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复习策略浅论
2008-12-29唐润清
中国教师 2008年14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渐次推进,新考纲、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高考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考英语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多年从事高三英语的教学研究工作,对英语复习所应采取的方式、方法有一些粗浅看法,今不揣浅陋,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端正备考指导思想
每一届高三英语教师在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时,应认真研读、体会英语课程标准及考纲,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对课程标准全面审视的基础上,按照新课改的基本思路,正确把握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高考命题思路,即“重视基础、注重能力、活跃思维、关注社会”,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与其他科目不同,英语知识点较散,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系统梳理,使这些零碎的知识融成一条链锁清晰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随着全国考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考试的难度必定加大,试题的风格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高三英语教师必须重新研读考试大纲,认真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研究高考动态,把握热点、难点、重点、考点,对学生的“盲区”进行重点突破,多与本校或外校的教师交流,了解他们的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另外,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是否科学合理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要安排好各个复习环节及其所占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使自己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形成相应的能力。现在书店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参考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套适合的复习资料非常重要。
二、构建知识网络,制定具体的复习策略
1.以教材为基础,细化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
词汇非常棘手,使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就克服这个难点。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构词法记忆,找出词汇群,如派生词、复合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按照记忆的遗忘曲线规律进行识记。还要帮助学生归纳记忆教材中的短语搭配,对形近义异的短语要区别它们的用法,如be/get used to(doing)sth.(习惯做某事),used to do sth.(过去常常做某事),be used to do sth.(被用来做某事)等,这些短语如果平时不加以辨析,考试时很可能混淆。
语法的复习是英语总复习的重要环节,笔者建议教师应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对每一个语法模块,如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以及各种从句进行系统反复的练习,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此外,英语句型变化多样,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典型的句型,如感叹句、强调句、倒装句、祈使句、从句等,让学生熟记于心,这些句型往往是每年的必考点。
2.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
经过第一轮复习,大多数学生已基本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并没有完全形成运用这些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能力,要形成这种能力必须进行专项强化。
(1)听力专项强化。此项训练应贯穿于整个高三英语复习中。教师要校正学生的发音,让他们注意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让他们了解连读、弱读等规律。训练可以安排专门的课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听,让学生养成“磨耳朵”的习惯。听力强化的材料必须新,必须和当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考时不觉耳生。
(2)单项填空专项强化。此项考查的范围很广,包括词汇、语法、短语搭配等知识的运用。在备考这种题型时,不宜采用题海战术,但对做过的一些题目,尤其是错题,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反复训练。对错题最好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便于日后翻阅。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回避难题、偏题、怪题,重视与语境、时态、动词短语相关的题目。在复习期间,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先上口,后归纳,抓核心,辨差异,找规律,编口诀,举一反三”,使学生在初、高中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
(3)完形填空专项强化。此项题目与单项填空一样也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同的是完形填空更重在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尤其是文章的逻辑性。因此此项强化可与阅读强化相结合。做题时要从上下文、词汇意义及用法、逻辑推理、惯用法、搭配等角度去考虑。
(4)阅读专项强化。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的重头戏,能否顺利通过此关将影响全局。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了解阅读理解的题型和命题特点,掌握解题技巧。阅读理解除考查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外,还检验考生推断隐含意义的能力。这种题型的命题指导思想由原来的“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针对种种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冲刺阶段,以五篇材料为一组,在35~40分钟内完成,这样既可以营造考场气氛,又可以训练阅读速度。在阅读时要注意广度,即材料多样新颖;还要注意深度,即材料要有一定难度。
(5)短文改错专项强化。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的能力,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测试。文章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行文逻辑等方面,但这种题型并不是单纯的检验语法知识,而是在检测学生的语言校验能力。此题型的实质就是同学们“自考”,一道短文改错题类似于一篇学生习作。所以在备考阶段可让学生写一些作文,并互相批改,互相发现错误。这样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练习了改错。
(6)写作专项强化。写作与其它题型不同,它可以通过强化在短时间内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它是唯一的一道纯主观试题,学生在遣词造句、组织材料上有较大的自选空间,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想象力,可以回避不熟悉的单词句型,选择熟悉的、有把握的句式表达。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模式和框架,让学生熟练模仿,在短时内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的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二中学)
(责任编辑: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