质量监管的主力军,是如何做好该项工作的?
何海林:所谓“黑心棉”是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的原料的俗称。的确,近几年“黑心棉”质量事件的报道屡见报端,广大消费者也深恶痛绝。江西省高校学生公寓床上用品的质量管理也和其他省市一样,曾经一波三折,经历了从集中购买、集中监管到分散购买、分散监管,又从分散购买、分散监管恢复到集中购买、集中监管这一曲折的过程。这一波三折的背后,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心系莘莘学子,切实保护学生利益,打击“黑心棉”的不懈努力。
2008年春节前两天,省纤检局派出24人的执法检查工作组,分成三个小组奔赴农村,开展了春节前“农村商品市场检查整顿”的絮棉、服装产品质量专项检查。抽样检查了41个批次的农村市场商品,产品合格率仅为22%,其中絮棉制品合格率为零且多数为“黑心棉”,首次曝出了我省农村商品市场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水平低下的问题,引起了各有关部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7—9月份各大专院校新生入学前,省纤检局就对供应学校絮用纤维制品的全省32家生产企业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确保供应高校的集团采购产品达到合格,严防成规模的制售“黑心棉”的现象发生。在高校开学高峰期,调集精兵强将成立综合执法组,联合新闻媒体单位对院校周边销售絮用纤维制品的网点、流动摊贩以及院校集团购买的纤维制品组织开展大检查,并选取省内10所重点大学发函邀请在校内共同建立“黑心棉”打假联系点,协助高校对学校“老生带新生购买‘黑心棉”的问题进行清理整顿。此举得到了各高校的积极响应。
8月中旬至9月中旬,省纤检局执法人员主动放弃节假休息日,每天早晨7点多就进驻学校,经常至晚上12点才收队,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酷暑,密查严打,共端掉“黑心棉”制售窝点13个,查处不法商贩36家,没收“黑心棉”3000余床,低价劣质床上用品450套,移交了103名私自销售“黑心棉”的学生给学校处理,严肃整治了校内外销售“黑心棉”的不正之风,还各大专院校一片清静的天空。
在专项整治中,省纤检局还邀请了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及有关政府网站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为进一步深化“黑心棉”打假,加强扶优,促进企业创品牌,围绕集团采购质量监控制度的实施,省纤检局结合历年企业履行质量义务情况和监督检查结果,向全省大专院校重点推出一批优秀的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大力扶持和宣传,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并计划在省内选取2到3家规模大、质量好、售后服务措施得力、有长远发展规划的企业实行对口服务,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在这里我说一件具体的事。2008年9月21日早上刚上班,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楼内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感谢省质监局纤检局给我们送来了及时的服务,严打‘黑心棉,使困扰我校两年多的高校周边商贸街市参与销售‘黑心棉问题在省纤检局的大力整治下今年终于得以圆满解决,维护了我们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南昌大学学工处谢处长激动地握着省质监局徐光辉副局长的手,边说边送上一面书有“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鲜红锦旗,并当众展开感谢信诵读,再次表达了南昌大学全体师生的感激之情。
展望2009年,纤检将进驻企业超市商场
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江西省纤检机构会围绕哪些工作重点展开并逐步完善呢?
何海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依法履行好各项职责,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纤检服务意识,服务企业、服务消费者、为政府解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逐步把为社会公共服务提高到工作首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深入开展受理企业、商场、批发市场的批量检验,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和服务品牌在全省主要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设立派出检验站,在大型商场、批发市场设立纤检质量服务台,方便消费者及时解决各种纤维制品质量问题。把纤检工作真正做到企业需要、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为质检事业,为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采访中,记者体会最深的是何海林所长反复提到的一句话——纤检质量监督重在源头的掌控,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我们纤检发展的方向。
访谈链接
杨英(江西省纤检局局长)
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如果不注重科研创新,特别是理念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而还是一味地循规蹈矩、甚至是抱残守缺,那么就不能称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创新乃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任何一项伟大事业前进发展的动力。科研创新又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最绚丽的创新活动。纤检事业发展历史就是纤检科技不断实现进步与创新的历史。江西省纤检局几年来的实践也表明,科研创新是纤检事业的必由之路,是我们的立业根基、强业之本。
张惠玲(江西省纤检局副局长)
在局里我是分管纺织品和茧丝这方面工作。2008年纺织业内忧大于外患,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开拓我省纺织品检验市场,难度不小。对此,我们的做法:一是全面认清形势,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着力强调“服务性沟通”,要彼此了解,增进互信,加强共识。二是加大人员、物资投入。在茧丝方面,以前我们江西是空白。近几年来,我局着力实现人、财、物的有效组合,注重发挥整体效能。兴建检验实验室,投资150万元兴建了300余平方米的检验实验室,另投资40余万购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检验设备。三是培养检验人才。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使我省茧丝的检验能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宋小红(棉检科科长)
我是江西省纤检局唯一最老的人了,是从老纤检局到新纤检局,可以说目睹了江西纤检事业的发展变化,感慨特别深。以前经常是无事可做,现在是全年都没有清闲的时候,这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的作为。新体制棉花检验,要求我们这支检验队伍必须有更高的素质。不仅如此,我们服务企业的意识也在提高,及时帮助棉花加工企业做好棉花检验,少走弯路。工作中,我们很怕增加企业负担,杨局长带领我们每次下企业检查时,总是尽量赶回单位吃饭,有时实在躲不开,也谢绝企业的热情招待,只接受最简单的工作餐。
祁庆(业务科科长)
业务科是我们单位的业务进口,不管是委托检验,还是执法监督的样品检验,都是由我们科负责分配给各科室,同时也是业务工作的出口,所有的检验报告要由我们发出去。我的工作感触是,有一个好的、团结的局领导班子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局的工作也正是得益于这一点。
童南英(纺织品检验科科长)
我们的工作与外省比,有差距,但与我们自己比,进步是明显的。首先,我们加大了技术改造,增添仪器设备,实现了几大类检验设备的配套完善。江西的服装企业很多,总产量在全国位居第六位,但90%以上是出口的来料加工,因而很难进入我们的服务视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不断进步。我们由局领导带队先后去广东、上海等纤检机构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并开始研究主动向市场出击的政策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