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另类录取
2009-01-05萧源锦
萧源锦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考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光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的呢?是不是文才第一就能当状元呢?
状元的录取与历代进士科的考试制度有关,如唐代重诗赋,宋代偏重经义,明、清则以八股文来衡量高低。士子要擅长当代重视的科目,才有可能“大魁天下”。状元的录取还与历代进士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有关,如唐代是主司掌文衡,试卷不糊名,行卷风气盛。状元的录取必须是由名公巨卿来推荐士子的代表作品(即“行卷”),然后由掌握礼部试大权的主司(即“知贡举者”)来决定取谁当状元。而从宋代开始,实行锁院(封闭考场)、糊名(密封考生姓名)和誊录(将考生的试卷另行抄写),以防徇私舞弊,最后由皇帝主持殿试,钦点状元。
但是,无论是主司录取状元还是皇帝钦点状元,并非文才第一就能独占鳌头,还有多种情况:主观的、客观的、偶然的……这就反映出我国科举取士制度的复杂性、多变性。
主司同意后自放状元
自隋开科举、唐有状元以来,状元向为主司录取或皇帝钦点,从未有举子自己放自己为状元的。但在考试制度初创,尚不完善的唐代则确有自放状元的。
在唐代,国家一级的科举考试,称为省试,由尚书省吏部掌管,唐玄宗时改为礼部试,由考功员外郎主持的省试第一名,或由礼部侍郎主持的礼部试第一名,即为状元。可见唐代是由主司,即知贡举者掌握录取进士之权,唐代的状元并非如后世科举,举人参加会试合格后再参加殿试,由皇帝钦点的进士一甲第一人。中唐时尹枢中状元即是由主司同意后自放的。
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礼部侍郎杜黄裳“知贡举”,任主考官,决心公平取士,为国选才。但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选准高才,却心中无数。待到诗、赋、策论三场考完,便对参加礼部试的500多位举子说:“皇上命我主持礼部考试,为国选拔栋梁之才。诸位均是饱学之士,一时俊彦,但进士名额只有30个,该谁中选,实难定夺。你们中谁愿意来帮我代写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众举子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声。这时70多岁的尹枢便自告奋勇地说:“尹枢不才,敢为一试。”杜黄裳“欣然……授以纸笔”。尹枢边看边写评语,“斯须而就”,取了30名进士。每评完一人,即当场大声唱读,众举子均赞叹他评得公正、精准,无不心悦诚服。杜黄裳见状元的姓名空着,便问尹枢:“你看,谁可当状元呢?”尹枢当仁不让地说:“状元非老夫不可!”杜黄裳“大奇之,因命亲笔自札之”。让尹枢把自己的姓名填在“状元”一栏中。
尹枢是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经主司同意的自放状元,也是年纪最大的状元。
尹枢能先代主考杜黄裳评定录取进士名单得到众举子公认,在杜同意后自填“状元”又得众举子认可,决非碌碌之辈。原来在礼部试前几天,杜黄裳闻说尹枢“时名籍籍”,文才出众,就穿便服去拜访,告知自己即本科主考,请他介绍当今名士,尹枢提出有崔元略、林藻、令狐楚等人,杜黄裳大喜。后来尹枢自告奋勇品评众举子试卷公平、公正,举子钦服,才同意他自填“状元”。诗人卢纶《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见》诗有“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之句,将尹枢与令狐楚比作西晋时的诗赋名家陆机与潘岳,可见尹枢确有文才,他敢于对主考官说“状元非老夫不可”,亦非盲目自大与狂傲,《全唐文》即收其《华山仙掌赋》、《珠还合浦赋》传世。
除尹枢外,唐僖宗时的陆(户/衣)也有文才,但却是通过宰相韦昭度的关系,逼使主考官郑损同意自己填榜为状元,这种作法实不足取。这二例说明当时的考试制度还很不完善,很不严密,自宋代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实行试卷糊名誊录,考试制度甚严,这种自放状元的情况就再未发生了。
因外貌合皇帝之意而蟾宫折桂
宋代皇帝钦点状元,首重文才,兼顾外貌。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28岁的冯京已是乡试、会试第一。参加廷试时,仁宗皇帝亲阅试卷,见其对策议论确切,文才出众,而且“丰姿秀美”,十分英俊,便钦点为状元。冯京由此成为继孙何、王曾、杨真之后宋代第4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当时达官贵人热衷于在新进士中选婿,才貌双全的冯京,为权势正盛的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看中,想招为女婿。于是派人把冯京簇拥到家中,给他束上金腰带,还假传圣旨,说是皇上的意思。张贵妃也从宫中派人送来美酒佳肴和陪嫁的清单。张尧佐以财富相诱,欲强把女儿嫁给冯京。冯京不愿与外戚联姻,看都不看就坚决辞掉了这门婚事。后来成了德高望重的贤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考中状元后,历任扬州知府、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副宰相),为官清正,人称“有貌大臣”。著有《灊山集》。
宋代除冯京外,才貌双全的状元还有真宗时“形神磊落”、“进退有法”的蔡齐;理宗时“体貌丰美,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的文天祥。后来都成为“贤相”,文天祥还成了彪炳千古的民族英雄。
喜爱文学重视儒生的宋理宗,与真宗、仁宗等皇帝不同,科学取士偏重文才,甚至只看文才。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方逢辰,原名梦魁,“左足跛,右目瞽”,是个一足跛、眼瞎的残疾人。参加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廷试时,因为文才出众,理宗钦点他为状元,并赐名“逢辰”。方逢辰累官至兵部侍郎,为人刚直,不畏权贵。奸相“贾似道秉政,逢辰力诋其非”,借父亲逝世服丧之机,退出官场,回乡聚徒讲学,著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蛟峰文集》等书,时人称其为“蛟峰先生”。宋朝灭亡后,元朝曾请其出山为官,被方逢辰严辞拒绝。可见其人品、学问都颇堪称道。
以真才实学或忠义之气得到皇帝赏识而大魁天下
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在位已达32年的宋理宗倦于政事,崇尚理学,纵情声色。这年五月,他在集英殿举行廷试。御试策题目长达586字,主要是问为什么天灾人祸不断、人才匮乏、士习浮华、国用殆尽、兵力衰弱、盗贼横行、边患危重?要求士子对试题中提出的问题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0岁的文天祥带病参加廷试,在对策中针对国势艰危的现状,极力强调“法天不息”的思想,大胆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希望皇帝能够采纳,以求富国强兵,百姓安居乐业,全文长达万言,不打草稿,一挥而就,宋理宗看后甚为动容,钦点文天祥为状元。考官王应麟奏道:“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朝廷得一才士道贺!”宋理宗高
兴地说:“此天之祥,宋之瑞也。”在封建社会,士子得到皇帝赞赏,是一大殊荣,友人们便请文天祥把字改为“宋瑞”。
文天祥中状元后,历任端州、赣州知州,右丞相。元兵大举南侵,文天祥毁家纾难,孤军抗元,力撑危局,兵败被俘囚禁于大都(今北京市)3年。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丞相高官,文天祥誓志不降,作《正气歌》以表心迹。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十二月初九,慷慨就义于柴市,时年47岁。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彪炳千秋,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文天祥工诗善文,诗文风格慷慨激昂,气势豪放,偶亦沉痛悲凉,其中《过零丁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更是感人肺腑,千古传诵。文天祥还善书法,其行草、小篆颇得晋人法度,又博采唐人草书之长。有作《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打通关节走后门中状元
科场舞弊历代都有,唐代尤多,但这种舞弊行为,当时并不视为违法,亦无人追究。明代考试甚严,由于考官徇私、权臣当道、皇帝宠信,曾发生几起通关节走后门而录取状元的,这里只举突出的一例。
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张居正为首相,权倾一时。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廷试,长子张敬修落榜,张居正大怒,下令停此科“馆选”(选新科进士入翰林院任职),并请叔父去宣城(今安徽宣城县)罗致名士汤显祖、沈懋学与儿子结交,以助长声势,并以进士前3名相许。沈懋学乐于攀附,进京应试时,独往相府结交张居正之子。汤显祖却坚不肯往,愿凭真才实学求取功名。当时张居正权势正盛,“勋戚文武之臣多与往还通姻好”,他还掌握科举取士大权,“每以意授人,忤者立见显祸,能先承意肯者,则以美官酬之。”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廷试,攀附权贵的沈懋学高中头名状元,张居正次子嗣修以榜眼及第,而才华盖世的汤显祖却名落孙山。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张居正让第三子懋修与汤显祖结交,亦遭拒绝。这一科,倚靠父亲权势的张懋修中了状元,张敬修以二甲十三名赐进士出身,而触犯张居正的汤显祖再次落榜。有个士子见张居正的3个儿子都金榜题名,而文才无双的汤显祖却屡试不第,愤愤不平,便题诗一首于朝门之上,对擅权的张居正及其子“关节状元”张懋修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诗云:
“状元榜眼俱姓张。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作探花郎。”
直到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死后的次年三月,第五次参加廷试的汤显祖才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这时他已是33岁了。论文才,汤显祖当然远在张居正3个儿子之上。由于张居正官居首相,大权在握,因此,他的3个儿子一个状元、一个榜眼,即使落榜重试的张敬修也名列二甲前茅,而文才盖世的汤显祖却四试不第,直到张居正死后才考中进士(名列三甲第二百名之外)。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病。
清代发生过多起科场案,徇私舞弊者一旦被发现,轻则革职逮问,重则斩首示众。特别是考试官不检而通关节,一旦败露,必遭刑戮之祸。所以清代尚未发现打通关节走后门而录取的状元。
姓名合皇帝、太后之意而中状元
科举时代崇尚礼法,最重吉祥词语,忌讳甚多,宋仁宗时,王安石本来廷试第一,因为赋中“孺子其朋”涉及“朋党”犯忌,即由状元降为第四名,便是一例。对于大魁天下的状元,姓名尤为看重。如果说宋代进士的姓名不影响名列榜首,甚至还可得到皇帝赐名的荣宠的话,那么在科举制极甚的明代和清代,忌讳特多,进士姓名的犯忌或遇喜遭遇则大不相同。
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殿试,阅卷大臣初拟江西丰城孙日恭为一甲第一,成祖朱棣看过孙日恭的试卷后,把其名字“日恭”二字竖行连读为“暴”字,便对阅卷大臣说:“‘日恭乃一‘暴字也,岂能为魁!”因为明成祖朱棣初为燕王,为了夺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变”,攻下南京后大肆杀戮报复。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拥护建文帝的大臣均惨遭杀害,灭族、株连处死达数万人。在血腥的屠杀中,朱棣登上了皇帝宝座。因为他实施暴政起家,所以最忌讳“暴”字。及见直隶无为(今安徽无为县)人刑宽的试卷,十分高兴,因为“邢宽”音同“刑宽”,是施行仁政之意,便对阅卷大臣说:“孙暴不如刑宽”,遂钦点邢宽为状元。还特意用朱笔亲书“邢宽”之名于榜首,且赐宫词一首,以示恩宠,而将孙日恭抑置第三。邢宽夺魁后曾任会试同考官,号称得人。后以足疾辞官回家侍奉老母,注意体察民情,将考察所得总结为“十余事”,上书正统皇帝,得到嘉许。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复召还京,后任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因操劳过度死于任上。邢宽居家孝友,为官30年而处心坦白,处事宽容,人品高尚,一如其名。他虽以姓名合皇帝之意而名列榜首,其人品亦无愧“状元”之称。
清承明制,考试制度更严,但按姓名录取状元的荒唐事照样发生。清代最后一科(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科举取士的最后一科)录取状元的情况就是这样。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廷试,读卷大臣进呈十本,广东人朱汝珍名列第一。这一年是慈禧太后70大寿举行的恩科。慈禧太后刚杀害珍妃,深忌“珍”字,又见朱为广东人,便想起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动摇大清江山的“叛逆者”,全是广东人,大为震怒,便把朱汝珍的试卷放在一边。后看第二份试卷:刘春霖,直隶肃宁人。“春霖”,春风化雨,普降甘霖,有“霖雨苍生”之意,当年正值大旱,举国上下望雨心切,这个名字好;“肃宁”,肃静安宁,天下太平,连籍贯也很吉祥,慈禧太后十分高兴,便钦点刘春霖为状元。显然,朱汝珍的黜落和刘春霖的大魁,都是他们姓名触慈禧之思或适投其好而决定的。它比状元貌选更加荒唐可笑。
不过,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的刘春霖,虽以姓名、籍贯合慈禧太后之意而抢元,却也不是平庸之辈。虽然他为了“显达立世”,曾加入袁世凯称帝的“劝进”行列,但在国难当头时却能严守民族气节,两次坚拒到伪“满洲国”和王揖唐的汉奸政府任“要职”,以卖书画为生,抗日名将宋哲元就是他的学生。刘春霖擅长书法,尤以小楷著名,端庄娟秀,流布甚广,时人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的说法。
为人诚实、品行高洁为皇帝喜爱而高中状元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状元孙承恩,江苏常熟人。少年时博学多识,便以文才闻名乡里。殿试时,世祖亲阅孙承恩卷,见其敢于直抒己见,针砭时弊,对策中有“克宽克仁,止慈止孝”之语,大加
赞赏。及拆弥封见其籍贯等与去年因顺天乡试作弊原拟处斩后被流放关外的孙呖相同,顿生狐疑,立命大学士王熙前往面询,并说,只要孙承恩与孙旸不是一家人,便点他为状元。王熙与孙承恩私交甚厚,明知孙旸为孙承恩胞弟,亦不言明,只把世祖原话转告,并说:“升天沉渊,决于一言。你若否认孙呖为弟,定可高中状元。”孙承恩坦然说明他与孙旸是亲兄弟关系:“祸福命耳,我决不可以欺君卖弟。”王熙再三规劝不听,遂策马告辞。途中深为好友惋惜,于是又返回追问:“你真的决不后悔吗?”孙承恩答道:“至死不悔!”世祖正秉烛等待,听王熙如实禀报后喜孙承恩忠不欺君,义不卖弟,遂点为状元。孙承恩为人以孝友闻名,为文工于骈体,书法仿欧阳询,深得其笔法。
以书法得皇帝欣赏而独占鳌头
清代状元之选,除对策外,兼重书法。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按当时规定,阅卷大臣先选前十名恭呈皇帝御览,最初拟定;第一名吴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杨中纳。康熙帝最喜爱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认为他们的书法流畅隽永、刚柔相济、飘逸不群、顾盼生姿,魅力无穷,而戴有祺的书法正是仿效“二王”的,并且颇得其神韵,遂钦点戴有祺为状元。
戴有祺中状元后,仕途不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大考詹事、翰林,他被列为第三等,贬为候补知县,他孤傲清高,操守谨严,厌恶官场,便乞假离京,归隐乡居,寄情山水。贫困以终。戴有祺为文奇古似柳宗元,作诗旷达若陆游,著有《慷斋野老传》、《寻乐斋诗集》。
清代顺治、康熙二帝喜爱书法,各有所宗。顺治帝喜爱欧阳询的书法,康熙帝喜欢“二王”的书法,他们取中的状元,除对策称旨外,还要精于他们各自喜爱的书法之体才行。顺治时状元邹忠倚、孙承恩皆精于欧阳询书法,康熙时状元归允肃、蔡升元、汪绎则工于“二王”书法,所以才能蟾宫折桂。否则书法精湛而不合皇帝喜爱之体,恐也难获首选。
以文思昔迟得皇帝可怜而名列榜首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状元李蟠,“书法不甚精楷,文思亦复迟涩”,别的贡士都在傍晚时交卷退场,只有他一人还在案前字斟句酌,护军再三催促,要他交卷退场,他却哭泣哀求:“毕生之业,在此一朝,幸毋相促,以成鄙人功名。”赖着不交卷,直拖到深夜四更,36个饽饽(面饼)全都吃光才完篇。在重视对策和书法的康熙朝,他的文才、书法,万难列入一甲。然而靠着他吃完怀中揣的36个饽饽仍不断磨蹭的功夫,竟感动得康熙帝把他看作是“苦心之士”,拔为头名状元。而“以古文名世,圣祖(康熙帝)久知其名”,“积学能文,至老犹笃”的七旬老名士姜宸英,仅是探花,难怪姜宸英不服,要赠以诗戏称李蟠为“饽饽(面饼)状元”了。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状元李蟠钦点任顺天乡试主考官,此科行贿说情、枪刺替考、作弊风甚嚣尘上。榜尚未发,名次已外泄,待发榜时,几乎与传闻一样。士子义愤,御史弹劾,康熙帝闻奏大为震怒,下旨将李蟠充军塞外,永不叙用。该科举人重新考试,不合格者取消举人资格。可见李蟠人品也差,取为状元,名不副实。由此又可看出科举取士的弊病。
因填补空白而由皇帝选定为状元
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廷试,读卷大臣进呈十卷,乾隆帝见第一名赵翼。军机章京,江苏人;第二名胡豫堂,浙江人,内阁中书;第三名王杰,陕西韩城人。便召问读卷大臣:“本朝陕西曾有状元否?”大臣们回答:“前朝有康海,本朝则未有。”乾隆帝便说:“赵翼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江浙多状元,不足为奇,陕西则本朝未有一个状元,王杰的试卷已至第三,即予一状元亦不为过。”于是,钦点王杰为状元,而将“读卷官”列为第一名的赵翼改为探花。
王杰夺魁后,屡充会试总裁官,“持文柄者十二次”,“所进多佳士,其于门下士相爱甚笃”。又充《四库全书》副总裁,累官至东阁大学士。王杰历仕乾隆、嘉庆两朝,为官长达40年,直言敢谏,刚正立朝,拒与权相和坤交往,清廉自守。嘉庆帝赐御林并赠以诗云:“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王杰工书法,著有《惺园易说》、《葆淳阁集》。虽文才和声名不如赵翼,却无愧清节大臣之称。
对策称旨,文有警句得皇帝首肯而大魁抡元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殿试时,正值中日甲午战败,朝廷上下人思变革。四川资州(今资中县)的骆成骧在试卷对策中,起句就是“臣闻殷忧所以启圣,多难所以兴邦”,并提出“治兵、会计、节俭、农事”诸大政见解,并请光绪帝“怀必行之志,操必行之法,是必行之赏”,变法革新。文中还有警句“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志在振兴的光绪皇帝看后大受感动,“圈此八字,拔置第一”。骆成骧后在四川创立“蜀学堂”,讲习新学,宣传维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骆成骧任山西提学使时,又顺应潮流,吁请清帝禅位,实行民主共和。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骆成骧任四川省议会议长时,通过推举冯国璋,联合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终于使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晚年参与筹建四川大学,对发展四川教育颇多建树。著有《国文中坚集》、《清漪楼遗稿》。骆成骧为官清廉,家贫如洗,赖官府、友人救济才了结丧事。他德才兼备,实无愧状元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