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的五个“到位”

2008-12-29王晓华

中国教师 2008年16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表演的大舞台,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主动的探索者、大胆的创新者和友好的合作者。如何在发挥教师作用的同时,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探究的主体性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教学中把握好“度”,教学要“到位”而不“越位”。
  
  一、讲授到位
  
  教师讲课,以往的模式就是纠正上课作业——回顾复习——讲解新课——训练新知——教师总结。长此以往,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新知识探索的主动性。因为,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前十五分钟比较稳定、集中,而按照这种模式,前一、二两个环节不仅浪费了很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进行节奏明快的启发性讲解和适时的点拨,指出其中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规律。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讲授和点拨须具有提高性和前瞻性,所谓提高性就是在上一节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本节知识要点,训练好知识技能,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识得到巩固和提高;而前瞻性就是要求教师在点拨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把握好知识的脉络、发展方向及实践应用,这样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也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训练到位
  
  训练要注重实效。因此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训练。教师要从不同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问题,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诱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证明、去模拟,这样的训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讲反比例函数时,通过学习,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反比例函数y=k/x(k≠0)图象是什么形状?如何分布的?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如何?③y=ax-a(a≠0)与y=a/x(a≠0)图象是怎样的?试模拟出其在坐标平面内的图象。对以上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共同讨论,相
  互补充,最后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锻炼了思维,巩固了新知,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到位
  
  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到位,探究努力的程度够不够,积极主动与否,知识掌握的满意度如何,教师都要事实求是地做出忠恳的评价和适时、恰当的点评和鼓励,给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启发和鼓励就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充分发掘人的潜能,激起他们表现的欲望,给想象插上翅膀,最大限度地让他们释放能量,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心中就会充满成就感,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要让学生在激励中进步,在自信中成长。
  
  四、总结到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本堂课结束时,分析、综合、概括和总结本节课的得与失,以及达到学习效果的路径和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掌握知识和探究新知,拓展新的空间,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归类、总结,探讨创新教法与学法,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联想到位
  
  教育的真正核心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塑造人格,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心灵健康,充满着对自己、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课堂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育人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联想,情景交融,让学生个性充分张扬,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效果。如讲到数学概念“圆周率”时,追溯历史,讲述我国数学家祖冲之,首先发现并计算出来的历史史实,从时间上比国外早好几百年,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民族的自豪。再如新闻媒体上报道的大学教授朱喜平同志,他刻苦钻研、废寝忘食,终于攻克了世界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通过联系教学内容为同学们讲述这两个例子,同学们深受感染,激发了刻苦学习、勤于探索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的五个“到位”,是这门艺术的体现,要掌握这门艺术,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尊重热爱学生,认真研读教材,为教学工作付出自己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事业心,大胆开拓创新,带着创造的惊喜去上好每一堂课。
  (作者单位:山东省鄄城县箕山镇宋楼中学)
  (责任编辑:刘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