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民族主义与价格诱惑孰轻孰重?
2008-12-29
中国化妆品 2008年8期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尽管“民族品牌”这面大旗对于中国消费者影响力不断升温,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准确到位的市场策略以及覆盖面广泛的营销网络对于一个品牌显然更为重要。与此同时,很多大型化妆品集团也通过“变色龙”战术纷纷使品牌本土化。
该报告通过对13座城市的4000名消费者进行了消费行为问卷调查。此外还通过登门拜访消费者、与消费者一同购物和焦点团体访问等方式,深入研究了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冲突。2008奥运年,越来越多的行业分析家围绕中国民族自豪情结对民族品牌销售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由此,BCG发起了此项调查。
报告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进口化妆品价格更高,随之选择国货的呼声也渐渐强烈,然而消费者的行为却背叛了他们自己的说法。调查者们在登门拜访时,发现被访者浴室的洗手台上,雅芳、玉兰油和潘婷等产品随处可见,国产品牌却寥寥无几。
奇怪的是,报告指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只知道这些产品的价格低廉质量优良,而至于这些品牌是土是洋他们并不清楚。跨国公司相当擅长“变色龙”游戏,他们给产品起寓意丰富的中国式名字,启用知名的中国明星,运用人们熟悉的中国式广告宣传模式。然而,BCG调查也说明,伪装q92U8tNp/g81H/mlNlDzXc2HqK+w3YV/TBugm16U/xs=成本土品牌并不是高市场占有率的得胜关键,如果价格和质量令人满意,产地是否真实就无法动摇消费者的决定了。
报告还强调,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品牌忠诚意识,许多因素包括促销手段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因此,有吸引力的价格和有创造性的宣传手段都会诱导消费者转向一个全新的品牌。商品营销,特别是在中小城市、乡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恰当的时机,在合适的店铺推出商品是占据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还特别指出了口碑的重要性,一个消费者对产品的糟糕印象很可能影响他(她)同事、家人和朋友的购买行为。
因此报告总结道,抛开产品的产地到底是哪里,从产品外观、价格和功效入手,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使既定的市场占有率目标更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