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会计实践教学
2008-12-29朱春芳
中国教师 2008年4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逐步趋于饱和状态,而供给却呈膨胀之势。在人才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更愿意招聘具有一定会计工作经验的人才。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做到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环节与具体要求
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可分为课程试验教学、综合模拟试验以及专业实习三个部分。
(一)课程试验教学
课程试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融合于每门课程中。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每门课程理论知识,通过试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感知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1.主要课程设置
(1)初级会计学课程试验。根据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进行建账、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及编制各种报表的实务操作过程。通过试验,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掌握基本核算方法的应用。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试验。仿照典型经济业务,模拟企业概况,从资金筹集、原材料供应,到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流程。通过试验,使学生熟悉经济业务内容,加强对企业经济业务性质的理解分析。
(3)成本会计课程试验。根据不同企业产品的性质,采用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核算产品的制造成本。通过试验,使学生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和分批法、分步法等不同成本核算方法。
(4)财务管理课程试验。通过提供科学的财务分析信息,为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财务活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试验,使学生学会采集企业的财务信息,掌握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
(5)审计学课程试验。通过对典型会计案例的分析和审计,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通过试验,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按照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试验的实施方式
课程试验教学可采用单项模拟试验和阶段性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单项模拟试验方式。单项试验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试验。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认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如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试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试验,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编制试验等。
(2)阶段性模拟方式。在学完一门会计专业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模拟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在学完《初级会计学》以后,可设计一整套关于企业账务处理流程的试验,让学生从建新账开始,逐步完成处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基本会计业务。
(二)会计综合模拟试验
综合模拟试验一般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增强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与代表性,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并利用会计实务完成的会计资料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审计实务模拟操作等。试验资料可以采用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通常为12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
综合模拟试验组织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分为个人独立运作和分工运作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个人独立运作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单独完成全部会计模拟试验内容,优点是学生通过整个试验过程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缺点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的工作量大,材料消耗多,试验成本高。
分工运作是把学生进行分组,在每组中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情况,进行分岗位操作。优点是学生能熟悉明确各种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缺点是试验过程组织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对试验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可采用岗位轮流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三)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真实的会计业务处理。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通过实习,学生要进一步消化和深化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现行会计、财经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制度和实务操作技能,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会计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最终付诸实施。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体现实践教学的地位,切实解决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可以将会计模拟试验作为一门课程,编制教学大纲,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等教学性文件,让教师在指导试验时有据可依。
(二)会计手工模拟试验和电算化模拟试验相结合
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各类企业中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化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学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验共同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会计手工模拟试验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验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
(三)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指导教师
目前会计模拟试验指导教师大多数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或者试验员担任,而这类指导人员对于具体的经济业务环境一般也未亲身经历过,学校可以选择那些既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会计人员,担任学生的试验指导教师。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增加学生试验的现场真实感。学校要将会计专业老师派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后,再去指导会计试验,以保证试验质量。
(四)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试验中的角色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试验学习的环境氛围,是试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顺利完成试验环节,然后根据学生在模拟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实”的处于企事业单位或公司财务人员的位置,面对一系列的经济业务,运用所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仿真处理,进一步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尽快进入教师为他们设计的角色中去。
(责任编辑: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