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4例偏头痛患者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分析

2009-01-12贾京花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33期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尼莫地平偏头痛

贾京花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尼莫地平治疗组、赖氨匹林、甲氧氯普胺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分别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最佳,三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中西药结合组为98.3%,高于另外两组的79.3%和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最佳。

[关键词] 偏头痛; 尼莫地平; 赖氨匹林; 甲氧氯普胺; 中西药结合

[中图分类号] R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133-02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一种发作性疾病,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偏头痛患病率较高,1991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为985.2/10万。轻型偏头痛可仅表现为轻度头痛、恶心与呕吐,中度以上偏头痛往往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

目前,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多且较复杂,各种方法的疗效没有进行统一比较,因此本文就我院2001年~2008年7月以来的174例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为偏头痛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1年~2008年7月174例患者,其中男96例,女78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31.5±12.3)岁。按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分类,原发性头痛综合征中偏头痛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本组报告前两型,典型偏头痛43例(18.8%),其中一侧性76%,双侧性17%,全头痛7%。有视觉先兆67%,躯体感觉先兆19%,运动障碍先兆3%,语言障碍先兆2%,记录不详9%。有明显家族史记录者104例,不详者37例;伴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68例。临床主要表现发作性剧烈头痛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少数有胀痛,持续时间2~72h不等。

1.2 方法

1.2.1 尼莫地平治疗 口服尼莫地平(深圳益飞化工有限公司,H20010903)40mg,3次/d,加谷维素20mg,3次/d,口服,4周1个疗程。

1.2.2 赖氨匹林、甲氧氯普胺治疗 采用赖氨匹林(淮南市绿亿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H20010416)0.9g、甲氧氯普胺(商丘佳美化工有限公司,H20011205)10mg,制成胶囊,每日一次口服。

1.2.3 中西药结合治疗 治疗组采取尼莫地平及中药联合治疗。尼莫地平40mg,口服每日3次,并停服一切镇痛药。同时配合中药,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中药以川芎茶调饮加减,重用川芎。组方:川芎30g,当归12g,白芷12g,羌活12g,细辛3g,甘草6g。随证加减:血瘀型加丹参、桃仁、红花、地龙;阳亢型加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痰湿型加茯苓、苍术、厚朴;风寒型加独活、葛根、藁本;血虚型加认交藤、合欢皮、酸枣仁。联合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

观察治疗前后4周头痛天数及头痛指数评价治疗前后变化。头痛天数是指4周中头痛总天数,头痛级别参照1994年中华医学会头面痛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头面痛学术讨论会(杭州)制定的偏头痛程度分级评价方案[7],头痛程度可分为0~3级:0级指头痛出现,工作能力不受影响;1级指轻度头痛,工作能力受到部分影响;2级指中度头痛,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或不能工作;3级指重度头痛,卧床休息。头痛指数即按照头痛程度所给出的分值。显效:治疗后头痛天数和程度级别比治疗前减少90%;有效:治疗后头痛天数和程度级别比治疗前减少50%;无效:治疗后头痛天数和程度级别比治疗前减少4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各组治疗效果见表1。

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最佳。58例患者中显效为39例,占67.24%,总有效率在98%以上,无效患者只有1例。而尼莫地平治疗组、赖氨匹林和甲氧氯普胺治疗组的有效例数分别为30例和28例,低于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三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中西药结合组为98.3%,高于另外两组的79.3%和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偏头痛的治疗以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最佳,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2]。偏头痛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清楚,近年来认为其与机体5-羟色胺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3]。大多认为是早期的血管痉挛和血管扩张所造成的,也有认为偏头痛的发生原因涉及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临床用5-羟色胺拮抗剂麦角胺防治虽有一定效果,但无论止痛效果还是远期疗效都难以令人满意。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是外周微循环的改变[3]。引起外周微循环改变有多种因素,其中血液流变学因素至关重要,由于偏头痛在发作期血液黏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因此导致了微循环障碍,在其他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头痛发作和一些并发症发生[4]。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竞争性抑制钙离子跨膜内流,有助于恢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可降低血黏度,增加脑流量;并通过阻止钙转运减少或阻断各种病理因子诱导的细胞外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的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了血小板聚集作用,稳定了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从而防止持续收缩所致的血管痉挛[5]。

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最佳。在中西药结合组,以川芎为主药,配合一些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理研究证实川芎嗪对心脑血管有强大的活性作用,而且能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本组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比单纯西药组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十分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

在中医理论中,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头痛的范畴[4]。本方剂根据偏头痛的实际情况制定组方,方中川芎为主药,本品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为血中之气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因其秉升散之性,可上行至头目,故为治头痛之要药;白芍养血缓急止痛,兼行血中之滞;石菖蒲芳香开窍化痰,白芷芳香上达,能通九窍;僵蚕熄风散结止痛,细辛入阴血分,善治中焦虚寒、肝气上逆所致的头痛;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祛风活血和通络止痛并重,并兼有养血升清之功,标本兼顾。祛邪中寓以补,使瘀血祛、脉络通而不伤其正;散风中寓以升,使风邪散、清阳升而痛自止[5,6]。本组方可使瘀血消、痰浊化、肝胆风火熄、气血生、肾气充、正气复、脉络通、清阳之气升,痛自止而疾自除。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在西医中发病机制不明确的病症,中医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及治疗方法,对于偏头痛而言,本组方治疗效果较佳,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 神经病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2-245.

[2] 冯应棍. 临床脑电图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1.

[3] 黄远桂. 临床脑电图学[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4- 330.

[4] 姚宝珍. 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表现[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4(5):395-396.

[5] 胡兆昆. 神经科·神经外科学手册[M]. 国外医学,1984:38.

[6] 王来华,王定康. 芎芷辛丹汤治疗血管性头痛7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5):33.

(收稿日期:2009-05-25)

猜你喜欢

甲氧氯普胺尼莫地平偏头痛
甲氧氯普胺对脑梗死鼻饲患者卒中后肺炎的临床疗效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