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协作中建构知识 于互动中形成评价

2008-12-29于方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1期

  学校在运用Moodle的教学实践中,着重强调了其在建构知识和互动评价方面的应用。以下就通过两个不同的案例具体阐述我们应用Moodle平台的实践探索。
  
  ● 借助Moodle平台形成知识的建构
  
  下面以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为例,说明应用Moodle“再现历史”,从而建构知识的教学尝试。
  1.Moodle在导学阶段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要选择好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本课以毛主席的《长征》诗作为主线贯穿,引用其中的四句,引出对长征原因分析、长征过程介绍、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精神总结。如图1所示。
  
  2.Moodle在准备阶段的应用
  (1)让学生上网搜索关于红军长征的音频、视频、图片及文本资料等,利用Moodle里的Wiki,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我的长征”主题网站。教师选用或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利用Moodle里的主题格式制成教学网页。此处,以教师选用小组搜寻资料多少作为评定优胜小组一个指标。 让学生以“助教”身份参与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
  (2)课前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在长征示意图中指出长征的大致行军路线及在什么地方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等问题。并准备以一名小红军战士的身份讲述里面的感人故事。
  (3)小组准备:异质小组。(三人组成,分别搭配有计算机高手、思考者、演讲者三个角色)
  3.Moodle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利用Moodle进行的导入。由长征精神引出课题“红军不怕远征难”,播放Moodle中插入的诗朗诵《长征》视频,对本课形成初识。然后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长征的艰难,提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如此艰难的长征,引入本课第一个问题——长征原因。 此处体现了Moodle优势,视频以网络的形式体现,学生既可以利用其他时间预习、复习,也可在课堂上使用。
  (2)利用Moodle进行的教学重难点突破。
  ①对长征过程路线难点的突破。首先进行学生活动,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点击观看长征动态地图,讨论长征经过哪些重要地点,各小组总结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在Moodle中插入北京四中网校设计的Flash动画历史课件,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进行师生互动,展示教师做的长征路线示意图,用小组接力的方式依次说出中央红军经过的重要地点。再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Moodle上教师设计的排序题,排列中央红军经过重要地点的先后顺序,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如图2所示。
   传统教学不容易针对每个学生做到及时反馈,而Moodle中的测验设计可以立即对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出详细的订正,使每个学生正确地完成自己基础知识构建。每个
  
  学生答题用的时间、正确率、题目的难度、区分度等,Moodle可以自动分析、长期保存,这样就可以重复修改使用,提高教师的效率,还可以对不同届学生学习这一课作长期的对比研究。Moodle的这一优点是目前其他教育软件所不具有的,并且更有助于教师的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知识的管理。
  ②对遵义会议重点突破。为解决遵义会议这个重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进行:如果没有遵义会议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红军、革命命运将会怎样?利用Moodle中的论坛,每个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此处体现了Moodle的优势,传统教学由于时间限制或部分学生的性格内向不敢或不愿当众表达,不容易做到人人发言,而基于Moodle论坛方式的教学可以给每个学生同样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并且全班学生都能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
  ③体会长征精神。运用美国记者斯诺的记载,利用网络引导全员讨论长征精神的内涵,学生总结发言引起共鸣,实现情感价值目标。如图3所示。
  对于实现体会长征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这样的情感价值目标,不能只空洞地说教,而
  
  要通过一些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让史实来说明问题,让他们真切地去体会和认识。这种基于Moodle的课堂讨论更容易产生思维碰撞,激起火花,发现并记录问题,再辅之以相应的社会调查活动,更容易达到一种情感上的认同。Moodle成为一个展示学生思想的平台。
  (3)应用Moodle的课堂检测。让学生完成网页上的检测题,比一比谁做得好。如图4和图5所示。
  
  强大的评价数据支持是Moodle又一重要特色。在教师管理界面,教师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评价数据随时调整评价参数设置,使评价活动更加规范合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或调整教学策略。在“单项分析表”中可以直接看到每个题的正确率、标准差、区分度等重要信息,还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检测完成情况。这组数据专为教师而设,辅助教师整体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做到立即反馈。在学生管理界面,学生同样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分情况,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依赖于教师的设置。
  4.Moodle在课堂延伸中的作用
  课后各个小组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和课后活动作业等继续丰富“我的长征”主题网站,摆脱了狭小课堂的限制。下课铃声不再是一堂课的结束,而变成了一个更广阔课堂的开始,它可以延续一周、一月、一年、甚至学生的一生。
  
  ● 借助Moodle平台形成互动性评价
  
  互动评价最重要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系统中学生的成绩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观点,互动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可以根据不同要求使其占有不同的权重。评价的作业是分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分不同),这样做既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
  互动评价是同学间的评价。即由同班级学生针对某个作品进行学习成果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角色不再只是被评价者,不只是完成自己的作业,还要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因此要仔细欣赏别人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评判及建议,同时学习别人。而就被评者的角色而言,学生在接受别人的建议后,进一步修改作品。通过反复的评价及修改,在互动评价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借此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因此互动评价不只是评价,其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学生自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和自己的完成过程及满意程度给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是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反省的过程。具体流程为:学生将所设计的作品上传至系统→系统自动分配每个人要评价的作品→每个学生替其他人的作业做评分,并给予评论→教师替每一学生作业打分数,并观察评论状况→系统将综合评分与评语告知学生→学生依据评语来修改他的作业→多次重复以上步骤→评价完成,得到最终评价。
  下面就以一堂信息技术课为例,说明Moodle平台中的互动评价策略。本例是将互动评价设计成允许自评的方式与教师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的评价流程如下所述。
  1.添加活动
  从“添加活动”下拉框添加一个“互动评价”活动。
  2.分层作业
  以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
  (1)知识层次作业:能按照教师的演示完成课本任务实例。
  (2)领会层次作业:能按照课后的知识拓展完成任务实例。
  (3)运用层次作业: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自己的任务实例。
  3.进行模块设置
  (1)对评价评分。这个参数设置的分数为教师根据学生对同伴(包括该生自己)的评价,对这个评价所给的最高分数也就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评分。
  (2)为提交评分。这个参数设置的分数为对同伴的作业所评价的最高分数,也就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以分数形式呈现出来。
  (3)评分策略设为“累积等级”。
  (4)编辑评价要素。这个设置指定了评价的主要方面,给学生一个评价范围。
  (5)允许重交设为“是”,以鼓励学生根据反馈修改作业,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作业。
  (6)自我评价设为“是”。
  (7)本例设“对学生所交作业的评价数目”为4,指定每个学生评价本组4位同学。如图6所示。
  
  (8)小组模式设为“可视化小组”。
  以上这些设置重在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弱化甄别筛选功能,这是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基础。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之间最多的话是“你是怎么做的,教教我”,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对自己和他人作出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