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学术的正大气象

2009-01-08林淡之

文学评论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术史学术传统

林淡之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思潮开始喧闹以来,人们就一直不断思考和探讨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大潮面前,中国人如何应对、如何自处的问题。尤其是去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情况便越来越明了。一个共识逐渐达成;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创造体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有自己完备的话语系统,有自己的知识生成机制。多年来的经验证明,闭关自守固然死路一条,盲目崇洋必然受制于人,授人以柄,其后果更加危险。比如,多年来,美国金融家和经济学家制造了许多形式多样、复杂精致的金融衍生产品,一时间,许多国人被其炫目的技术性和暂时丰厚的获利性所迷惑,纷纷出手,去当玩家。待到危机一来,涂饰剥落,它们使无数企业和个人血本无归乃至倾家荡产,其玩人夹杂着吃人本质才一览无余。因为你不明就垦,知识不对称,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你只能成为那些大玩家的牺牲品。过去有民谚说,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现在应该加上一句,金融产品来了如推土机,真的有掘地三尺,席卷一空之势。若不是教训太深刻,代价太惨痛,国人还不会醒悟,还会用幼稚钦羡的目光看待西方的这些“创新”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是单向度的,是从西方到东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旅行或理论旅行。经济领域如此,学术研究界也逃不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学术界所使用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大都取自西方,甚至评价体系、学术规范、话语方式都来自域外。客观地说,这是没办法的,只有先行“拿来”,掌握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我们才能融入世界,这也是历史必然。但这不妨碍我们自己的创造。毕竟时代不同了。中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国,面对挑战或危机,不再手忙脚乱,措手不及,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宽容的历史襟抱,经历了从鸦片战争至今一百六十多年的自强之路的摸索,必然决定了中国不再封闭保守,也不会亦步亦趋地盲从别人。许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和谐论,也曾阐述过鼓励创造、追求独特的“文化自觉”说。

不过,这里有一个难题,现代学术体制的细密分科与学术成果评估体系的僵硬量化,造成了现代学术生产过分关注技术层面和专业特性,很难把“文化自觉”落实到学者自己日常的学术行为之中。换言之,细密严格的学术压力造成学者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微观,越来越依赖科层体制,他们注重的是岗位责任和专业意识,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为学科发展做贡献,在专业领域实现大的突破。而所谓的“文化自觉”必然让位于专业自觉,让位于岗位职责。对民族文化的承担和人文关怀之类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理想。上世纪90年代还有人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倡导学者的“人间情怀”,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些声音日渐稀薄,学者们日益忙碌,忙着抓项目、找课题,忙着职称评定,忙着学科升级,急匆匆奔波于各自的学术前程。当然,就个体而言,这些做法其实都没有什么错。面对学术压力,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有没有两全的做法?既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实现学术研究的正面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恰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课题,显示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现实关怀和文化自觉。最近,连续阅读了杨义先生新出版的三本书,即《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和《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之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似乎更进了一步,有些想法似乎逐渐清晰起来。

别样的学术史关怀

杨义先生是中国学术三十年发展过程中的见证者和积极践行者。他在学界行走的身影,投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发展史的一个清晰脉络。从三卷本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到《楚辞诗学》、《李杜诗学》,从“创构中国叙事学体系”、“寻找中国人独特的诗学智慧”问题的提出到“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理论的实践,无不代表着一代中国学人不懈进取、勇于攀登的信念与追求。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很多学者都感到,杨义先生的学术思路和学术行为似乎与许多学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从不亦步亦趋地跟蹑别人的脚步,从不捡拾成说,寻找捷径,他总是别开生面,创辟新解。隔不几年,他就神奇般地拿出一批优质的学术成果呈献给中国学术界。比如摆在我们眼前的这本《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在感受到这本书的厚重与深邃的同时,让人感到其述学体例和写作方式与一般的学术史著作有明显区别,即独自创设了“以学术史材料做方法论文章”的述学体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盛行学术史的撰述。也许是为了适应“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文化变迁,也许是出于重新梳理知识分子的精神理路的需要,抑或是对80年代思想激情的持续喷发之后学术疲劳的自觉调整的缘故吧,总之,在新世纪前后一二十年间,对学术史的研究和思考已经成为学界的一大亮点。“学术史”研究热潮折射出学者的一种情怀,那就是对学术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在研究前辈学人的治学甘苦和治学理路的同时,学术史还教给我们另外许多东西,比如在纷纭的世事面前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用学术的声音与社会对话、协商、抗辩,如何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那份自省、自觉和自持,等等。在重大社会变故和文化变迁中,90年代以来的中国学界悄然兴起的学术史梳理工作可能还带有某种“自我疗伤”性质。而面对汹涌而至的市场经济大潮无可奈何之际,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们长衫罩袍内面那一腔学问和不为时事所动的坚强心性便放射出无穷的魅力。怀一颗素心,精研一门学问。做—个独立知识分子,是许多学者向往的至臻理想,

《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学术的专著,系杨义先生花十几年之功,长期思考,精心结撰而成的重要成果。同其他学者一样,从上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学术史,陆续演讲了《现代世界视野》、《返回中国原点》、《模式派生》、《感悟哲学》、《贯通效应》诸题,后来,他在演讲稿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材料,清理思路,去芜存菁,创辟新解,使自己的思考日益丰盈、精致、完整。但是,他的学术史研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没有走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老路,而是注重现代学术发展史一般规律的探索,在占有和消化吸收大量学术史材料的基础上,对现代学术方法的重要原则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总结,若用一句话来概括杨义先生此项研究的特色,那就是。以学术史材料做方法论文章”。

在悉心研读了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吴梅、胡适、鲁迅、周作人、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钱穆、俞平伯、闻一多,朱自清、朱光潜、冯友兰、宗白华、郭沫若、吴宓、钱钟书、季羡林等这批曾经使中国学术发生现代性转型的学者的大量著述之后,杨义先生认为:“一部学术史内蕴着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方法开拓和嬗变的历史。这种系统而专门的学术方法的考察和融贯,前人似乎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因而有必要作一点交待。‘思想的过程结晶出‘过程的思想,这种‘过程的思想可以通过某种可操作性的

程序,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成果。把这些‘过程的思想及其操作程序萃取出来,加以方法论的意义论定和功能规定,则可以在接触新材料、新思想的时候,释放出许多合理有效的学术思路。”(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3页)

由此可见,杨义先生在对前辈学者治学甘苦的充分体认中,在对学术史的内在理路充分把握之后,他要从中“萃取”某些带有内在性、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了。就像当年对中国古典小说史和现代小说史作了多年研究之后,写作《中国叙事学》,以总结中国人的独特叙述智慧一样,看来,这部《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也是意在总结中国现代学人面对传统的现代性转化的重大课题如何做学问的一般规律了。

锐意创新的杨义先生在总结前辈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思路时,自然不同于一般的方法论著述,不会纠缠于单纯的概念演绎和抽象的理论推演,而是潜入由一个个丰富具体的学术个案汇集而成的博大精深的学术之河中,探寻思想发生发展的路径及其背后支撑的精神密码,在那些生动鲜活的学术过程中发现研究方法的结构与特质。这本书虽然探讨的是学术方法和治学思路,其实是在寻绎一代学人的精神轨迹与生命历程。在写作方式上,《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不同一般的学术史的写法,突破了按照学派、学者、思潮的时间维度排比章节的著述模式,而是“在学术成就最丰厚的一些典型事例上切取特定的横截面或纵剖面,考察期间带着生命热气的学理轨迹和方法论脉络,从而弄清这些学术名家名作是以什么样的方法写成的,从何人手,如何人手,人手后如何运用材料形成问题,并且进而使之进入破解问题的途径、手段和过程之中。然后又组合多种剖面的方法论考释,进而分类贯通,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价值的通则。”(第3页)全书主体部分共五章,也就是五个“通论”,即《现代世界视野通论》、《文化还原通论》,《感悟通论》、《会通效应通论》、《话语建构通论》。这五部分独立成章,但又彼此勾连、相互呼应,形成“双构四点一基础”的现代学术方法论总纲目。

阅读五章“通论”,让你一下子坠入中国现代学术的精彩世界里,有繁花似锦的眩目感。一个个学术大家携带着自己独创性的学术思想,在杨义先生的指挥导演下,按照特定的关目,一一走上学术方法的舞台,展示其各自的拿手绝活,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暖接。在本书中,杨义先生驱遣着他的那只富有感染力的笔,用形象生动的话语,给我们叙述一个个学术史典故,分析那些学术现象背后蕴含的独创思想和方法诀窍。比如,解释何谓方法时,他说“方法是人类面对世界时自信的微笑和沉着的出招”(第1页),在讲现代世界视野时,他用这样的形象比喻:“现代世界视野具有两轴:纵轴是古与今,横轴是中与外。它的运作原理,是‘双轴的剪刀式互动”(第31页)。在这样的表述中,枯燥的学术方法变得眉目清秀,可爱可亲,某些晦涩的学术观念和术语便易于接受而又不失其严密的学理性。

阅读本书之后,当你仔细体会,反复揣摩的时候,你又会发现,杨义先生这种“以学术史材料做方法论文章”的撰述方式其实大有深意存焉。

为一个大时代的到来而鸣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国学热”为标志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中国悄然兴起,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强势话语”。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文化在举国上下掀起持续高涨的热潮。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神话般的高速发展是这股思潮得以盛行的物质基础,在“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诉求下,为抵抗全球化的盲目扩张和寻求民族文化的独特身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于是,在各种力量的参与和助推之下,传统文化便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可以说到了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地步。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团体,从学术机构到草根讲堂,无不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国学热”再次升温;从奥运开幕式表演到老百姓家居装修,从提倡小学读经到建议试穿汉服,无不考虑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民族风”悄然兴起。当然,究竟何为“国学”,何谓传统文化,学问家还在探讨,并无定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自己心目中那个传统文化予以认同和追随。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传统”里面。对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似乎是每个国人不得不然的文化宿命。尤其在今天,中国经济实力日益突现,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需要文化的繁荣与之相适应,我们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立身之本,理所当然。但是,在文化保守主义那里,我们受益百年的“五四”文化是没有位置的。不仅如此,他们反而认为,五四是悖离传统、割裂传统、甚至是反传统的,“五四”精神里面有太多是“革命”话语,在“告别革命”的时代,就应该告别“五四”、超越“五四”。其实,五四运动距离今天整整九十个年头,它开启中国现代化的大幕。近百年的历史积淀,“五四”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我们今天享受的文明成果,如发达的交通通讯,便捷的生活设施,高效的生产设备,以及我们日常精神生活中所依赖的电话、互联网、报刊杂志、电影电视都是拜五四科学民主传统所赐,是现代性不断追求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产物。摆在我们面前的其实有两种传统,一种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一种是以“五四”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传统。这两种传统其实并不相悖,二者之间有密切关联,而且彼此呼应,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遗产。杨义先生的《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通过扎实细致的学理分析,通过上升到哲学层面的理论整合,通过对现代学术方法的系统整理,充分展示了中国现代学术,以及现代文化所取得的不愧于古人的骄人业绩。

在深入探究了几十位现代学术大家的学术成就之后,杨义先生发现了现代学人普遍遵循的“世界视野与文化还原的双构性”这一现代学术的总体方法或元方法,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而周延的阐述。现代学人在进行学术创造的时候,必须面向“世界”,有自觉的国际意识,拥有世界眼光。但又须立足中国,思考中国的问题。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有句名言,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现代学者在进行任何学术思考的时候,必须要面对中国和世界两个维度,在他们的研究中,这两个维度已经构成了他们研究方法中最核心的东西,即杨义先生所说的双构性“元方法”。当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这两个维度可能有所侧重,有所强调,但从不会偏执一端,偏废一方。比如,对上述鲁迅的言论,杨义先生是这样阐释的:“双构性的文化命题在这里表达的非常精彩。它既以血脉、思潮的表述,暗示着何者为内质、何者为新机,又主张于内外之间比较权衡,去芜存菁,在凝聚化合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体制。在这番表述中,保存固有血脉和接纳世界思潮的重要性是并列而言的,但是由于一个文明古国要走出封闭、跨越沉沦,进行根本性的改弦更张,它在戊戌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觉醒初期,当务之急还是不遗余力地打开自己的现代世界

视野。相对而言,文化还原的意识还处在非主流的,甚至受到压抑的,但依然取得坚实成果的位置。”(同上书第15页)

杨义先生对现代学术方法核心法则的发现,意在表彰中国一代学人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贡献,意在勾勒现代学者在历史转型时代艰难探索的精神谱系,同时也是在总结现代学术思想中的处于核心位置的文化精粹。现代学术并没有断裂中国传统,只不过是对传统进行了现代性创造,世界视野和文化还原的双构性学术方法其实就是这种创造的一项根本原则。现代中国经历了血与火的重重磨练,在积贫积弱的历史废墟中自强不息,不断前行,终于获得了民族独立,获得了自我选择生存之路的权利。现代学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借鉴与嬗变,进而获得独立的品格的,既不完全照搬西方,又不割裂传统,经过艰苦卓绝的跋涉,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作为一种学术传统呈现给后人。

在本书的结末,杨义先生说:“20世纪的文化巨子已经开拓在先,新一代在新的时代高度攀登在后。若能在应对着和借助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潮流之势的同时,明智地乘经济崛起之机,适时地建立自己的学术文化创新体系,弘扬实践性、变通性、创造性兼备的学术方法品格,必将在任重道远、艰苦卓越,而又意气风发的探索中,进取一个学术文化全面振兴的大时代。本书为这么一个大时代的到来而鸣。此其愿也。”所谓踵事增华,继往开来,我想,这段话明确地表达了杨义先生研究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的旨归所在,也表白了一个有学术抱负和学术良知的中国学人的真实心声。

营造学术研究的大国气象

早在十几年前,阅读杨义先生的《中国叙事学》时,对他的关于“给中国文学发一张中国的身份证”的说法印象颇深。那时,中国的文学理论,尤其是叙事学研究大多还处在从国外输入、搬运阶段,中国学人的学术自卑远未消除,而杨义先生已经往前大踏步地行进,由于真正深入到中国学术的内面,对中国学术的优长、中国人的文学智慧有一个全面深彻的了解,自然就特别自信地对世界说话。尤其是他的中国叙事学理论一出,用学术实践和理论事实去发掘和守护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论原创权,使之与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化进行毫无愧色的、富有智慧的、互相激发的平等对话,营造了中国学术自身应该有的、不卑不亢的、埋头于创造的、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极具建设意义的、沉潜着人间关怀的正大气象。十几年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要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写进政党的大会报告,而中国学人的文化自卑感逐渐祛除,都在自觉地、耐心地埋头清理和重建中国学术的话语权,此时再回头思考杨义先生关于“中国身份证”的思想,再来瞥一眼他十几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致力于文化还原与创造、致力于守护中国文化原创权的倔强身影,就不得不由此生发一些更深的感悟,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

在一次访谈中,杨义先生谈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紧张激烈的二战期间,跑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演讲强调,把美国文化中那些经过烈火考验的青华部分传给青年一代,强调美国精神在世界的独特地位,并建立起美国人的人文价值系统。还谈到深受英国文学影响的著名作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演讲,强调美国文学应该从英国文学传统中独立出来,美国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从这些事例中,杨义先生得出的结论是,作为一个大国,在学术与文化建设、发展中,美国文化崛起的历史,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在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必须立足本国,立足本民族,只有创造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才能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但当访谈者问及杨义先生在文化心态上是不是~个“乐观的民族主义者”时,杨义先生断然否定。他说他主张文化还原研究,强调回到中国文化的原点,并非把中国文化的创造路径拉向远古,而是在挖掘和承续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现代性转化,目的是要创制一些新的现代气息的学理,让中国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参见《重构中国学术方法一杨义访谈录》,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11期)。

事实上,在三十几年中,杨义先生奋力践行自己的文化承诺:建构无愧于时代的、具有独立话语自主权的、能够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的中国学术体系。新世纪之前,杨义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楚辞诗学》、《李杜诗学》、《中国叙事学》等标志性的著述早已蜚声海内外,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学术规模的系列品牌。新世纪以来,杨义先生更加勤勉地劳作与思考,规划并实施了新一轮的学术与文化战略思想,对学界产生了更强劲持久的冲击。

世纪初,针对文学研究界过分倚赖西方细读主义和文本主义的倾向,杨义先生提出了“大文学观”的文学史建构方略,把文学史从文本的过细解读和文献的过度阐释中解放出来。紧接着,“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个重要的文学史概念浮出水面。这个充满学术想象力和理论建构性的概念一经提出,在学界产生意想不到的学术冲击力,因为它把文学研究延展至地理学、民族学、文化学、图志学诸多领域,在许多层面激发出许多学术生长点,为陷入某种疲惫和困境的文学研究界提供了活力和创造空间。更可贵的是,杨义先生不仅提出这个有价值的学术概念,还身体力行,把自己的理论思想付诸实践。在学术演讲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和一组有分量的论文出版、发表之后。一本40多万字的大书《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于2006年夏出版,这是“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实践之作;从民族学上,它沟通了汉民族文学与诸多古民族、少数民族文学,从地理学上,它沟通了中原文学与诸多地域以及边疆文学,从文化学上,它沟通了或雅或俗的书面文学与口传文学,沟通了文学与其他文化形式以及整个文明史的过程。这是文学史版图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绘”,因为它走出了以往文学史只研究纯文学、只依赖文本阐释的狭窄路径,反映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共生互融、多样发展、体现文化变迁和地域差异的文学史上的轰轰烈烈的伟大变迁。整部书体式多样,图文互释,叙述上气势宏伟,详略得体,文体上大气周正,体态端祥,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大国学术应该具备的作派和气象。

责任编辑:张国星

猜你喜欢

学术史学术传统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四库馆臣的术数类书籍纂修观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少年力斗传统
道家与韩非法律史学地位的再认识及其启示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学术史”路径探究
清明节的传统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