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上海的文化高地到“世博会”的主题实践

2009-01-11曹伟明

探索与争鸣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先民海派世博会

内容摘要 现代都市,是从人类社会的村落、集镇一路走来的,它是人类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晶。纵观上海的历史发展,它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是一个由小渔村迅速崛起的城市,其悠久的崧泽古文化、福泉山文化、青龙港文化等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和根基。古上海的文化高地与世博会的主题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崧泽文化的弘扬、海派文化的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 键 词 古上海文化高地 “世博会”主题实践 上海文化创新发展

作者曹伟明,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研究员。(上海:201700)

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举世瞩目的世博会,这为上海本土崧泽文化的弘扬、海派文化的创新,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的生活,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更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现代城市,是从人类社会的村落、集镇一路走来的,它是人类文化演变、文明进步的结晶。综观上海的历史发展,它是有根基和灵性的,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精神和个性特点。上海并不像人们所说的是一个由小渔村迅速崛起的城市,其悠久的崧泽古文化、福泉山文化、青龙港文化等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崧泽文化的文化密码,海派文化的创新精华,从古上海文化高地的历史底蕴,到世博会“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实践,不仅旨趣吻合,而且一脉相承。

上海6000年的崧泽文化,积淀着精彩夺目的闪光点。其文化基因、精神密码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实践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联系之一:青浦的崧泽村——上海最早的村庄,是上海先民开创的宜居宜人美好生活的典范。在上海青浦赵巷的崧泽村,距今6000年前,这里是新石器时代上海地区先民最早居住的村落。6000年前的上海先民,用树干、芦苇、茅草等材料,在高阜处搭建简陋的茅舍,构建起自己的“别墅”,并在房柱的底下,使用方块垫板,防止地面下陷。纺纱工具纺轮的使用,则赢得了江南青浦“衣被天下”的美称,培植了一代又一代的“黄道婆”,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田园宜居生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6000年前的上海先民,精神生活也相当富有。那时,他们意趣恬淡,心境快乐,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烦恼”。除了“歌之咏之舞之蹈之”之外,劳作之余,悠闲自得,烧个带花纹的陶罐,刻个有洞眼的玉佩等,陶冶性情,自娱自乐。当时的上海先民,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创造力,生活在东临大海的这片沼泽地带。他们与自然界奋斗,自强不息,其乐融融。使崧泽文化源源不断地贯通了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开创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的先河,孕育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创新基因。

联系之二:中国最早的崧泽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水井,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开拓性和环境型的水井。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因此,全球早期的人类往往是择水而居,临水而住。然而,1987年,在上海青浦崧泽古文化遗址抢救性发掘中,发现了两口古水井。这两口古水井十分典型,它与后来传统意义上的水井已很相似。上海先民的这一发明,既有开拓性,又符合环保型。这使得上海先民的生产、生活,可以远离江河湖海等天然水源,主动拓展生存空间,扩张生存地域,扩大生活资源,有效地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水井的创造,也证明了上海先民已开始追求健康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讲究饮水卫生,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后来的考古发现中,除了以上两口古水井外,还出土了5000多年前崧泽文化的苇壁水井,以及在福泉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的木壁水井等,形成了上海井文化的系列,在我国的井文化起源阶段,确立了十分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联系之三:带有崧泽古文化特征的三角形石犁,是古代上海生产力进步和农耕文明的体现。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考古学家在崧泽古文化遗址的古墓葬中发现了三角形的石犁。在现代看来,这种石犁不像崧泽古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品那样精细,十分粗糙。然而就是这样的石犁,是上海先民农业耕作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古上海地区已由锄耕农业,走向了犁耕农业时代。石犁的发明,改变了农田作业的方式,变点状运动为线性前行,并配以人力和畜力,是原来锄耕工作效率的好几倍。而且犁耕翻起的泥土,既深又松,使植物生长效能大大提高,实现了革命性的颠覆。生产力的变革,促进了人类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积累。上海先民这种犁耕方式的创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历史贡献,其造型及翻土的原理,与现代的拖拉机等农机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上海先民的聪明才智。

联系之四:青浦福泉山被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和“古上海的历史年表”,是4000年前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浦的福泉山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文化遗址保护单位,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先后发现了30多座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贵族大墓,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管、珠,还有组合繁复、色彩斑斓的玉项链,湖绿色透光细刻繁密纹琮形玉镯,新时器时代最大、刻纹最细密的象牙器,以及石器、陶器等近百件珍贵文物。个别墓主人的骨架脚下,还有殉葬奴隶的迹象。少数特别富有的大墓,甚至出现了象征权力的权杖——良渚玉戚。这说明当时的人类社会已出现悬殊的贫富分化,对确定良渚社会具有阶级社会性质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联系之五:从青龙镇到外高桥、再到洋山港,是上海航运中心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演绎了面向大海、开拓奋进的追求乐章。上海城市的兴起,和港口航运的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上海是个典型的港口城市,它的兴起肇始于海上贸易,上海城市的扩展和布局都与港口的变化有关。早在唐宋时期,位于青浦吴淞江南岸的青龙镇,便是上海的通海口。早在唐天宝五年,青龙港建镇,地处现在上海青浦的白鹤镇。当年的青龙港是“依海枕江”、“襟湖带浦”,是上海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南宋时,青龙镇港口经济活动发达,设立了专门的“市舶务”,即上海的第一个海关,管理海内外贸易。到了元代,青龙港逐渐淤塞。明清以后,由于航运船只及吞吐量的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港口码头的现代化,便有了从青龙港到黄浦港再到洋山港的转移。

联系之六:崧泽文化的传人陆士谔,畅想了《新中国》的城市之梦,是预言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第一人。曾受上海本土的崧泽文化、吴越的江南文化和朱家角的工商文化熏陶的陆士谔,好似吴淞江水川流汇海,离开故乡青浦,旅居沪渎,悬壶行医兼写小说。尤其是他在1910年发表的《新中国》,抒发了作者的强国梦、上海梦,犹如“百年一觉”,其中对上海城市发展的精确预言以及世博会的美好愿景尤为引人注目。在小说中,他预言浦东开发,并召开万国博览会。他还设想了中国国家银行分行设立,在陆家嘴建造金融中心,在跑马厅(今人民公园)建造“新上海舞台”的大剧院……陆士谔有关新中国的畅想和新上海的预言,至今已有20余种成为现实,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而是与作者浓厚的崧泽文化底蕴、追求开拓创新,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面及其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密切相关联的,更得益于他对青龙古港口文化基因的传承。

古上海的文化高地是有深度和厚度的,但它长期以来缺乏传播展示的宽度,深藏于闺房,不被人们所认识,造成上海本土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远远不够广泛。探寻崧泽文化的密码,包含着上海先民的宏观与微观、主流与非主流、正面与侧面、积极与消极、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意义。而海派文化更是一个“杂糅”的综合体。它的发生、发展,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人们对生活世界理性的反思与美好的追求。

密码之一:既有崧泽文化自强不息的特征,又有海派文化川流汇海的冒险基因。从6000年前上海先民创造的最早的环保水井、最早的居住房屋、最早的水稻种植、最早的家禽饲养、最早的港口贸易,到任仁发、徐光启、黄道婆、陆士谔的创业、创新,上海先民创造了一个个自强不息、富民强国的梦想。改革开放后,现代上海人勇于追求,川流奔海。上海浦东浦西的建设日新月异、交相辉映,上海人运用开放的视角,抓住一切机会,寻找城市成长的空间以发展自己。

密码之二:既有崧泽文化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特征,又有海派文化通江达海的合作基因。6000年前的上海先民发明石犁,使水田的耕作更加精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希望,更收获了丰收。而在悠久的青浦田歌声中协调劳作的上海先民后代,继承了前辈优良的传统,富有合作的团队精神,现代的上海人抱成团,成就了改天换地的伟业,创造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成就。如果没有传统农业文明的滋润,他们便缺乏合作精神。单打独斗,“宁可独养一只狗,不愿合养一头牛”,这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真实写照。然而城市的发展,文化的提升,使崧泽文化融入海派文化,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呈现出通江达海的精神,使上海呈现出新的裂变,创造出新的辉煌。

密码之三:既有崧泽文化固守传统、重商、务实的特征,又有海派文化灵活善变的创新基因。崧泽文化中的重商、务实传统,为上海先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从没有市场到寻找市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混乱中,寻找“灯火阑珊”的商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束缚中,杀出一条条血路,创造了一个个成就。这便是崧泽文化的精神写照,这些传统的崧泽文化基因,造就了当代上海特色的创业风格和经营理念。它和海派文化灵活、善变的创新精神相结合,造就了上海人富有灵性、大气、求变、求新的个性,为上海城市的发展,积淀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奠定了人文软实力的支撑。

密码之四:既有崧泽文化创造发展原生态型的地域特征,又有海派文化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时代基因。上海先民受崧泽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创立了青龙镇、朱家角集制造、贸易为一体的模式,具有前店后工场的特点,小富即安。而海派文化中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上海市民创新发展,在上海打造一个既有先进制造业,又有商贸服务业,更有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尤其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筹办2010年世博会的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上海城市精神中的创造性,具有上海本土崧泽文化和海派文化兼有的文化基因,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既是一种城市的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的神态、城市的精神。上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应拓展“城市”的外延,深化“城市”的内涵,优化“城市”的形态和神态。而上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则有助于丰富其外延和内涵。因为,物质财富容易聚集,而文化影响不能速成。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没有文化创新的依托也是难以为继的。上海文化既能发扬光大本土的崧泽文化,兼容并蓄外来的优秀文化,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独特的海派文化的创新,从而产生更大的文化效应。因此,抓住这次世博会的机遇,加强上海的文化建设,对于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一,在上海文化建设与世博盛会互动中,要紧紧抓住“城市人”的关键,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让城市化进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造就城市人的“文化自觉”。从根本上来说,城市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而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城市的现代化是文化的现代化,而文化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只有不断地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们的理想、信念才能确立,民族的凝聚力、城市的向心力才能形成,建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在上海文化建设与世博盛会互动中,要紧紧抓住“软实力”不放,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使其具有深邃的“世界眼光”。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根植于上海的本土文化底蕴,依靠自主品牌、拳头产品,推动文化发展,提高文化竞争力。人类发展历史的实践证明:文化的兴衰取决于创新与否。只有大力推进各种形式的文化内容、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不断释放、激活文化生产力,彰显上海文化的魅力,让更高的城市艺术水准和更美的市民文化气质,洋溢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脸”上。

第三,在上海文化建设与世博盛会的互动中,要紧紧抓住“上海之源”这个根,培植优秀的民族精神,挖掘上海本土的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公共服务建设为基础,培育、巩固文化发展和生存的根基;以文化产业建设为主导,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让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创新发展、开花结果,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在上海文化建设与世博盛会的互动中,要紧紧抓住“川流不息”的灵动原则不放,演绎生动的“城市故事”。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着眼于全球背景进行文化合作和交流,引进高端文化人才,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扩大文化的导向力和影响力。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文化,寓意发人深省。一定意义上来说,“海宝”来自上海淀山湖、青浦崧泽村,“海宝”既是上海之宝,更是四海之宝,它弘扬了上海吴淞江、黄浦江之“水”流动、融会、轻灵之长。

第五,在上海文化建设与世博盛会的互动中,要紧紧抓住“公共空间”不放,让文化艺术融入市民的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搭建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市民,拓展市民参与文化的公共空间,使其领略上海的历史文化积累,以激活市民的文化创造活力,并推进创意产业发展,让城市充满着各种文化作品和艺术元素。重构市民的文化心理空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城市人心理的平衡协调,推动城市生活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走城市发展的和谐之路,最终达到“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有文化,人人创造文化”的目的。

编辑 沐 泽

猜你喜欢

先民海派世博会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部分国家馆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
题目:好……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