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剪贴
2009-01-05
美医疗改革计划获众议院投票通过
11月7日晚,美国众议院以220票赞成215票反对的结果,“惊险”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医疗改革提案,使得这项将在未来10年花费1万亿美元的庞大计划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美国政府表示,如果上述提案最终能够获得美国国会的通过,就将有多达3600万的美国国民摆脱没有医疗保险的困境,并将全美的政府医保覆盖率提高至96%,这也使该提案成为美国政府1965年出台针对老龄人口和残障人口的医保计划以来,最具历史意义的相关提案。法案在实施后10年内总开支为1.2万亿美元,这笔费用将通过减少联邦医疗项目开支和对富人增税来筹集。
尽管获得众议院支持,但提案还需经过参议院投票的程序。此外,在奥巴马签字批准前,参众两院议员可能还需妥协调整各自版本,各方博弈和讨价还价不可避免。此前,奥巴马曾希望美国国会在今年7月前通过医改提案,但未能如愿。
高盛赎罪民众不领情
11月17日,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不但首次公开承认高盛是引发此轮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还慷慨解囊5亿美元支援美国小企业,但美国民众对此并不领情。
当地媒体充斥着对这一意外“善举”的怀疑:“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面对铁面无私的薪酬沙皇费恩伯格,高盛如此大方的慈善行为是不是在为自己的高薪麻烦‘灭火?”分析人士表示,临近年底,美国政府针对金融机构高管的限薪运动必然迎来一个高潮,机构的薪酬方案也将最终定稿。可以预料,高盛高管及员工2009年的薪酬不会低,到时来自美国政府及民众的责难声浪一定不小。高盛目前的“自由身”(已还清政府援助资金)加上此次慈善之举,或将为其在薪酬问题上博得更多的自由空间。
据了解,今年前九个月,高盛拨出167亿美元用作员工薪酬和福利,5亿美元与之相比仅占3%,但对奄奄一息的小企业却算得上雪中送炭。此外,根据美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政策,挽救小企业就是在为解决就业问题作贡献。
美国失业率攀26年最高峰
11月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失业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10.2%,首次触及两位数大关,攀上26年来的最高峰,远超过此前市场9.9%的预期。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10月失业率的跳升“令人警醒”,这凸显美国经济前景仍面临挑战。他还表示,他已经签署一项法案,延长失业福利和购房者纳税优惠。白宫一位官员还表示,政府正寻求在未来几周而不是几个月推进增加创造就业的多项举措。包括增加路桥基建投资;鼓励家庭和企业趋向节能建筑推出优惠措施;为创造就业的企业实施新的减税办法;进一步向小企业增加信贷流动以及促进出口等。
中国油井管对战美国汽车
11月7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而就在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刚刚公布了对华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案的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对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将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涉案输美油井管产品金额为32亿美元,占同期我全部对美钢铁出口总额的46%。这一案件也创下了迄今为止外国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案值之最。另据美国汽车贸易政策委员会提供的数字,美国三大汽车商对华的汽车出口约为9000辆。2008年,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乘用车总额约1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排量在2.0升以上。汽车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反倾销调查结果成立,我国此次对美汽车反倾销金额也将创下纪录。
有关人士表示,中国对美国汽车产品和此前对肉鸡的“双反”,可能成为中国在对外经贸争端中树立“以斗争求团结”原则的标志性事件。
G20定调全球经济刺激暂不“刹车”
11月7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苏格兰古城圣安德鲁斯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今年召开的第三次会议。
会议决定启用一个新的全球经济发展可持续框架,以协调及互相监督各经济体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长期及稳定增长。此外,G20达成共识,虽然股指攀升、房价走高、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扬,但经济复苏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还不能为刺激政策“踩刹”。
“两房”巨亏再求援
在被政府托管一年多后,“房利美”和“房地美”第三季度再次曝出巨额亏损,向美国政府申请救助资金,以确保能够维持正常经营。
作为房贷行业的龙头老大,房利美的经营状况最令人担忧。11月初公布的季报显示,由于信贷亏损计提猛增,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达189亿美元,环比增加24.34%。美国第二大住房贷款提供商信贷损失以及违约率在第三季度里持续上升,其中90天以上的贷款违约率上升至3.33%,相比去年同期的1.22%和第二季度的2.78%明显恶化。
自2008年9月份以来,房利美已经从美国政府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中获得了449亿美元的救助,而房地美也得到了517亿美元的资金。美国政府曾经承诺,最多可向“两房”分别提供2000亿美元的救助。但市场人士认为,在情况好转之前,“两房”可能不得不把所有的钱用尽,而这些还不一定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