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01-11任勇
任 勇
2009年10月24~25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新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6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政治学会2009年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80名代表与会,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海蛟研究员从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人权发展、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60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施雪华教授提炼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做出了展望。他认为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政党主导型,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模式。华东政法大学张明军教授则对新中国政治渐进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这种改革在科学定位中国政治发展历史方位基础上,在注重国体民主的同时,又重视政体民主发挥;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互动在保证质的同时,又注重量的适度;政治参与既关注公民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又注重参与技能的提升和制度化渠道建设,在这些经验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渐进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党校李良栋教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对60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正反经验进行了梳理。他认为,未来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将进一步适应民主法治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将不断扩大。
政治体制改革和执政党建设也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武汉大学虞崇胜教授将政党制度分为对称性政党制度和非对称性政党制度,认为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西南政法大学郑传坤教授对党内监督和巡视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当建立相对独立、权威、高效的巡视机构,优化巡视人员和机构,科学确定并适度扩大巡视对象和重点范围,并大力开展巡视制度的理论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包心鉴教授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动力定位和标准定位,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环节是统筹政治关系,进而形成政治发展的共识和合力。苏州大学沈荣华教授对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形式、方法、策略以及手段进行了研究,认为改革形式主要体现为以利益调整为核心的渐进式改革,包括中央统合主义的改革策略和行政力量为推动力的强制性手段,他还对地方政府在特定环境下所形成的“悬浮式”单向改革进行了反思。
新中国的成立为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认为,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执政党虽然提出了基层民主的设想,但是还属于动员式民主,缺乏有效的制度基础和发展空间,并被群众运动所代替。改革开放以后,建立了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参与式民主,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基础日益巩固,发展空间日益扩大,促进了国家治理的转变和有效政治整合的实现。山西大学董江爱教授在梳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60年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农民对村庄内部公共事务的参与为参照物,分析了国家通过公共政策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通过农民的政治参与实现对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的过程。她认为,前30年国家发展需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主导作用,后30年农民的利益诉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主导作用。西南交通大学王习明教授通过对湖北荆门和四川德阳的比较研究,对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农村治理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国家发展目标,并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保持历史的连续性;必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及其上级政权、下级组织的配套改革。
编辑 杜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