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效应中的师生关系
2008-12-29王春霞孙宝雷
中国教师 2008年10期
师生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构建和谐教育,首先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到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学识的增长。作为教师,应如何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走出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对立的困境,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三省吾身”,完善自我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现实教育活动中,有个别教师重自业务素质轻思想素质,育人意识淡泊,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缺少关爱,管理学生的方式简单粗暴;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缺乏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自身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对学校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危害也很大。我们应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并遵循教育规律,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顾全大局,维护学校利益,关心集体,尊重同志,团结协作,恪尽职守。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行为,实现心灵的转换,才能创造新的自我。
二、“海纳百川”,尊重学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应有宽广的胸怀,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找积极因素,多鼓励、多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待雕刻的树木,教师应把学生的所谓“差异”当作丰富教育艺术的源泉,而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以致给学生造成心灵的惩罚与折磨。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我们应选择相宜的、多样的评价手段,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包容学生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会蹲下身子与孩子们谈话,学会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思考。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尊重是双向的,只有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做到心与心的沟通。诚者可及,诚者可信,只有教师“诚”,才能换得学生的“信”。我们只有以宽容、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以真诚来教育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学会倾听,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逆反心理,与教师和谐相处,友好合作。我们要做良师更要做益友,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亲近学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敬畏生命”,情感激趣
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教育应尊重与敬畏生命,
呼唤良知,提升情感意蕴。课堂应焕发出生命力,教学应是质量与效率的双重创造。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讲、被动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创造”的世界。
四、“爱屋及乌”,循循善诱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正是这种真诚无私的爱,使孔子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而且师生亲密无间,并升华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就要爱学生的一切!爱学生的缺点,就是对学生的宽容。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总是难以避免的,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小学生,有缺点、错误,是正常和必然的。对待有错误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板起面孔来教训,甚至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最忌讳的是利用教学时间以点带面地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和体罚学生,应冷静地接纳他们,艺术地宽容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而不愠。营造绿色的情感通道,用尊重、信任、体帖与关怀去充实。给以宽容使之学会宽容,给以公正使之学会公正,给以善良使之学会善良,给以真诚使之学会真诚。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有缺点的学生说句公道话。用爱去抚慰学生的心灵!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中心中学)
(责任编辑: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