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智慧型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实施与效果

2008-12-29李业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6期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校秉承一贯的“创新、实践、探索、求实”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以“三位一体”教学法,立足《小学科学智慧型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展了扎实的教学策略研究和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的实施
  
  1.准备阶段
  (1)制定实验计划。每个实验教师针对各年级学情,在总体实验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子课题。
  (2)加大教科研力度。结合我校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在实验中开展示范课、反思交流、案例点评、资料展示、优秀教法推荐等活动,及时反馈实验信息,达到资源共享,并且不断取长补短,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供空间。
  2.实践阶段
  (1)在课堂教学中深化智慧教学内容,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在平常的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就注重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开放性情境、问题、任务的设置,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并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
  (2)在学科活动中发展学生能力,拓展学习空间。生动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作热情和表演欲望,因此,我们将这一活动向课外延伸,与校园活动这一大课堂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大大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也更加敏锐,在科学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能与实际相联系。
  (3)在实践作业和特色作业中巩固学习成果,张扬学生个性。我校的科学作业分为常规作业和实践作业两类。实践作业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扩展和延伸,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实验、调查、操作来完成,在实践作业中我们将学科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知识融合进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故事、想法、感受画一画、写一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题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科学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整体发展。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将科学学习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1.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在课题的实验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扩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如:在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时,学生搜集了数十种水果和食品,在谈论的时候学生能说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食物,并以此展开来谈论如何做到合理饮食等,以此类推,在每一单项知识扩展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2.养成了合作与共享的个性
  在实验中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学生在学习中展开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他们除了分享别人的成果外,也为别人提供帮助。
  3.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验中学生的动手动脑技能都得到提高,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阐述原因,保护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通过大量课外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实验和制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开拓了眼界,能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