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柳宗元《江雪》《黔之驴》《愚溪诗序》有感

2009-01-11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江雪柳宗元

夏 力

摘要:静下心来读书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了解作者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深入全面地了解,否则会如同盲人摸象只知一面。本篇选取柳宗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进行分析探轶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柳宗元 《江雪》 《黔之驴》 愚溪诗序》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篇已选入中学课本,尽管他离我们很遥远,但他留给我们的文学作品让我仿佛看到一个有抱负、有才华而命运坎坷的孤寂的文学家如在眼前。

文如其人,以《江雪》“千山飞鸟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例,诗中描绘了一幅大雪封山的寒冬寂静的景象。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界的冷和寂静,空旷的天空下,既看不到飞鸟,又无人的踪迹,白茫茫的江面上,有一条小船,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戴着笠,手持鱼杆,正专心致致地注视着江面的老渔翁。多么有诗情画意,正是有一这渔翁才使整幅画具有内容和灵气。一个“孤”、“独”正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火热,展示了作者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他的诗是一幅有着很美的意境的画。

再看他的《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益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这则寓言故事也是他的作品风格的代表,“黔驴技穷”这一成语,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了,是读者对作品内容的感受和概括。他在作品里,创作了丰富而又生动的两个形象。“老虎和驴”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老虎对驴的了解:先是观察,接着是接近,最后在摸清对方的实力后采取行动,吃掉了只会大叫,用蹄踢的驴,笔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柳宗元驾驭语言的能力。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组画面,在画面中又很善于抓住最具有表现力的方面一一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深思:意蕴是多么的深远。

其散文也具韵味,在《小石潭记》、《愚溪诗序》里,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寓物兴辞的写法,如在《愚溪诗序》里: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自愚丘东北行陆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陆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魂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石上。首先是对溪名的来历及给溪命名的原因,接着描述愚溪优美的风景却不能为世俗所承认,借愚溪自嘲,借愚溪自贬来倾泄胸中的不满……这些让我们想到作者立志改革弊政却被统治者中反对改革的当权者以“违理”“悖事”而遭到贬斥,在当政者眼中美与丑,智与愚全是颠倒的,一心为国,一片忠心却无人知晓,他于是反话正说:世人皆愚惟我独明。借愚溪自照,以“愚”字统贯,异趣踏来,作者在对于幽静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显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愚溪的清莹秀澈,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的遭遇,作者欣赏愚溪的美景,其实内心的痛苦也只有向落寞的愚溪倾诉,他慨叹这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无孔无人赏识,正是借此倾诉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愤懑。

总之,通过读柳宗元的几篇作品,我们管中窥豹,不仅感受到他作品中结构紧凑,语言简洁优美,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艺术风格,而且还可以感受到他那颗在逆境中忧国忧民却又无法施展其抱负的一种苦闷,孤独寂寞的心境,这些大概是他作品主要基调吧。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唐)柳宗元.柳宗元作品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3](清)吴楚材、吴调侯编.古文观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0年版.

[4]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猜你喜欢

江雪柳宗元
江雪
江雪
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