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宜倡导课堂教学知识生活化

2008-12-29赵学华

中国教师 2008年11期

  “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应让知识生活化”,“教学主导的课堂应是学科生活化”,“重组教材,实现课堂的生活化整合”,应“日益重视课堂的生活化……而相对淡化课堂的知识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以后,知识与生活关系的老问题再次引起不少课程专家的关注,上述知识生活化的主张被相继提出并作为课改的新理念。其实“课堂教学知识生活化”是难以成立的。
  不可否认,课改前的学科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以“生活世界”的剥离为特征的。教学蜕变为一种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从事知识技能和强化胜任能力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冰冷的世界。“生活世界”中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很难想象,如果我们仍然坚持知识与生活关系处理中这种传统的太专业化的过重知识的极端,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来。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明确设置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这一重要的课改子目标。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以承认并坚持知识与生活不属同一世界而是两个世界的这种确定性界限为前提作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