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新之火”
2009-01-07勒川
勒 川
2009年11月12-13日,以“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旨在增进相互间了解、促进国际科技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惠互利推动技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中关村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以色列、新加坡、丹麦等10余个国家的高层政府官员、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科学家、高科技企业家、中外投资公司高管以及国际科技园区的管理者或研究专家和中国各高新区的特邀代表,同中关村的各界人士近千人聚首京城,围绕低碳经济、金融创新、企业家精神等世界热点、难点话题,积极探讨在新形势下推动创新和创业活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合作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本次论坛以创新创业能力、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促进研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与新课题,对于探索突破危机时代的新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来新的启迪。中关村是全球科教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20多年来,以试验区和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确立了到202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赋予了6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开启了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崭新一页。
同时,在2009中关村论坛上,中关村科技园区与韩国大邱庆北自由经济区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将进一步加深双方在科技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双方高新技术企业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
中关村迈步全球创新中心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行动中,全球再次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高新区将是重要载体。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国家高新区不仅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更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地位日益显现。
2008年,北京、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19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达到了30%以上;苏州、合肥、吉林、苏州、珠海、宝鸡等12个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当地城市GDP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2008年,国家高新区实现人均GDP 25.9万元,国家高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投资度和投资效益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杜占元认为,国家高新区已催生了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有影响力的产业基础,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一整套企业创新和产业培育体系,探索形成了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有效模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涌现的发源地。国家高新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显示出较强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关村科技园区副主任李石柱在《中关村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中也特别指出:“中关村最开始的电子一条街,代表了国外信息技术进入中国。要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掌握计算机,有一个汉字的汉化问题,中关村第一批的真正自主创新的技术就是从汉化来的。大家知道的汉卡、五笔字型输入,联想的排版系统等,实际上都解决的是汉字的汉化问题。从这个开始,我们互联网、我们的集成电路、我们的数码音视频,包括我们的数字电视等一批领域里开始逐步有了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现在除了信息技术之外,我们在生物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在新材料领域都开始了一批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这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使得我们有一批新兴产业从这里成长出来。所以说,中关村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地引领着中国高新技术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凭借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灵活的体制机制,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同时,中关村还肩负着向全球创新中心迈进的重任。培育领军型世界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型企业,成为全球创新的领导者之一。中关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中国腾飞的大背景下,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视野在学习与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融入全球的创新浪潮。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也对本届论坛的主题“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进行了自己的解读:中关村有着与硅谷类似的发展环境,将有望通过自己的科技创新道路跻身世界科技前沿。
蒙代尔说,中国90年代开始进行科技创新后发展迅速,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投资基础科研和技术开发,以自身技术抢占国际市场。他还为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指出方向,“中关村应模仿硅谷模式建立高科技园区,而后结合自身因素不断进步,开创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创新道路,进而跻身由欧美、日本等占领的世界科技前沿。”
对于中关村高校云集的大环境,蒙代尔大为赞赏,“只有更好的学校,才能提供更多的高科技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本届中关村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蒙代尔也有着自己的解读:“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密不可分,每当创新出现机会时,就需要由企业家出现来把握住机会,形成发展的动力。”蒙代尔显然更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目前存在大量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培育企业家精神对中国的创新至关重要。”
“我对即将到来的2010年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将会有所好转,中国的发展前景也将非常乐观,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复苏的脚步也会加快。”蒙代尔说:“我们已经从现今的中国看生产力的释放,中国具备创新的活力和充足的劳动力,有能力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是本次论坛的“重量级嘉宾”,作为“中关村的老居民”,他对中关村20年来的发展感慨不已。这20年当中,在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以及很多科技创新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一个科技园区,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自主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林毅夫表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首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当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而且美国金融体系最开放,资金的流动也最自由。“中国的人民币要取得同样的地位,条件上还有欠缺。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对美国而言还是较小,中国的人民币还不是可以完全自由地兑换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当中。”
林毅夫说:“我们希望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希望和现实是有一段距离的。”
他认为,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的努力,还存在一个别人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接受也有一个过程。林毅夫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去追求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而是完善自身。“也许有一天会水到渠成。”
五大专题聚焦科技创新
此次论坛重点关注经济、环境、能源等世界热点难点话题。论坛分为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知识产权战略与保护、科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全球创新集群发展等5个专题论坛和以“金融危机下的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
与有经验的外国机构合作
格里高利·贝克(美国硅谷银行总裁)
我认为中国不缺企业家,在中国有很多很多的企业家,他们都在试图获得更多的支持、获得更多的投资、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在中国我也看到大学体系,他们正在致力于创新、致力于研发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层面。在这些领域我们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我们还可以做到更多。
在中国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和那些在这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的机构进行合作,不仅仅是硅谷银行,还有其他的一些银行,他们可能在帮助公司发展方面,就是在帮助公司各个阶段发展过程当中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应该和这样的机构进行合作,这样我们可以把相应的资金和贷款自由地流向我们这些创新公司。另外,应该提高我们的行业标准,特别是关于贷款信息共享方面。
希望中关村出现巨星
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什么样的?第一,目光要高远,你的追求要高;第二,意志要坚定。这都是我们和我们所投资的企业要具有的,在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如果你要意志不坚定或者做到一定程度就不想做了,肯定不行;第三,胸怀要广阔。要做一个大的企业一定要能充分地做到胸怀广阔,要能够做到为你的合作伙伴提供平台;第四,学习能力强。
考察企业家不能光听嘴说,一定是要看若干点,比如说通过历年的财务,首先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说到做到,是不是很求实的人等,要从以前的历史背景中看到。当发现好的企业以后,能够重点推广、重点培养,我相信我们中关村未来不仅繁花似锦,还一定会出现巨星!
经济危机孕育新的科技革命
周其凤(北京大学校长)
金融危机下的科技创新,尤其要提到的是当前虽然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典、芬兰等国家都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确立了健康、能源、环境、信息等优先领域,进一步突出了科技在促进经济繁荣和产业进步实现国强民富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作用。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谁能在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关村要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李石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我认为中关村要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目前已经具备了四个方面的良好的机遇。
第一,世界经济的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多极化,由多中心、多结点组成的全球创新网络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二,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明显,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开始跨国界、跨文化、跨行业流动和配置。纽约、伦敦、东京等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来自世界各地,高技术跨国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研发运营服务中心,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寻找优秀的技术创新成果。
第三,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向创新驱动转型。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长达到了7.7%,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仍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中国政府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出了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中国经济逐步向创新型转变。
第四,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20多年来围绕着国家发展战略,中关村研发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凭借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灵活的体制机制,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