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关于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

2008-12-29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2期

  摘 要:陈云提出,干部队伍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问题。他要求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提出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的“德才兼备”标准和“四化”标准,强调领导干部要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陈云还从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陈云;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8)02-0028-04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干部青黄不接现象相当严重。从年龄结构看,中央、省市级主要负责干部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同志,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数五十岁左右。从知识结构看,战争年代的干部居多,虽然革命经验丰富,但缺乏领导建设所需文化知识。因此,党的干部队伍后继有人的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问题。陈云针对这种状况指出,我们有两种选择:一是不采取措施,任其拖下去,这样对党的事业非常不利;二是从现在起,按部就班地、成千上万地提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成为党政工作的后备力量,这样对我们最为有利。因此,陈云指出,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
  陈云深感忧虑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担心“三种人”①混入党内并掌握领导权。陈云认为,不能看这些人一时表现“蛮好”,一旦气候适宜,党内有什么风浪,这些人就会兴风作浪,再次危害国家和人民。他还说,中组部、党校、中纪委是管干部的,只要这三个地方把好关,“三种人”就上不来,“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坚决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陈云对“文革”提拔过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人感触颇深:“当时提拔这样的青年人到高级领导岗位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党的一个痛苦的教训。”[1](P293))陈云十分注重第三梯队建设的长远的战略意义,认为在清理“三种人”工作的同时,“必须成千上万地培养、提拔三四十岁的真正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青年干部,把他们提到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只要把党的第三梯队建立起来了,经过十年八载的锻炼,他们就可以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党的领导权就可以保证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而不会落到‘三种人’手里,今后即使有埋伏下来的‘三种人’和他们的‘军师’,也就兴不起什么大的风浪。”[1](P331))他还针对国内外对“三种人”会不会翻天的忧虑指出,“只要有了第二梯队,并且有了第三梯队,他们就翻不了天。这是党和国家的大计。”[1](P325)
  陈云认为,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之所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要后继有人。党的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开创了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执行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干部路线来保证,由赞成、反对还是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大局来思考干部队伍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陈云指出:“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得热热闹闹,切莫忘了要后继有人。现在,我们党的第二梯队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第三梯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量。今后全党要努力把第三梯队建设好。”[1](P324)陈云的意见和邓小平的想法不谋而合:“人才问题,主要是个组织路线问题。很多新的人才需要培养,但是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善于发现、提拔以至大胆破格提拔中青年优秀干部。这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客观存在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一些老同志心血来潮提出的问题。”[2](P323)
  陈云总结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得出了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期紧迫的战略任务的科学结论。陈云认为:“党的干部交接班问题历来是党的一件大事。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过严重的教训,在中国党内也有过严重的教训。”[3](P508)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的执政党,我们党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党处于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流砥柱。只要我们党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那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就有了保证。”[1](P24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党内领导集体出现断层的危险,党的十二大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进一步实现干部队伍交接班问题。陈云指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相当长时间以来就存在程度不同的老化问题,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就有可能出现曲折。每一个同志,尤其是每一个老同志,都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因此,解决好干部队伍交接班问题,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1](P314)陈云认为,“我们现在主动地有意识地来进行这项工作,证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伟大的党。”[3](P508)
  
  二
  
  陈云认为:“党的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4](P211)党的干部除了必须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做合格的党员外,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要求。陈云提出,“用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二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陈云强调,提拔干部坚持以下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才和德应该是统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主要应看其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4](P214)
  “文革”后,根据新情况、新条件、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对选拔干部的“德才兼备”的标准又有新的解释和要求。鉴于“文革”的教训,陈云强调严格掌握选拔干部的政治标准。1981年10月28日和11月16日,陈云两次与中央组织部有关领导打招呼:选拔青年干部,一要成千上万,二要严格掌握政治标准,做组织工作的同志尤其应更多注意第二点。他还说:“不能提拔使用林彪、‘四人帮’时期的骨干分子和那些写文章的人。过去我们考察干部,主要是看重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及政治历史情况。建国三十二年了,五十岁左右、特别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不发生战争年代的历史问题,现在考察干部要着重‘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表现,从‘二月逆流’开始,到‘批林批孔’、‘批邓反右’、‘两个凡是’、‘真理标准’、‘三中全会’以来的言论行动,看他是拥护,是抵制,还是反对。我们一些老干部,‘文革’前是好的,‘文革’以来,也有些老干部在对待某些问题上,‘德’的方面表现不好。考察干部要重视这些方面,总的是‘德’要注意多些。”[5]1987年1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还说:“现在有同志常说,要开拓型干部。开拓型也要,但首先要强调有德,有党性。德才兼备,才干固然要有,但德还是第一。我希望政治局、书记处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1](P359)陈云在党的十二大上再次强调,除了“文革”时期的“三种人”,还有两种人不能提拔,这就是反对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路线的人,以及在经济领域内和其他方面严重违法乱纪的人。“总之,一方面要大胆提拔,加快提拔中青年干部,一方面又要严格把好政治标准这一关。德才相比,我们要更注重于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只要把干部队伍的交接班问题解决好,我们党的事业就一定会后继有人。”[1](P317)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陈云还在德才兼备的基本原则下,进一步提出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标准。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这些意见讲得好。”[2](P326)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又重申了这些意见:“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仍然是我们在干部政策上的大方针。我们老干部必须担负起挑选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的责任。”[1](P281)陈云就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指出,要提拔中青年干部,使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是老干部的心愿。“我们所要提拔培养的干部,不仅是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而且在数量上占多数的应该是四十岁左右的人、四十岁以下的人。让他们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经过几年以至十来年的锻炼,就可以成为大量提拔高级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1](P293-294)陈云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认为许多中青年干部具有专业知识,不少人具有第一流的专门知识,这是老干部无法比拟的优势。他说:“党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的政策远远没有实现。我们应该看到,没有老干部不能实现四化,没有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到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来,也决不能建成现代化的新中国。”[1](P296)陈云还强调:“一是必须培养能写文章的人,党内没有能写文章的人不行;二是必须培养既能写,又有德,德才兼备的人。”[1](P302)
  陈云针对“文革”对党风的影响和改革后腐败风气的滋长,要求继承毛泽东关于接班人的标准的思想,认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认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的干部要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发扬民主并坚持民主集中制。针对“文革”出现的怕斗争、怕矛盾、怕得罪人等偏向,强调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真理,不讲面子,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1982年9月23日,陈云在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把党的纪律检查队伍本身的干部选好,用好。做纪律检查工作的干部,应当是有坚强的党性,有一股正气的人;应当是能够坚持原则,敢于同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人;而不应当是在原则问题上‘和稀泥’,做和事佬、老好人的人。”[3](P511-512)针对某些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的形式主义做法,陈云强调要下马看花、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地搞调查研究。针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陈云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针对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等问题,陈云强调领导干部应在端正党风中做出表率。
  
  三
  
  陈云认为,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固然需要党的组织部门去做,但主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动手去做。他强调:“书记处和全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在各级选拔合格的年轻干部。这些被选进的人,党性要强,要有干劲,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还要培养一批技术干部到各级领导机关里来,这样才能搞四化。”[1](P270)他还要求中组部建立青年干部局和技术干部局,专门负责发现、选拔、培养、管理中青年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
  陈云主张为中青年干部锻炼成长提供平台。为了在工作中考察中青年干部,他建议各级党政军民组织都应该自上而下地设立辅助工作机构和辅助人员,上下对口,让中青年干部在这些机构中工作,给他们接触全面工作的机会。凡属向党委提出的问题或方案,先由上下各级辅助机构中的中青年干部研究,提供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办法,提供党委参考,这样既可以减轻各级党委的工作,也可以锻炼、培养出大批中青年干部。他提出,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设立的辅助机构,如办公室、秘书处、研究室等都应按地区、部门成立小组一类机构,这些小组由六十岁上下的干部带头,成员由五十岁左右、四十岁左右、四十岁以内的年富力强的干部组成。
  老干部要做好传帮带工作。陈云认为,既然存在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老干部不可能一下子从领导班子中退出。陈云说,对老干部来说,主要精力不是用来处理日常工作,而是在重大问题上出主意、把关,做好传帮带工作。对于退出一线的老同志,无论是退到二线还是离休、退休,都要支持中青年干部的工作,担负起传帮带的任务。老干部只有完成了这项任务,才算对党和革命事业尽了最后一把力。陈云说:“老同志要自觉地、认真地、正确地选拔接班人,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培养他们,主动地给他们让位,‘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上一程’。像我们党这样做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还没有过。我们每个同志都应该在去见马克思之前,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出发,继续努力办好这件事。这件事办不好,我们就要负历史的责任。”[1](P325)
  陈云倡导建章立制、为新老干部交替提供制度保证。鉴于老干部年龄偏高,不堪劳累,陈云同意设立顾问制度,让老同志边休息边考虑大事,把年轻同志摆在第一线。198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设置顾问的决定,陈云在审阅这份文件时作出批示:退当顾问和离休制度,势在必行。1981年6月8日,陈云召集中组部、总政治部有关负责人,就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主持起草了《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该纪要指出:“干部必须实行离休退休制度,这是根本办法。当顾问或成立顾问委员会,只能解决少数人的问题,多数人只能离休、退休。”[3](P468-469)
  陈云主张选拔干部还是要坚持“台阶论”。这是吸取“文革”时期“坐直升机”上来的干部的教训得出的结论。陈云认为,“德才兼备”的干部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锻炼。台阶,一级一级上来,这是必要的。这样锻炼的人才基础巩固扎实、本领全面。他很欣赏把大学生放到公社锻炼、然后逐步抽调到县委市委省委的办法。但陈云也不拘泥于“台阶论”,认为也可以打破老式的台阶等陈旧观念,越级提拔。
  陈云强调要建立和保持干部队伍的梯队结构。陈云认为:“干部队伍保持梯队的结构,可以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1](P349)当时中央领导集体实行三个梯队的办法。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和七十岁以上的老同志是第一梯队。他们摆脱日常工作,一边休息,一边考虑大事。姚依林等六十岁上下的同志是第二梯队,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另外,从五十岁左右、四十岁左右的人中选拔优秀的人才组成第三梯队,放到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准备将来接班。他还说,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年龄距离太近了,要抓紧选拔五十岁上下,特别是四十岁上下的优秀干部,把第三梯队建立起来。1983年6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正式作出了建立第三梯队的决策。
  陈云还强调,提拔干部要注意五湖四海。他认为,外来干部可能带来创建,本地干部却较多地了解实际情况。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可以防止干部形成“帮派”团伙。陈云说:“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五湖四海,再加上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我们提拔干部的大方针。”[1](P359)陈云还赞成干部轮换制度。1982年,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王伯惠、研究员黄开武给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写信,反映干部地方化倾向严重,建议实行干部交流制度。11月5日,中央组织部将这一建议在简报上刊出后陈云批示:“交流制度很好。一个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并不好,容易形成帮派。县级以上也应该轮换。”
  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是选拔和培养干部的重要举措。1982年9月23日,陈云同中央党校校长王震谈话时指出:党校要轮训、考察干部,了解干部包括他们的历史,选拔优秀的青年干部。1983年2月25日,陈云致信王震、蒋南翔提出:很好地培训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领导骨干,是党校的迫切任务。他要求正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着重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陈云文集(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208
  责任编辑:何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