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茶叶深加工,重振江西茶业雄风
2009-01-12饶小玲曹挥华
饶小玲 曹挥华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经历了药用、食用,慢慢发展成为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世界茶叶供过于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对茶与健康研究的深入,茶资源利用将更加充分和迅速,茶叶深加工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将成为大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茶多酚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发展到现在,全国大大小小茶多酚生产企业已超过一百多家。茶多酚的销售市场也逐渐成熟,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暴利时代已发展到正常的市场竞争时代。我省作为茶叶大省,目前无论是在生产制造领域,还是科研领域,对茶叶深加工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与我省茶叶大省的形象极不相称。发展茶叶深加工,促进茶叶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延长茶叶加工产业链,对重振江西茶叶雄风,实现我省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省发展茶叶深加工的意义及必要性
1.1有利于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延长茶产业链20世纪90年代初,名优茶开发方兴未艾,一大批传统名茶和创新名茶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取代大宗茶成为茶叶产业主导产品,大大提升了茶叶质量和效益。200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39万t,产值达186亿元,分别占茶叶产业的38.2%、77.5%。名优茶的开发,一方面为茶叶产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同时又给茶业产业结构性失衡埋下隐患,目前,很多茶叶企业已经放弃大宗茶的销售,生产实行转包,部分小规模茶场甚至已经放弃大宗茶的生产,结构性失衡已成为大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茶叶深加工,对粗老茶进行功效成分提取,一方面可改变茶叶应用方式,使传统饮品(热水冲泡)、现代饮品(保健、方便、快捷饮料)和功能成分应用并存发展,进一步延长茶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宗茶的产值;另一方面,通过对茶叶深加工新技术研究,可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当前茶叶提取物的食用安全问题,促使茶叶深加工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茶产业产值结构趋于合理,从而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后劲,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1.2 有利于解决低档茶供过于求的矛盾21世纪以来,我们茶叶产业发展迅猛,2006年我国茶叶年总产达104.74万t,成为世界第一产茶大国。2003年至2007年间,茶叶产量从71.93万t增长至114万t,年均增长率接近11%。而茶叶消费量从2000年的45.6万t增加到2006年的66万t,年均增长不到6%。以目前面积为基础测算,我国茶叶单产只有其他茶叶大国的40%左右,产量增幅仍有着巨大潜力,大部分低档茶因为市场等原因漏采而留在茶树上老化,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此外,茶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利润下滑,十分不利于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发展茶叶深加工产品,利用茶叶内含成分的功能,使茶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 、日用化工 、保健制品及医药原料等,可拓宽茶叶用途,刺激茶叶消费,缓解由于产量相对过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
2 目前国内外茶叶深加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茶叶与健康研究的深入,以及茶叶制品在食品、日用化工、保健、制药等领域的应用,以茶饮料、速溶茶、茶多酚及其它功能性成分提取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茶多酚生产量达到2000t,主要用于食品抗氧化性添加,与同功能的化学抗氧剂相比,具有效果明显,产品取自于天然植物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当前茶多酚主要出口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出于对食品安全性考虑,限制使用化学合成添加剂,使得茶多酚在食品上应用广泛。我国虽然在1989年就将茶多酚列入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但因为价格等原因,使其在食品行业推广应用中受到抑制。与目前应用最多的食品抗氧化剂BHA、BHT相比,尽管效果比较好,但价格却是它们的3~10倍。为此,大幅降低茶多酚的生产成本,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可使茶多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茶叶深加工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随着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采用沉淀法提取茶多酚,该法虽然设备及技术简单,但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反复沉淀,导致茶多酚提取率低,氧化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
随着溶剂萃取法的应用,沉淀法逐渐被生产厂家所淘汰。溶剂萃取法已成为目前茶多酚生产的主流工艺,该法生产的茶多酚含量高,相对成本低。但是由于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毒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等,产品存在严重的食用安全隐患,从而阻碍了茶叶提取物茶多酚在食用、制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另外,因为溶剂反复回收利用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造成在溶剂使用过程中的不可控性,生产污水中有溶剂残留,给生产厂家后期的污水处理工作带来难度,使企业排污难以达标或是处理成本过高。
大孔树脂吸附法作为比较先进的另一种生产工艺,在少数厂家已有应用。该法的优点是不利用溶剂(除乙醇外),茶多酚含量高, EGCG单体含量可以达到65%以上(溶剂法只能生产EGCG含量60%以下的产品)。但大孔树脂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有机残留物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论;另一方面树脂经长时间循环使用会产生裂解,裂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等,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所以,作为食用或药用,采用大孔树脂法并不理想,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大孔树脂产品用于食品方面已有明确限制。
超临界萃取法目前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该法以液态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产品无任何溶剂残留,但因成本高,目前还无法推广应用。
茶叶多功能成分综合提取技术作为技术研究热门,而受到重视,目前一次提取,综合得到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系列产品的提取方法在部分厂家已得到应用,从技术的使用来看,以茶多酚副产品进行茶多糖和茶氨酸的提取,生产成本并未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综合提取技术采用原料充分利用的方式,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这一块的成本在整个提取方面所占比重并不大,因此,利用综合提取技术对降低目前茶叶深加工成本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总之,高效、低成本、低能耗及食用安全是今后茶叶提取的发展方向。
3 目前我省茶叶深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茶叶深加工的发展,尚未引起我省足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从科研到生产,我省茶叶深加工现状不容乐观,该领域技术主要以引进为主,科研部门及生产单位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能力差,生产以原料型产品为主,加工效益低下。科研方面,目前我省在茶叶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生产方面,目前我省从事茶叶深加工的厂家大大小小不过3~5家,大多集中在原料生产,终端产品的生产基本处于空白。
3.2现有深加工企业急需进行产品及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发利用茶叶功能性成分为人类保健服务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的一大热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茶叶内含成份的提取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飞速发展,目前茶叶内含成分提取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日用化工、医药保健等领域。可以说,茶叶深加工作为今后茶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市场前景非常巨大。但是,从目前来看,我省茶叶深加工企业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仍为溶剂萃取法,该法虽然工艺简单,但因为循环利用溶剂,所以无论是从能耗、产品质量安全性、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以及生产污水的处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生产厂家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迫在眉睫,简单、安全、高效的茶叶功能成分提取技术仍然是制约目前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3进一步发展茶叶深加工,为振兴江西茶业服务江西是产茶大省,目前全省现有茶园面积5.3万hm2,茶叶产量超过2万t,发展茶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因此,如何在发展茶叶的同时,进一步缓解因产量增加而带来的销售压力,尤其是低档茶产量增长所带来的销售压力十分重要。发展茶叶深加工,一方面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使茶产品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食品添加,制药原料等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对茶叶产品进行深加工,改变茶叶产品的存在方式,延长茶产品的货架寿命,从而缓解销售压力。因此,在大力发展茶业的同时,加大茶叶深加工产业的支持与扶持力度,对江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收稿: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