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网Ipv6过渡策略初探

2009-01-12朱怀萍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校园网

朱怀萍

摘要: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基于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的基础之上,以有新旧两个校区的校园网为例,文章主要讨论了校园网向Ipv6过渡的基本机制,并提出了校园网升级的组网方案。

关键词:Ipv6;校园网;隧道技术;双协议栈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8-0114-0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基于IPv4的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尤其是随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IPv6的网络建设和科学研究。目前,高校利用IPv6技术接入该主干网,开展科研应用和大规模IPv6网络建设的部署实施及探索,如何在新建校区部署IPv6技术,如何在原有校区升级支持,如何平滑过渡,是目前校园网设计非常关心的问题。

1校园网从IPv4过渡到IPv6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高校校园网 IPv6升级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两个主要问题是:1)选择一次性全面升级还是逐步升级;2)如何在升级中避免给校内应用系统带来运行风险。相关资料提到,IPv6的演进机制的主要目标如下:①逐步将现有IPv4节点演进为IPv6;②新的IPv6节点可以随时增加到网络中;③IPv4与IPv6的共存;④降低费用和减少准备工作量。在上述理论原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校园网在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可以具体化为以下3个小问题:

①逐步升级到IPv6。现在许多高校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校区,通常这两个校区有新旧之分。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新校区采用的均是IPv6接入策略,而旧校区大多是IPv4接入策略。学校主要的网络中心和网络出口还是在主要集中在旧校区,许多应用服务器也在旧校区的数据中心。②IPv6用户可以随时加入升级后的校园网。升级后的校园网是IPv4/IPv6双协议栈网,显然新的IPv6用户可以随时加入校园网并访问网络资源。③校园网内IPv4和IPv6的共存。针对有两个校区且旧校区的数据中心集中了所有的应用服务器,包括基本的邮件、FTP等服务器,以及学校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等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服务器的情况。

2IPv6校园网建设过渡机制

由于现有的互联网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基于IPv4的通信技术,因此要想一下就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不切实际的。IPv6必须能够支持和处理IPv4体系的遗留问题。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IPv4到

IPv6的转换问题,并且已提出了很多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①双协议栈(Dual Stack)技术。双协议栈技术是指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节点上既安装IPv4又安装IPv6的协议栈。从而实现IPv4或IPv6的节点间的信息互通。②隧道技术(Tunnel)。在IPv6发展初期,网络环境绝大部分是IPv4协议栈网络,两个IPv6主机之间通信,数据报文传输中,需要经过的网络大部分都是IPv4的网络环境,路由器不能识别转发IPv6的数据报文,所以需要借助隧道技术,将IPv6的报文封装在IPv4中进行传输。③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一ProtocolTranslation, NAT一PT)主要用于实现非双栈的IPv4和IPv6节点的互通,将IPv4地址和IPv6地址分别看作内部地址和全局地址,或者相反。

3基于过渡机制的IPv6校园网组网方案

针对高校有新旧两个校区的情况,在校园网的建设中为了保持原有网络的稳定性,同时使原有网络能够正常使用,笔者建议采用的是—老校园网升级、部分校园网新建的方案,IPv4网代表的是老校园网,IPv6网代表的是新建校园网,新校园网内主机之间的访问直接采用IPv6-IPv6的技术,老校园网内主机之间的访问采用的是IPv4-IPv4的技术,而如果是老校园网要访问新校园网或是新校园网要访问老校园网则要经过双协议核心交换机和双协议边界路由器的转换,其中需要应用到双协议栈和NAT-PT的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忠培,周健,李勇.基于隧道和NAT-PT相结合的IPV6过度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08,(8).

[2] 伍孝金.基于双栈和隧道技术构建校园网IPV6实验床[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7).

[3] 沈庆伟,张霖.基于隧道的IPV4/IPV6过渡技术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4).

[4] 王瑾,吴启山.基于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技术,2008,(6).

[5] 张五红,王宇.高校IPv6校园网的部署与配置[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1).

猜你喜欢

校园网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校园网贷有哪些违法隐患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