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2009-01-06喻弦波陈美秀
喻弦波 陈美秀
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医院固其贴近群众的特点,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老百姓的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固定资产特别是医疗设备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诊断水平,进而影响到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而在中小公立医院实务中,恰恰是这些在总资产中占有重要比重的固定资产。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因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既是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保证。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追踪制度
作为二级医院的财务工作者,我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首先从固定资产对医院医疗业务起到的作用及它所占医院总资产的比例,就可直观地看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既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实力保证,同时也是影响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固定资产管理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实务中暴露出的弊病表现出它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和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是亟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完善管理水平
很多医院领导都认为。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实际上固定资产不仅反映资产和经济运营状况,更说明医院经营管理水平。首先是提升到院级领导一把手重视的高度,至上而下提升认识;其次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实务中对于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言,尤其是社区型或区域型这样一二级医院,人员编制有限,没有专门的设备科来进行专项管理,很多都是领导指派行政后勤人员兼设备科工作,这些人员作为资产管理者,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资产管理,往往马上暴露出的问题就是,通过审计盘点发现帐实不符。兼职人员往往只是起到或者说充当仓库管理员的角色,填写填写收发手续,合帐上记一笔,是否正确对应和准确记录得不到监督,更不要说从固定资产的来源取得,是否有前期调研认证,采购环节大型设备是否通过政府招投标,资产使用效率,情况等等能否做到位。因此按管理要求亟需制度化,具体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有效措施,中小医院首先抓采购论证,民主公开评估招标,大型设备譬如单价在2万元以上。批量5万以上的一律通过政府集中招标,其次明确各项资产责任人,资产调拔流转,维护使用等行为通过责任人汇总到设备科统一管理。只有明确按制度办事,分清责任无可推诿,才不会使资产管理流于形式。
二、建立分类二级卡片制度,进行信息化管理
中小医院固定资产小到高频手术刀,大到多普勒彩超、CRRT等,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也有些观念认为只有综合性医院才需要专业化管理,我认为其实规模小更有优势,只要借助计算机,利用市场上现有或者开发相应的软件,就能达到所谓专业化处理这种解决方式。实现随时可以按照品名规格、型号数量、购入时间、生产厂家、入帐价值、存放地点所属科室、责任人、损耗情况维修记录、调拨情况等各个要素调出每个固定资产信息。这样可以非常准确地与财务帐核对,保证资产帐帐相符。设备科如果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实物按归类建立二级卡片,标签与实物同步走,实时与计算机信息保护一致,达到帐实相符。而且还可以利用一些成熟的应用程序,进行成本收入核算,医院的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哪些资产创造了多少量的收益,哪类器械需要增加,哪些维修费用持续上升,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另外还引申出另一个管理问题,就是如何贯彻信息化管理的执行力问题,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采用追踪问责我认为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可参考一些如余世维关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因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物的管理,更是人的管理。资产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只是做好了管理的基础,资产落实到个人,资产的保养和维护纳入到考核目标之中,做好定期盘点工作,各部门设定理清资产责任和义务。财务管财务总帐明细,设备科按领用部门存放地点再分明细合帐,使用部门设实物明细帐等等,对于资产使用不当造成毁损,保管不力导致遗失等可以直接对应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处理,提高全体职工对医院资产的重要性认识。
三、固定资产科目概念更新,与时俱进
首先会计核算上有两点建议,这也是我作为医院财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感触比较深的。现在固定资产的定义上还沿用着1999年1月1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通过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定义已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单位价值明显偏低,更应列入库存商品或低值易耗品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家具、风扇、电话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书的市场单位价值已远远不适应作为固定资产,而更偏近于库存物资,存货的概念。这些由于基本定义造成的固定资产虚增,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资产状况,会计核算科目定义也应与时俱进。适时地调整变化。
其次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医疗体制的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医院面临着医术提高,环境改善,设备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另一方面,医院的医疗技术,经济管理和经营成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医院的固定资产规模大小。因此,计提折旧成为国家补贴之外医院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计提,制定合理的服务定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院环境的重要手段。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分录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价值会随之减少,而医院会计制度下,不提折旧计提修购基金。资产总值不随使用损耗而减少。目前的处理方式是:
购入时:惜: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时:借:固定基金货:固定基金
贷:固定备产
同时:惜: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
从上会计分录可见,修购基金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帐户,不能反映资产实际价值,并且虚增了净资产。我们可以从一些公立医院可以看到,例如旧式打印机、电脑,空调、诊疗器械,电子通讯产品,随着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近淘汰,但因经费有限仍在使用,或者已经淘汰不用的,未及时上报办理清理报废审批手续的;还比如原来采购单位价值较高的,现在市场价格已大大降低,差异较大的。这些情况造成虚增固定资产,自身报表数据及对外报送产生的衍生数据失真,不但不能真实反映医院资产状况及经营成果,而且造成国家经济统计数据失真和政策制定,影响到对中小医院的投入,如近年的两次全国经济普察数据的上报。试想能否参考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制度,按照使用年限和相关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则能及时将损耗转移到成本费用中,更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另外,固定资产折旧是可以在_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因此对于有经营性收入的医院,还可以起到抵减所得税的作用。
四、建立内审制度,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制度实质上不仅便是对资产的保护。也是对管理人员的保护。如果说大医院科室和制度建设都更为完善,而中小医院这方面则处于模糊地带,设备采购基本上领导说了算。缺乏民主公开,事前对采购需求的论证研究,对市场价格的调查比对,采购权与支付款分开等,防止权力腐败,起到一个监督也是保护作用。对于采购后新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入库验收,建立后续的追踪,比如利用率,维修费用,移交调拨过程是否符合程序,对使用不当,毁损甚至报废,遗失或者捐赠资产直接到使用部门、设备科及使用科室报废设备,未报财务入帐等情况的处理,内部审计实行追踪制度,防止管理上责任心不强。设备要不要买,是不是买回来就完事了,实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小医院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做好抓强,医院必将步入稳健健康的上升和发展。
五、用经济杠杆调配和优化资源配置
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配置固定资产最终的目标还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同的机制下如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考虑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内有效使用,避免采购时的随意扩大化。利用经济杠杆优化配置资源,不仅是财务部门在预算时最重要的工作,而且是基层部门和决策部门全体都应当参与讨论的重大事项。
总之,从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点滴做起,让医院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做起,为创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