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评教育时“徐上肥皂水”
2008-12-29胡岭
中国教师 2008年22期
美国有位总统叫卡尔文·柯立芝,在提到批评教育时,讲到一个形象的比喻:“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感觉不到痛。”作为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那么,如何才能既让学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又不至于伤害他们的内心呢?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以身作靶
以身作靶,就是在学生面前把自己与学生相似的缺点找出来,加以自我批评,借此批评学生,促使其改正错误。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总是喜欢与老师同学对着干,老师们对他避之不及,同学也不愿意和他交往,人际关系一团糟。我对其批评了几次,效果都不佳。经过深入的思考设计,趁着一次早操过后,我聊天似的对他说:“我读高中时,每天早上起来跑步,但在跑的时候经常与其他同学撞到一起,我起初以为是起得早,光线不好的原因。后来才发现,我跑步的方向是逆时针,而其他同学都是顺时针。于是我改变方向,相撞的事情也就很少发生了。其实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跑步上,在家里我有时和爸爸逆着‘跑’,在学校和老师同学逆着‘跑’,结果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撞得‘举步维艰’。我明白这个道理后尝试着顺着父母、老师同学去跑,听从他们的意见,即便他们有不对之处,我也以委婉的方式与他们讨论,后来家里少了争吵,在学校里老师同学也渐渐喜欢我了,愿意帮助我了。”在这次谈话中,我虽然没有直接指出他的缺点,但他已经似乎若有所思,在学校的表现慢慢地好起来了。偶尔又跟同学吵起来,我就笑着对他说:“又逆着‘跑’了。”终于有一次他很坚决地对我说:“以后不会了。”如今一个学期了,他的确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
这样以身作靶,把自己和学生置于同一境地,从教师的切身经验出发去说服学生,可以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平易中不断感受到一种潜移移默化的力量,从而获得持续的进步。
二、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就是在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班主任老师表现出暂时的退步,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更好地达到批评的目的。有一次有一名学生没有参加升旗仪式,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去搞卫生了,并且说不搞卫生学校就会扣分。我一时比较来气,于是告诉他不参加升旗也会扣分,而且已经扣了分了。他突然很不耐烦地说:“那你就把我劈成两半吧,一半搞卫生,一半参加升旗,不扣一分!”然后不管我如何说,他都不再言语,我无奈地挥手让他离开。当他走到门边的时候,我灵机一动,突然喊住他:“其实这件事情,我也有错。声们的公共区向来只安排一位同学,但现在是落叶季节,清扫任务很重,让你一个人承担,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以后我会和卫生委员商量增加人手的。”听了我的话,他微微地转过头,脸上的那种不耐烦的神情消失了J眼角也似乎有点微润的样子。我接着说:“不过,不管什么事情都有轻有重,参加升旗表现的是爱国素养,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无论如何都必须参加的。0a1d63d3f2269290aa1e9d82504812e3再说搞卫生,你也应该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完成,你就应该向我和卫生委员提出来,申请增加人手。这样不管是参加升旗,还是搞卫生都能兼得,又何须顾此而失彼呢。”他点头表现赞同,轻轻地说:“老师,我懂了。”
有些班主任老师,总是喜欢在学生面前强势表现,这恰好容易激发出学生的逆反心理,使批评教育由班主任的批评指责、说服感化变成了学生的争辩甚至反抗。因此,在批评之前适当地作出让步,以软化其不正确的立场,会使批评教育更容易渗透进学生的心中。
三、以赞代批
以赞代批,就是以赞扬代替批评,通过肯定学生在不当的事隋中或事情后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优点,从而使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在整个事情中所犯的错误bfc47f8e6e7b186ec758317a9de3842c。曾经有一次,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在寝室里与生活辅导老师发生了争执,学生科马上把此事反馈给我,但我还没有来得及找这位学生谈话,他就来找我了。我静静地听他把事情讲完,然后说:“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有一点你做得很好。就是第一时间找班主任说明情况,这说明在事情之后,你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事情的结果。一些固执己见的同学,此对肯定沉溺在自己的思维里,既不劳说明情况,也不愿自我反省,甚至还要老师找上门去,即使面对老师的说服教育也是‘要罚就罚的态度’,高傲得很。让我觉得非常高兴的是,你不是这样。”这样一番话后,他本来很沉重的面孔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看看时机到了,我接着说:“如果你做得更好的话,我相信我会更高兴。现在你是事后才明白事情的结果,做得更好就是在事情开始时便应该预知事态的发展,而不应该由着自己的性子,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他抬起头,诚恳地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呢?”我鼓励他说:“有些事情是可以补救的,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去解决,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之后,他马上去找学生科说明了情况,向生活辅导老师表示了深刻的道歉;生活辅导老师也反过来给他求情,要求学生科不要处理他。这样,一件看似棘手的事情最终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一般来说,学生在犯错误时或犯错误后并不都是一无是处的。如果教师忽略了他们自身的可取之处,只会使他们落入一种冷漠的困境中,从而也就丧失了自我纠正的机会。作为班主任老师,更应该细心地去发现犯错误的同学的长处和优点,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地通过肯定、支持和表扬等不同的方式来更好地引导他们认识错误,使他们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乐意改正错误,不断取得教育的正面效果。
批评教育并不只是板着面孔的大声呵斥,也不是絮絮叨叨、索然无味的说教。班主任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学生一时的错误涂上“柔滑的肥皂水”,也就是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去批评教育,才会取得春风化雨的效果。
(责任编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