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2009-01-11金幼华
内容摘要 转型期社会问题、功利式教育的失败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因素是青少年自杀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继续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对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的整治和改善。
关 键 词 青少年 自杀问题 心理因素 功利教育 转型社会
作 者 金幼华,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杭州:310036)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自杀事件频发。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起的极端行为正在不断增多。2004年上海市对1036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学生自杀意念存在率竟高达20%~40%。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多的花季青少年如此漠视自己的生命、以自杀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呢?本文试图从青少年心理特征、转型期社会问题、功利式教育的失败以及生命教育的缺失等几个方面剖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一
综观各种青少年自杀事件,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在遇到一点挫折、打击后,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这既与他们脆弱的心理素质以及具体诱因有关之外,也与他们所处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具体来说,脆弱的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转型期社会问题、功利化的教育方式是导致青少年自杀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第一,青少年独特的个体、生理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逆反心理。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两个危险期: 一是13~14岁间,另一个是15~18岁间,这期间的青少年独立意识与逆反心理同步增强,生理和心理变化出现了不同步的现象。[1 ]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特点上看,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易出现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危险期”。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导致心理危机。比如价值观冲突(总也想不开)、期望和现实不协调(期望值太高)、应对危机的技能欠缺(不会处理突发事件)等。[2 ]加上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的家庭中心地位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行为习惯;“鸽子笼”式的现代生活方式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家长的宠爱使他们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他们集体观念与合作精神的缺失。“在人与人发生冲突或个人遇到严重挫折时,自我价值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而使人产生愤怒、焦虑、痛苦、孤独、无能为力、绝望的感觉。……他们便会产生一种渴望想象,渴望进入一种无痛苦、解脱了一切烦恼的‘和谐状态,而这种渴望和想象最终将导致自杀。”[3 ]
其二,抑郁症。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自杀的人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具有自卑、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固执、敏感多疑、心理闭锁、缺乏责任感和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征。这种偏执性人格是使他们产生轻生念头并最终自杀的原因。这种性格的青少年,在遇到挫折后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也难以与人沟通交流;而当受到批评、斥责或委屈等时,就容易以激烈或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
第二,转型期的社会环境问题。青少年自杀与社会变迁的大环境密不可分。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强调,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与自杀行为有关。并认为,一个人的自杀是由于在社会上感到外界环境失意所导致的。[4 ]从社会现实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之而来的信仰危机,求学、就业压力,家庭经济的压力,社会道德水准的下滑,社会治安状况的下降等,都给学生带来了强大的冲击,阻碍了他们美好理想的实现。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沉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精神压抑。虽然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但心与心的距离却慢慢疏远,亲情、友情也变得淡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在无处诉说、无法宣泄的情况下,转而或采取逃避现实的办法,投向网络虚拟的空间;或精神消极,一蹶不振,厌学厌世,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由此可能导致自杀率的增高。此外,据研究表明,新闻媒体对自杀问题的不恰当报道对青少年也具有明显的心理感染。[5 ]
第三,功利化教育的失败。在应试教育压力下,教师教育方式的过于单一化,对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在语言和行为上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一些家长对子女普遍有着较高的期望。当期望值远远超越了子女的实际情况,就会使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遇到问题容易产生自卑、暴躁的情绪;有的家长忽视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易使孩子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有的家长为了挣钱,把子女扔给没有教育能力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使孩子从小缺失家庭教育,形成孤独冷漠、缺乏情感等负面人格特征。
二
根据以上分析,防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化和扩大化,应遵循“内外同治”、以外为主的原则,在继续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对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在环境的整治和改善。
首先,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建立新的健康观。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人都必须认识到,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既包含身体健康,也包含心理健康,后者也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学者要对中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加强适应性教育和挫折教育,使他们增强适应各种境遇、承受各种曲折、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应当侧重在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这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集中爆发、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有所下滑的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要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要混淆心理问题和一般思想问题的界限,更不能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采取歧视、回避、冷淡、孤立的态度,要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只是成长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可以并有办法治疗的,只要全社会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关爱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像常人一样融入到社会集体这个温暖的怀抱的。
其次,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教育培养青少年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有责任,社会也有责任。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哺育和教育时期,这一时期又是孩子最易接受父母教育的时期,父母完全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父母对孩子自然负有抚养的责任,但这不等于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这样只会造成孩子骄横跋扈、孤僻任性、离群索居的性格特征;不要期望值过高,过早过度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从小安排名目繁多的学习任务,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身心负担,使他们形成“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特征;也不要凭着“棍子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而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这样只会造成孩子“胆小怕事,孤僻懦弱”的性格特征。最佳的方法是与孩子建立一种“亦亲亦友”的良好关系,亲而不溺,严而不死,以身作则,引领孩子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性的、群众性的有益活动,增加孩子接触社会、接触他人的机会,逐步教会和提升孩子独立处理各种矛盾和事物的能力。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停留在一般学科教学的层面,这样难免缺少教育的针对性。学校的教师应该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谈心、家访等个别性的教育活动,也可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集体活动,多给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参加表演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见解和观点,逐步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正面的、耐心的、和风细雨的方式方法为主,切忌不闻不问或“以罚代教”;扩大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增加必要的师资力量,以便在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社会教育资源丰富,既可利用各种社团组织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组织各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让孩子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最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教育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在孩子面前,无论父母、教师还是长辈,都是孩子的教师。师者,就要为人师表。只有自身有健康的心理,才有可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子女、学生和后辈。家长要营造和睦、宽松和幸福的家庭氛围,教会孩子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暂时的困难或不良的环境,培养孩子坚毅、勇敢和善良的个性。做老师的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首先使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以平等、平和和宽容的心态来与学生相处,以友善的宽严相济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真诚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既不能事不关己不闻不问,也不能讽刺挖苦或以罚代教;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扶危济困、先人后己的良好品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懂得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奉献,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长期艰苦的付出,要在困难中磨砺自己,在挫折中锤炼自己,培养学生坚定、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切实做到真正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思想和心理问题开展教育工作,决不能让教育流于表面,止于肤浅。
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社会环境的改善。在当前,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遏止各种腐败现象,打击各种犯罪,提升社会治安水平;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在适度竞争的前提下拓展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避免把过度竞争的方式引进学校、用于学生;倡导并宣传多元化的人才观,转变企事业单位招聘中的高学历、高文凭用人观;通过各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广泛开展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成才教育及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理解程度,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倡导人们的爱心行为,以此激发青少年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等品质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舒缓人们的紧张情绪,提振社会各阶层的信心,有助于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从根本上改善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品质。
参考文献:
[1]郭海英. 关于当代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青年探索,2006(4).
[2]王小清. 青少年自杀心理分析. 校园心理,2009(3).
[3]卡斯特、章国锋. 怒气与攻击.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94.
[4]爱米尔·杜尔凯姆. 自杀论.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姚月红. 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原因反思. 当代青年研究,2005(5).
编辑 南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