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手天成 大爱无疆

2009-01-07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松涛碉楼博园

莫 非

许久没有这样受过感动,在度过了济南赤日炎炎的40度高温中,总愿有一份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的清凉相伴。

许久没有这样受过震撼,在看惯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之后,一颗普通人的平常心,仿佛被冷漠所紧裹,再也难以猛烈地怦跳不止,感慨万千。

然而,当人们站在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山东支援北川抗震救灾展览馆”的门前,刹那间,这一切都改变了——一种大爱无疆精神,使人热血沸腾;一个个奇迹的创造者,让人的心灵净化与震撼!

事情追溯到一个月前的5月29日,当时我正在园博园采访。

在那天的施工工程调度会上,园博园副指挥、济南市园林局局长韩晓光传达了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要在园博园增建一座“北川园”,用以纪念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英雄精神。

当天下午,我随建设者们来到了北川园的园址。在滨湖大道东侧,那片朝阳的山坡上,虽然绿草萋萋,树木茂密,却还没有脚手架扎起。据说正在找寻纪念馆的设计者,一旦拿出设计方案,便马上进入施工期……而此时距园博会开展的时间已经不到120日。

尽管这届园博会从申办、选址、招展到建园已出现过不少奇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5176亩未开垦的土地装扮得万紫千红;在短短的8个月中诚邀来107个参展城市,比上届园博会被厦门人引以为傲的吉祥数字98又多出了9个,创下历届园博会参展城市之最;但是这次,我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在短短的3个月里能快速崛起一个占地12亩的纪念馆?再创一个人间奇迹?

祭奠、纪念、夙愿——大手笔!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那场大地震,留在人民脑海中的记忆太深、太深,以至于整整过去了一周年都难以忘记。

进入2009年的5月,这种难以忘怀的心情更加浓烈。

人们从电视上看到,在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的日子里,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族人民代表都参与了汶川大地震的周年祭奠活动。

一支支小号,如泣如诉地吹着天崩地裂后所留下的痛楚与哀伤,声声不绝于耳,吹得让人心碎。

一枝枝白色的菊花,摆放在纪念碑前,似一块块巨石又一次压向人们心头,令人窒息,让人难以释怀。

原以为那哀痛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渐消失,却不料想血肉相连的切肤之痛又一次猛烈地袭来。

原以为在去年的抗震救灾中人们出钱出力,已经为灾区做了不少贡献,此时却感到做得还远远不够,还要再尽一把力。

总得找一种方式释放心中那片哀思伤痛,总得想一个办法再为灾区办一件实事。在2009年这个春光明媚的5月,这个愿望又时时萦绕在济南人和园博园建设者的心头……

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各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国内园林花卉界层次最高的盛会。因此,园博会开办6届以来,各大城市踊跃参展投资建园。

当时,四川成都市已报名参展,但是地震之后,却无力再来建园。面对这一困难,济南市委、市政府立即决定出资筹建四川园,决不能让抗震救灾中的兄弟在济南召开的园博会上留下遗憾。

可是当今年的5月来临之后,园博园的建设者们又觉得仅仅修建好一个四川园还不够,应该从新的高度,用新的创意,去树一座丰碑——于是,有人提出了修建“抗震救灾纪念馆”的倡议。

据说这个倡议者曾是抗震救灾中赴四川的志愿者,亲眼目睹了灾难中的伤亡和瓦砾废墟,与四川人民一起融入到灾区的重建,结下了厚意深情,才会想出这记录历史足迹的创意。

有人说,四川擂鼓镇灾后余生的孩子被接来济南上学,有个羌族娃娃曾来倡议者家养伤居住,临别时那娃娃一步三回头,从那时他就有了在济南给灾区孩子安个家的念头。

还有人说……

虽然最后没有找到那位谦虚的倡议者,不过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他来自园博园的建设者之中,是一位具有大智大慧的济南市普通公民,历史应该为他大书特书一笔!

这个提议很快传到了园博园指挥部,指挥部当计立断,开始起草文件,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研究,并拿出了可行性方案。

时间紧,任务重,距园博会开展的时间已经不到120日,一切迫在眉捷!

恰在此时,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来到园博园视察,听取了指挥部的汇报后当机立断,做出了“特事特批”的批示。事后省市有关财政部门进行了考察研究和论证,决定投资 400 万元,在第七届园博会园博园内修建“山东支援北川抗震救灾展览馆”。

这是9082万山东人民的大手笔,立一座丰碑在园博园,用深情去记录亿万百姓的人性美丽,告诉后代我们曾在山崩石裂中巍然屹立,感地动天!

四川飞来了徐松涛

在此之前,济南人对徐松涛还不太熟悉,但是提到北京2008奥运会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人们不由得眼前一亮。对!开幕式上点火仪式的创意策划者就是他,他的雕塑作品《夸父追日》还在该届奥运会面向全世界的“2008奥运景观雕塑征集大赛”中获得金奖。

2009年5月28日,徐松涛正在四川成都,忙着修改新汶川城重建的规划设计方案。

上午一个电话从济南打了过来:“松涛吗?我是济南的王迪生!你现在在哪里?能不能马上赶到济南来?我有急事找你!”

王迪生是济南市建委副主任、济南西区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园博园常务副指挥。去年地震发生后,他作为济南市支援四川前线指挥部的常务副总指挥,来到北川。

在审查济南军区援建的北川擂鼓中学时,王迪生与新校舍的总设计师徐松涛相识。为灾区孩子建一个新家、还孩子们一个朗朗读书的新校园,是他们共同的共同目标和心愿,在援建中他们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川鲁情缘。王迪生回济后,还邀请徐松涛来济南参与过济南西部新城的设计。

王迪生欣赏徐松涛的聪明才智和艺术造诣,认为他的艺术创作既具有现代派的创新理念,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一个难得的艺术人才;徐松涛则认为王迪生为人坦诚,工作有魄力,尊重专业人员,能给创作者留有宽裕的发挥空间。

两次愉快的合作,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以至于王迪生一个电话,就把徐松涛从千里之外调来济南。

“当时他连让我来济南干什么都没告诉,只是说你来了就知道了!” 徐松涛身着黑色T恤衫,长发飘逸,颇有艺术家风度。圆圆的脸庞上额头宽宽,一双聪慧的大眼睛里堆满笑意。采访时,他豪爽地对我笑着说:“放下电话,我收拾了一下,就叫上设计合伙人,国家一级建筑工程师李高峰,出门乘车赶往成都机场,坐飞机直奔济南……”

当天下午两点,徐松涛从济南遥墙机场被接到济南园博园,与王迪生相见。没有多余的寒暄,徐松涛毅然上阵,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奋战,他们居然奇迹般地拿出了理念新颖、构思独特、图文并茂的汇报方案。各级领导听完汇报,都表示了认可和称赞。

于是,徐松涛走马上任,被正式确认为济南园博园北川园的总规划设计师。

川鲁情缘

北川是在大地震中受灾最为惨重、又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如何以它为中心,去表现地震的主题和羌族文化,无疑成为两大重点。

面对于这场地震,对于羌族文化,再没有哪个设计者能比徐松涛有更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因为在地震之前和地震发生之时,他就是羌文化重要载体——汶川县旧城改造的总策划、总规划设计师……

徐松涛1970年出生于四川绵竹县,毕业于德阳师范学校,因学业成绩优秀留校任美术教员,后又考入四川大学继续深造,学习环境艺术专业。

2008年为了参加汶川地区旧城改造方案征集比选,徐松涛深入到许多高山羌寨。羌寨那古色古香的碉楼,羌寨那原汁原味的山歌,羌寨那粗犷欢快的舞蹈,羌寨那独具魅力的文化,时时激起他的创作欲望。

终于等到了方案汇报的那一天,徐松涛的设计理念和独特构思,深深地打动了汶川县委县政府领导,方案正式被采纳实施。

2008年5月12日中午,徐松涛喜气洋洋驾驶越野车,行驶在开往汶川的道路上,车上放着一套淡蓝色的设计绘图纸——汶川县城发展规划图。

这天,在徐松涛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天高云淡,山丘连绵,视野从未有过的空旷、清爽,不久,汶川城已经遥遥在望。这时他还不知道灾难正悄悄向他、向汶川降临……突然间,山动地摇,山体崩裂,碎石向越野车砸来,车子颠簸着停在了路边。

“完了!”这是徐松涛的第一反映,因为眼前的汶川在瞬间已是面目全非、一片废墟,他惦记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那张图纸不会派上用场了,“当时我完全傻了,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情,也想不到灾情会这样严重……”

许多车辆调头不再驶向汶川,徐松涛却驾车继续向前,因为汶川是他实现艺术梦想的地方,那里的人,那里的建筑,那里的一切都让他挂牵!

然而,最后车子还是无奈地停下了,因为万恶的地震一次次不断袭来,后车箱被碎石砸坏,前面的道路已完全被巨石堵塞……记不得怎样调车回头,记不得在车上向汶川打过多少次电话,总是没有信号。等到一路颠簸,夜间回到成都,才想起往家打个电话,不料想老家绵竹县也遭遇地震,变成废墟一片,所幸的是父母妻儿平安。

5月15日徐松涛匆匆回了一趟绵竹老家,家中的房屋完全倒塌,但在倒塌的房梁木板下面,一尊塑像被尘埃遮蔽着,若隐若现,竟然没有砸碎。

“牧羊女!我的牧羊女!”他踏着瓦砾,惊叫着掀开断梁残柱,踉踉跄跄地扑过去。那还是在1993年,他刚开始学雕塑时的处女作《牧羊女克劳艾》,被母亲宝贝似地留在了家里。

他用双手拨开碎瓦,拂去泥土,渐渐的露出了牧羊女的整个身躯。天哪!难道真有苍天的庇护?牧羊女竟然完好无损,依旧披着旧毛毡披肩,面目圣洁,默默地虔诚祈祷着苍天赐予人间幸福……在那一刻,徐松涛被这尊女神震撼了,热泪夺眶而出。他认定这是苍天指定他永远不能与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分离,他从此将一生致力于打造生活中的真善和美丽!

他先是作为志愿者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后来又加入汶川县城重建规划评审团。他无偿捐献出自己精心绘制的汶川城市规划发展图,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尹稚称为“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到的最完美的设计”。并因此被尹稚院长推荐他去参与擂鼓镇的重建设计,他才得以和对口援建的山东济南人相识。

如今擂鼓镇的建设还在如火如荼中,他却被济南人请到了济南,帮助打造园博园的北川园。

在济南人眼中他是咱请来的尊贵宾客,在徐松涛心里却怀着深深的感恩。虽说他的家乡不是济南的援建对口城市,他却也是四川人。他感恩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对四川的无私援助,认为是济南人是他的伯乐与知音……

就这样,在北川园的方案被确认后,立即进入建设施工。最初洽谈的几家施工单位一听说要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修建占地12亩的展馆,便摇头离去……焦急中,徐松涛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好朋友郑金平。

“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吧!”郑金平现在是成都交大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接到徐松涛的电话,他毅然把本来已接手的一个效益颇为丰厚工程推掉,赶赴济南,“修建抗震救灾纪念馆本来是我们四川人最想办的事,现在却让济南人出资先做了,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得干!”

在采访中,四川朋友多次提到“感恩”,直说得我这没去过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羞愧汗颜……我虽然没去过四川,却从面前这几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四川汉子身上,深深感到了四川人火辣辣的赤诚、明大义和重情感。

6月1日,蔡剑率技术人员从成都赶来,而在此前一天的5月31日,济南园博园工程施工部已组织好当地民工待命。

6月4日,徐松涛请来的羌族民俗专家王家俊到达济南。

6月8日,从北川驶来10辆挂着“感恩山东”标语牌的大卡车,运来了从四川羌区地震中垮塌的旧碉楼拆下来的羌片石。

至此,抗震救灾纪念馆的设计者和技术、施工人员已全部到位,一场轰轰烈烈的北川园建筑速决战开始打响!

妙手天成大爱无疆

如今济南园博园的北川园内,抗震救灾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六层碉楼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己经巍然屹立,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古代羌族人修建碉楼时不用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

北川园是首次以县城为单位参展,以羌族文化为主题建设的园区。今天,徐松涛把具有羌族特色的碉楼作为北川园的主体建筑,“以爱为主题,以羌为特色”,“用羌族宅园讲述爱的故事”,通过对独具魅力的羌族民俗、羌族园林、建筑艺术的深入挖掘和体现,回顾和再现举国上下各族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大爱无疆的精神。

从以羌式索桥连接的碉楼门楼进入园区,西侧为“羌风民俗”展园,东侧为“抗震救灾”展园。

那就先去看看“羌风民俗”园吧!

行进在羌片石砌成的巷道中,青石板路面幽幽爬满苔藓,羌族碉楼傲然挺立,新镌的图腾装饰在古朴的寨子里,色彩斑斓的羌族彩旗猎猎迎风,郁郁葱葱的草木点缀其间,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唢呐声声令人陶醉,载歌载舞的羌族姑娘个个活似天仙,恍惚中人们会疑若天堂仙境落到了人间!

西侧的“抗震救灾”展园巍然屹立,肃穆庄严,似凝固的乐章,记录着灾难,谱写着希望,无声演奏着抗震救灾那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可歌可泣,悲壮婉转。

整个展园墙体全部用具有羌族特色的煤灰色夯土片石垒成,每一块夯土片石都渗透着远古的苍桑,深沉、凝重;羌族史诗浮雕以艺术手法,从大禹治水到羌族先祖定居岷江河谷、首育家羊的千百年演变,以及地震中“泰山石敢当”的英勇战士立地顶天。

走进抗震救灾展览馆内,一堵“用爱心缝合地震伤口”的主题形象墙闯入眼帘,深不可测的地震裂隙,被一条飘逸的红绸带缝起;在那断裂的墙后,两只钛金铜锻制的巨手捧着一颗爱心。那红绸带、那爱心之手,属于你,属于我,属于为抗震救灾无私奉献的我国各族人民。

就这样,东侧的古朴羌寨、西侧的抗震救灾纪念馆,用动和静的极大反差歌颂着狂欢,追忆着灾难,雕刻着大爱无限,让北川这只美丽的“凤凰”,在山崩地裂中重生,在亿万爱心里涅槃……

我来到徐松涛的临时宿舍兼工作室,羌族民俗专家王家俊正在给徐松涛、李高峰、郑金平这些年轻人作羌风民俗的指导。

68岁的王家俊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羌族农民,他熟悉、热爱羌族的民俗风情,以钱购物,以物易物,几十年孜孜不倦,倾其所有,收藏羌族文物一千余件,创办了羌族民俗展览馆,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农民个体办展览馆的首创者。

徐松涛在羌寨的采风中与王家俊相识,并很快成为忘年交。地震前三天,他还拿着汶川旧城改造发展规划图,去找老人征求意见。当时王家俊就认为规划设计中对羌族元素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次听徐松涛说济南园博园内要建羌族民俗风情园,老人立刻应邀而至,并带来一批珍贵的羌族文物。

如今羌族民俗风情园的建设,已经进入室内装饰阶段,王家俊老人凭记忆用笔构勒着具有羌族特色的神龛、火塘、火盆、麻线三足车……而年轻的设计师们则根据老人的草图,再把它们一一做成实物,放进寨院……

我不忍心再打扰他们的忙碌工作,不忍心再占用他们的宝贵时间,因为此时距第七届园博会开展时间只剩不到80天。

信步登上碉楼,泻金般的阳光下,头上是无尽的蓝天,脚下是葱翠的绿园一幅没有终结的抗震救灾画卷。

放眼望去,5176亩园博园繁花似锦,国内外展园琳琅满目,园博园的奉献者们正在默默为济南打造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正在为中国和世界捧上一座美不胜收的盛世华园。

猜你喜欢

松涛碉楼博园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酒店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我曾丢失过半个括号
GHOSTS OF GUANLAN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7月23日~7月27日)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7月23日~7月27日)
参观园博园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