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2009-01-11陈怡
陈 怡
内容摘要斯大林模式虽然曾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党自身的现代化问题,即没有适时地根据现代化的要求改革党的活动模式,找到党联系人民、控制权力的正确方法,最终导致了苏共覆亡。因此,苏共兴亡的最基本经验教训,就是共产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执政理念、党内民主、机制创新等方面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全面成功。
关 键 词 斯大林模式 执政党 现代化
作者陈怡,中共上海市卢湾区委党校讲师。(上海:200023)
斯大林模式作为20世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实践,曾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和苏联解体就深层次原因来说,又和斯大林模式密不可分,而斯大林模式的本质弱点在于执政党现代化的缺失。所谓政党现代化,就是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1 ]因此,苏共兴亡的最基本经验教训,就是共产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这样才能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全面成功。
斯大林模式—— 畸形的苏联现代化模式
斯大林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人们通常称之为“斯大林模式”。有学者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区别开来,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共产党70多年执政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和明显特征,即使是斯大林去世后的几任领导人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确立的各项体制,所以用斯大林模式来代替或等同于苏联模式似乎更为确切。国内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纷繁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在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但是,本文认为,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应该放在更广阔的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视野下。抛开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在俄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为回应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挑战,而以动员型经济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在种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具有极端意识形态化的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概括起来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2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俄(苏联)虽然拥有现代化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其他一些重要的现代化“参数”,如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程度、群众普遍的文化水平、人的意识的革新等仍然处于现代化以前的水平。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肩负着如此沉重的任务,而且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敌人的双重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模式的实行使苏联摆脱了众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快速推进了工业化,尤其在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巩固国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动员型经济是苏联现代化的基础,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经济任务严格服从于政治目的,为达到这些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极端化,崇高的理想与粗暴的强迫相结合,经济计划和社会计划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极端意识形态化在苏联现代化进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社会经济落后的条件下,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快速转变需要调动所有的力量,不仅仅是社会的经济力量,还有精神力量。
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苏联实行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凭借这一成就,苏联模式在当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作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即使是对共产主义持有强烈敌视态度的兹·布热津斯基也认为:“把国家当作救助社会的主要手段的做法间接地提高了苏联制度的地位,因为苏联制度是国家计划和国家指导的社会革新的最典型的样板。”“在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赞颂苏联模式是现代化和社会正义的最佳最快的途径。”[3 ]这说明,斯大林模式作为一种由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的“后发先进”现代化模式,对于广大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确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苏联三四十年代乃至以后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下发挥过作用,但这一模式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包含了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弊端,是一种缺乏政党现代化的畸形现代化模式,对苏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从政治上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变迁。当社会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落在政党身上时,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就会面临双重现代化的任务:一方面,它要以自己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领导,以保证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它必须不断改革自身,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求。这两个方面互相促进,互相渗透。政党的现代化可分为先发性政党现代化和后发性政党现代化。先发性政党现代化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诞生在议会民主中;而后发性政党的现代化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一般诞生于独立斗争或民族革命。在后一类型中,政党现代化在整个社会现代化中起主导和推动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部的“示范效应”影响下,甚至在其直接的压力下促动的,其现代化的模式为“后发外生型”。政党不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分化的结果,而是在外来的压力下,政治体系为维护其生存和发展,整合社会资源的现实需要。
政党整合是否适应了民众的要求,应该确立一个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是否正确,对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苏共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它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上发生了严重错位。苏联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斯大林个人独揽党政军大权,还搞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制,干部由上级委派,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斯大林执政期间,甚至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至少300万人遭到迫害。理论上的教条主义,使苏联共产党没有找到改革自身实践活动的正确途径,党内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化进程没有继续下去,党的领导愈来愈具有行政管理性质,政治性质却削弱了。
因此,斯大林模式的本质问题在于没有解决政党自身的现代化问题,即作为执政党在政治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权力的作用之一,就是它能够集中力量,办成个人和单个组织无法办到的事情。因此,利用国家权力在一段时间里推动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能做到的。但是要使一个国家长期健康地发展,执政党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长达数百年时间的历史进程,其内容是不断创新、更新的。苏联共产党从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到组织制度、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是背离共产主义理论、背离政党现代化轨道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政党的要求也必然提高。为了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政党必须不断改善内部的组织结构、体制和运作方式,使之能够更好地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用消耗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代价,用公民的信任和认同作为成本,即使换取到了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个执政党仍然是不成功的。苏共正是如此。苏联共产党的现代化完全滞后于整个社会乃至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进程,从而导致了斯大林模式的不断被强化、畸形化。尽管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套适用于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苏联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苏联在摆脱传统社会的同时,却未能完全融入现代社会。即没有适时地根据现代化的要求改革党的活动模式,找到党联系人民、控制权力的正确方法,没有自觉地推进党自身的现代化,正是苏共覆亡最根本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对执政党建设的启示
政党现代化要求执政党按政党的特有功能和运作方式,进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政党的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迫切,社会现代化由执政党推动,没有政党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我们党承担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及时推进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刻不容缓。
一是加强理论创新,扩大执政理念的包容性。理论纲领是政党的行动指针,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能否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纲领,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本国的实际不断创新理论,使之能更好地体现社会民众的利益,激发政党的生机和活力。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理论的僵化,从斯大林执政到戈尔巴乔夫上台,苏共几乎没有什么理论创新。苏联人民面对凝固不变的僵化理论感到厌烦,即使是苏共干部也对陈旧的理论失去了兴趣。据统计,在苏联解体前,70%~80%的苏共干部没有社会主义信念,认为应当走资本主义道路,这表明苏共凝聚人民的价值体系瓦解了。一个政党破坏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对旧的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使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最新的实践。
二是发展党内民主,提高组织动员能力。共产党的彻底现代化要着力清除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影响,改革权力过度集中的领导体制。要杜绝个人崇拜、个人集权,限制领导人年龄与任期,切实加强集体领导、分工负责,促进领导人年轻化;遏制政党高层的寡头化倾向和政党的官僚化倾向,增强政党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对其他政党的竞争能力。斯大林时期个人专断盛行,他把党内同自己持有不同观点者先后打成反党集团,不仅把他们都开除出党,而且用逼供信等手段定案,把他们当作敌特、暗害分子和卖国贼加以处决或长期监禁。即使在斯大林谢世后,苏联经过38年的改革,更换了五任领导人,依然改不掉斯大林带头确立的个人崇拜制、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人制、以党代政制、干部特权制等弊端。我们党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党的生活的民主化。关于这一点,邓小平指出:“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这些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4 ]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推进党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发展党内民主关键要做到:扩大基层组织的权利,提高上级组织的服务意识;开放建党,设置更多的论坛和对话平台,让社会精英有更多、更快捷的渠道参与党内工作;进一步加强直接民主,不断加大党内直接选举力度。投票选举党的领导人既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增进政党自身的凝聚力、选拔更为合格和更具权威的领导人的重要途径。
三是注重建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党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政党走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要重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作用,因为它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中央委员会只是党代会的执行机关。列宁在十月革命后6年的领导工作中,以身作则,召开了6次党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在党执政之后确立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做到每年重新审议、调整党的重大决策。这是列宁对共产党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重要贡献。而斯大林破坏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甚至相隔13年之久才开代表大会。书记处基本上是斯大林做出重大决策的场所,因而书记处实质上成了党的权力核心,许多重大决策,像任免党和国家的重要干部,安排中央全会的日期和议程,圈定中央委员、甚至是政治局委员的候选名单,都是由斯大林在书记处做出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要求执政党建立起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机制,首先要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合理利用“外脑”,发挥社会专家学者在政党的政策研究中的作用;其次是扩大党员在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增强决策的权威性和党员对决策的认同感,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建立经常化的党群联系机制。人民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密切党群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核心所在,建立健全党群联系机制是解决党群关系紧张的根本途径。西方多党制下的政党经常通过各种民意调查来关注自己受到民众支持的比例,注重与民众的制度化联系。同时,他们还注意与群众团体、利益集团的互动,有些西方政党吸收群众团体和利益集团为团体党员。例如,英国工党的大部分党员都来自作为团体会员的工会。这样有利于政党真实地了解和反映民意。然而,像苏共这样几十年来长期执政的政党,党群联系机制却没能完全建立起来。对群众的长期疏离,导致了人民群众甚至普通党员对党的冷漠情绪,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通过创新机制来促进和推动党的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党群联系机制,把党的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为广大群众理性、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平台;建立和完善群众对干部政绩的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程序使群众对干部任期内的政绩做出评价,并和组织考察、专门审计结合起来;改革和完善群众动员机制,要体现人文关怀,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王长江. 政党现代化论.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9.
[2]西里尔·E. 布莱克编,杨豫译. 比较现代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7.
[3]兹·布热津斯基. 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10-1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373.
编辑 沐 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