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008-12-2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期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从“九五”到“十一五”跨三个五年的全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培训的目标和形式渐趋成熟。2007年11月19日,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十一五”继续教育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以中级培训为切入点,并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挂钩,标志着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开端。本刊将跟踪报道北京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相关动态。此次培训工作由北京教育学院承担,为全面了解此次培训活动,记者对方中雄副院长进行了专访。
  
  记 者: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全国重点工作,这项工作在北京是如何开展的呢?
  方中雄:从“九五”开始,北京市就开始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逐步形成了培训的工作思路。“九五”期间主要是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其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十五”期间,培训目标从单纯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转向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我们本着“全员覆盖、分层实施、突出教学应用”的原则,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培训”等多个项目,对中小学教师实施了全员培训。经过“十五”期间的全员培训,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基本上达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标准。在“十五”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培训,并兼顾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向深度进行。
  
  记 者:此次北京地区试点实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有哪些特点?对于全国有怎样的意义?
  方中雄: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通过两个项目来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公共必修课的培训:一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中级)培训;二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教材为7.0以上版本)或“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中级)培训项目是新设计的项目,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统一使用培训教材。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教学人员(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培训的目标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其次,此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有专门的平台作为支撑,能够跟踪记录培训的全过程,打破了过去只重结果、忽略过程的倾向,能够更好地实现过程性评价。第三,“十一五”期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仍然为市、区县两级培训。市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区县主讲教师与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区县培训机构组织主讲教师培训一线学科教师。第四,培训采取双导师制,教学先行,技术护航。在“十一五”期间,从全国来看,北京将继上海之后成为较早进入中级培训的地区。这次培训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随着培训的进程,逐步完善培训平台,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模式,可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提供一些参考。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带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向更高目标迈进。
  
  记 者:此次中级培训拟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以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工作有效实施?
  方中雄:一是政策的支持。北京市教委已把这次培训列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意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的保障。二是技术资源支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有专门的平台作为支撑。该平台与教材同步,是教材编写团队开发的,能够跟踪记录培训的全过程,有助于加强培训的过程性评价和考核的力度,可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另外,我们正在整理“十五”期间的培训成果,将它们开发出来为“十一五”培训服务,同时为未来的远程培训搭桥铺路。三是专业教学团队支持。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在骨干主讲教师培训班上对教材的每一个主题都做了详尽的讲解,第一批骨干主讲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入的领会。这些专家也将跟踪整个项目的实施,随时提供帮助。四是管理的支持。项目组将根据各个区县具体的实施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主讲教师研讨会和专家讲座,加强实施过程及效果的指导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取得预期的成效。
  
  记 者:我们看到,此次培训先期将培训各区县的骨干教师,通过骨干的引领带动全市近十万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这种由点及面的铺展将具体分成哪几个具体工作阶段来完成?
  方中雄:第一阶段是从项目启动到2008年1月份,将完成第一批200人主讲教师的培训。这200人分别来自各个区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部门分管教育技术的教师,他们将根据自己区县的具体情况,负责安排各个学校教师组班进行培训。第二阶段从2008年3月份开始,在总结第一批主讲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培训200名主讲教师。同时,随着网络平台建设的完善,逐步开展远程培训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市600名主讲教师的培训和提升,以及近十万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记 者:此次培训如何与教师继续教育挂钩?
  方中雄: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学人员(中级)培训的教师,将使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审定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试用教材(高教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中级)》,完成40课时的培训,并参加过程性评测。评测及上交作品合格,方可获得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公共必修课的4学分。
  
  记 者:您认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方面有怎样的意义?
  方中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主要部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