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挥毫扬书中华情

2009-01-11蒋仁康

检察风云 2009年22期
关键词:书艺怀素于右任

蒋仁康

笔者与台湾草书大家任汉平是忘年交。任汉平1922年生于山西解州,早年供职国民政府监察院。任汉平擅长书法,勤恳奋发,深得时任监察院长于右任的赏识,任去台湾后即任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的秘书。于右任是书法大家,其深受教诲,书艺大进。于右任故世后,任汉平专职书法研究,受聘任职台湾各高校书法教授。任的草书笔力遒劲,疏放挺拔,潇洒隽逸,气势磅礴;清秀中显雄厚苍劲,圆润中见嶙峋气概,融古铸今,自成风格。任又自创“释草符号”草书,出版《草字基本符号研究》、《标准草书符号变化及运笔技巧之研究》等著作。其释草作品,不但受国人青睐,还广受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英、美等西方国家人士喜好、收藏。任汉平老还是位赏石家,我们常就赏石艺术进行鉴赏交流。故多次给笔者寄来《赏天下奇石,谈古今趣事》、《与石交谈》等书法字幅。其字一如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所赞:“健笔凌霄、酣畅淋漓,雄浑骨傲”。令人赏玩不已,爱不释手。

媒体称“任汉平的草书直追李(北海)、孙(虔礼);紧逼张(旭)、素(怀素)”。李北海即唐代书法家李邕(678—747),字太和,江苏扬州人,因曾任北海太守,故名。李北海书学右军,喜好研习北碑及唐初诸家楷书及行书笔意,好撰书碑。杜甫诗“风流散金石,追逐山岳锐”,即喻其好撰书碑事。笔者曾在长沙岳麓公园观赏到过李北海的《岳鹿寺碑》,全碑气势雅健,字体内蕴笔力,然藏而不露;字势结构端严,中宫紧收,字的中心居中而偏低;“赞”字上宽下紧,“德”字上疏下密,右高左低,斜势毕具,虽重心较低,字体仍显安稳。整幅碑文显得雄放苍老,稳健奇崛。李北海广泛吸收前人的书法成果,以至不无巧妙地将“二王”行书的灵秀,南帖的灵活多变,以及北碑的方正庄严加以糅合,取长补短,从而将自己的性情和人格从容化于笔墨之中。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之:“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任汉平就深悟李北海的习书心得: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故自创草书风格,独树一帜。孙过庭(648—703),字虔礼,曾任率府录事参军,后辞官潜心书艺,尤擅草书。《宣和书谱》称其“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峻拔刚断”。孙虔礼的草书也具自己运笔特点,一如米芾所评:“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其书一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孙虔礼还是著名书法理论家,其“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物简而便”、“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化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的习书心得,以及用于技法方面的“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等书法理论,历来被书家们奉为金科玉律,加以推崇引用。任汉平悉心研究孙虔礼的书艺理论,反复推敲,取长补短,由此完善自己的书法理论。

任汉平曾饶有趣味地琢磨唐朝张旭书法。张旭以草书名世,唐朝皇帝曾下诏,标以李白诗歌、裴剑舞、张旭草书为天下“三绝”。有人为之向张旭求教写草书秘诀,张旭答以“用心”两字。并告知自己曾从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从其长剑跳跃、旋转的姿势,联想到草书中的笔姿运用,悟出其中之理,由此书艺大进,并自成草书风格。张旭草书向以狂著称,而此就与其个性之“狂”不无关联,相传张旭每每饮酒后挥毫作书,如痴如醉,半癫半狂,人称张颠。因此其书一如骏马奔驰,倏忽千里;如云烟缭绕,变幻多姿。杜甫赞之:“张旭三杯草圣传,挥毫入纸如云烟。”任汉平的草书成就,也即“用心”努力结果。任汉平曾不离左右地相伴于右任,深悉于右任平生最大的快乐即写字,每晚必写字若干幅,书毕,将作品张悬于四壁,逐字观察,每字之一笔、一画、一勾勒、一转折,无不仔细端详,悉心研究,力求完美。无疑,任汉平也一如于右任的勤奋精神,笔不离手,抽空挥毫,自由洒脱,惊蛇入草……此即任汉平的“狂”。任汉平也颇推崇怀素草书,并深得怀素草书真谛,故透过怀素的草书,能窥探出怀素在书写中的心静止水,看出其字虽草,却不失规整,别具禅情。狂草并不是人人都可涉猎的领域,书写者得性情放荡飞扬,才能写出真正的狂草。怀素也一如李白好酒,不拘泥小结,常乘着酒性,挥毫狂草,人称狂僧。任汉平应该已全身心地走入怀素的“草书屋”,故所创“释草”,尤见宁静淡泊、高洁素远,简约凝重,舒放自然。“释草”真不乏开创了中国书法史的新天地。

近年,任汉平不顾年迈之身,频繁来往两岸传授国学瑰宝书法艺术,应聘山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诸多大学书法教授;因陕西专门成立“陕西释草符号书法研究会”,任汉平更是常去该会授艺、交流;任汉平又常远赴世界各国讲授汉字书法。任汉平的草书,如今已被开封翰苑碑林、兰州皋兰碑林、郑州碑林等多家碑林镌刻入碑。确实,作为国学一部分的书法艺术,如今已益发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同时,更注重陶冶性情,提升自己的文明修养。自然,当人们欣赏任汉平独特的“释草”时,也不无感怀任汉平的书德人品,从而更见其饱蘸笔墨、挥毫扬书中的中华情。■

猜你喜欢

书艺怀素于右任
清 郑燮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轴
鲜于枢 草书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帖
民国多面奇才:于右任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不动了?
望我大陆
书艺之美
【书艺之美】
书艺品鉴
林散之《徐瑶论怀素草书》欣赏
老僧也食肉——怀素草书《食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