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专题网站:原创文学“自留地”
2009-01-05
春韵网站创建背景及原则
上个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在深圳普及,一个尖锐的问题凸现在教育者面前——学生以什么方式介入信息时代?缺乏引导,放任自流必出问题。与其管制,不如疏导。建设一个优质的文学为主、教学为辅的综合性网站,可以全面提高教育绩效。在这个思路下,育才中学春韵文学社率先创建中学生精品网站——春韵网站。春韵网立意探索学生在信息时代的良性写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读书、写作和网络运作的兴趣和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交流能力。
原则一,学生主管,教师指导。招聘学生版主,从网站的设计、制作,稿件的编辑、发表,网站的维护、管理,主要工作都由本校学生承担。学校只安排一名教师做文学指导。在此后的实验中,逐步加大教师版主的入驻,形成全国独有的师生互动论坛。
原则二,春韵网站是面向全球中文学生用户的门户网站,是全国学生共享的文学平台,不是育才中学的“自留地”。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开辟一片净土,勇做中国中学生文学社联盟当之无愧的领航旗舰。实践证明,这个高起点定位合理、收益颇丰。
春韵网站四大构架
近十年来,春韵网站不断开拓教育新时空,从最初的两个园地:原创文学、欢乐学生论坛发展到四个园地,增设春韵博客、中国校园文学联盟。其中原创文学和中国校园文学联盟最具特色并引人瞩目。
原创文学的第一个特色是学生自由发表作品。主题词是:“人生之春,文学为韵”;“青春有韵,化成文章”。栏目设计新颖活泼,充满青春气息:读书三味、校园天籁、心情碎片、如歌岁月、虚拟空间、社会经纬、海外学子……栏目设计的导向性,开放式地诱导着学生的写作方向。平时觉得无话可说的学生,发现作文的天地可以如此广阔,无形中增加了尝试写作的勇气,提高了投稿率。少年的文学梦想有了实践之地。第二个特色是文章点评功能。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任由读者发表评论。网友(包括老师、家长、同学、陌生网友)的点评,快速、及时、不拘一格,让作者充满了期待,无疑增加了作者的写作兴趣。除了网友的随意点评,我们有意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和邀请校外作家参与点评,并规定每位版主同学(都是写作能手)有责任对所管辖的栏目中的精品文章做精心点评,这将有效提升作者和读者的写作技能和审美水准。迄今,原创文学作品总数有一万三千篇,文章阅读达七百万人次,注册会员超过一万人。
“华语校园文学联盟”是春韵网站2008年开发的新板块。向全国名校、名社发出邀请,创建“中国校园文学联盟”的目的,就是将这个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无偿奉献给大家共享。网络无疆界,文学无疆界,心灵无疆界——全国出色的学生文学社团强强联合,创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90”后阳光写作先锋联盟,批量推出“90”后实力写手。
加盟方式:①春韵网站专设“中国校园文学联盟”板块,给各加盟文学社一片自主管理的主页面(有独立的后台管理权限,自主编辑发表稿件),相当于为各校文学社建立了一个文学网站,该页面又自动融入春韵原创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在网站排名中推荐,各文学社的优质稿件可推荐到春韵精品文章中,以便推广为媒体用稿。②各文学社可自由设计多个特色栏目,并自行推选师生作管理员和版主。
华语校园文学联盟创建短短一年,已有上百家学校的文学社加盟入驻“春韵”,共同书写青春文学的华章,目前已经涌现“90后诗歌群落”等全国闻名的社团。若干年后,中国最优秀的诗人或许将在其中诞生。
实践出真知
1.独特的“育才文学现象”
深圳育才中学文学人才辈出,被媒体誉为“育才文学现象”。
特区改革之初,育才学生郁秀的《花季雨季》应时而生,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开新时代学生文学之先河。此后,身患数种绝症的育才学生谭向攀(绛雪)用生命书写《亲吻阳光》,被誉为“小张海迪”。这两位有全国影响的文学才女出自育才中学,验证了育才中学一如既往地坚持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文学因素融入到理想的教育模式中,结出硕果实为必然。
而春韵网站的创办带来了崭新的教育时空,巧妙地改变了文学教育的形式,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何必峰老师主持“语文在野”栏目时有趣地发现:让学生把“烦人的周记”发布在论坛,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原因是以前学生的文章只是老师一个人评阅,现在有无数个同学和网友评阅,一个人受关注的程度与他的兴趣高低成正比,也容易从正面刺激学生的自尊心——文章要公布出来,不能随便对付,只有努力写好。同时,网络写作方式也便于学生修改文章,提高每一次写作的效率。
2.文学教育实践成功的因素
“春韵”起步早、起点高,文学人才批量涌现。
2007年,第一期《特区教育》封面人物是春韵版主“深圳十佳文学少年”林白羽。刚刚进入高中的林白羽,曾经常被网站退回文稿,自担任版主以来,强化了文学兴趣、写作能力快速提高。2007年高考,全国第一次招收文学特长生,春韵网站文学主编陈容高分通过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面试,最终成为中山大学首批“文学特长生”。
春韵文学社社长陈乐同学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文章深有感触地说:“给原创文学的精品文章附上自己的点评,有时候会收到作者发来的E-mail感谢。很多人说网络冷冰冰没有人情味,在我看来却是异常的温暖。因为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信心十足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简单而直接地交流,没有隔阂,没有顾忌。与众多作者交流,我们交到了好多朋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年龄,有一样的爱好,可以随心所欲地畅谈,各自不同的文学社,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梦想……这时候才发现,文学带给我们的,不光是美丽文字的洗礼,也是进入更宽广、更丰富的人文世界。于是开始庆幸,加入这个比想象更高贵的社团,是多么正确、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文学让人变得单纯,而梦想会让人充满力量。”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平时不爱作文的学生乐于发表文章了,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乐于与人交流了,平时心态封闭的学生也敢于敞开心扉了……这就是“春韵”的魅力。典型的如常彬同学,平时默然独处,老师鼓励他上网,他获得了一个透亮崭新、平等和自由的天地,变得性情开朗,成为受人欢迎的版主,并顺利考上重点大学,然后以更加充沛的热情,至今依然在春韵网站担任版主和管理员。他满怀深情地写下文章《我的三位网友老师》,怀念并感激带给他新天地的严凌君、夏献平、陈晓华三位非科任老师,他的亲密网友。据同学反馈,在春韵网站担任过版主的同学,升入大学以后,广受欢迎,自然成为大学各类社团的骨干成员。在上海读大学的陈乐同学,一边学习着理科类课程,一边为上海一家时尚杂志撰写专栏,成为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2008年5月8日深圳迎接奥运圣火,由于圣火传递改道,等候的群众发生骚乱,我们的学生自动冲上前去维护秩序,与不理智的成人对峙。事后,现任春韵网站文学主编的王香玲同学在网站发表迎圣火亲历记:《点燃理性爱国的圣火》,激情中孕育理性,引发网友的极大共鸣。
春韵与青春相伴成长
一个高品质的网站对一个人的良好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春韵网站与青春期学生相伴成长,累计数百名学生在网站当过版主,这种经历成为许多中学生青春时代最辉煌的记忆,更成为众多学子魂牵梦绕之地。网管王旸同学的帖子《春韵网管的一天》,以生动的文字交代版主的苦与乐,引发众多网友的敬意:“我终于明白了春韵为何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还不是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不怕付出、任劳任怨的网管吗?春韵网站有幸召集到育才中学及其他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做版主,他们的热情、智慧和青春活力是春韵蒸蒸日上的强大原动力。”
文学对一个中学生意味着什么,我们暂且还不能做定论,但是春韵网站的确是让人青春梦想起飞的地方。许多初中生就是冲着春韵网站而报考育才高中,许多外地学生和媒体就是通过春韵网站而认识了育才中学、目睹了特区教育的新气象。
春韵网站帮助了学生中特殊人才(文学人才、网络人才)的成长,引领着中学生在较高的层面介入信息时代,优化了中学生的生存状态。文学教育促成了校园读书与写作风气的形成,加强了育才中学与全国学生的友好交流,带动了中国校园文学的发展。实践证明,基于网络的优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条便利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