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成为德育的窗口
2008-12-29张秀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期
记得有一次,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给了我一份调查问卷,是关于我校小学生上网情况的。588名学生中,上过网的有207名学生,占37%;在上网的学生中,85%可以从网络接受正面信息。他们爱看轶闻趣事,比较关注科普常识之类的知识;10%的学生比较依恋网络,喜欢娱乐性的网上活动;还有0.7%的学生甚至浏览过黄色网站。个别学生沉迷网络的时间还很长,他们热衷于网络虚拟世界,开始习惯于网上交流。作为一名校长,这个时候我意识到:网络已悄然走进我们孩子的世界,给孩子们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学校理应开展全面的网络应用规范指导和网络道德教育。
如何把小学生引导到健康的网络生活中来,如何科学地引领小学生的网络生活?我认为,网络时代首先是要指导孩子会用网络,用好网络,使网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助力作用,让孩子们在网上快乐健康地生活!于是,在学校全方位的管理工作中,我开始有意识地发挥校长统筹规划、全面引领的效能,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德育管理平台,利用一切显性或隐形的教育管理手段,为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生活等活动提供支持服务。
解决学生会用网络,首先要提供学生随时上网的条件。我在更新机房时,将其中的旧电脑拆除放置在每层楼梯间。在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随时点击、浏览。引导学生会用网络,及时开展对学生的网络教育是关键。我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明确规范的网络技术教育(进行用网培训)、网络安全教育(树立网络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文明上网行为)。对信息技术学科尤为如此,明确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每一堂课的校本教材建设、内容确定的时候,必须渗透网络安全、网络德育等方面内容。
为了使学生的网络生活有场所,吸引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受教育,我组织教师们自己研发“学生成长乐园”软件。“学生成长乐园”作为一块网络区域,有别于其他儿童乐园,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生活世界。我的目的是为学生搭建一个生活交流的平台、一片网络学习的空间、一块网络实践的场地、一座健康成长的塔标。“学生成长乐园”设立的栏目有“七嘴八舌”(网络交流)、“快乐课堂”(网络学习)、“牛刀小试”(网络实践)、“敞开心扉”(成长导航)。“学生成长乐园”日益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社区,在这里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社区内的各种活动。
新时代的德育管理应运用新时代的新手段、新思维,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去Ym1BQDNdzlzozJxO++mxjv8CWQEwXsnChvYVwaN1Vak=熏陶、去感染孩子。我常常想,我们学校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怎样才能更鲜活、更生动,怎样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网络生活社区”为学生参加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提供了场所,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发挥了教化的无声作用。结合迎奥运,我们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将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以动画的表现形式展示、歌颂礼仪,摒弃身边的不良行为。例如,童话剧《快乐公主的三颗宝石》是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一道以我校的校园为生活背景,以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为线索,用Flash动画制作成校园礼仪系列短剧,再现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放在“学生成长乐园”上,学生可以随时浏览。我们还在“学生成长乐园”上开辟“宝石献给快乐公主”专栏,开展“我心目中的快乐公主”论坛活动,征集“快乐公主”标识,进行“快乐公主,快乐成长”的评选活动等。学生喜欢在“网络生活社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也能很便捷地参与各项活动。传统的主题教育活动增添了活力,学生真正成为网络生活社区的主人。“网络生活社区”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网上课外生活,激发了学生电脑作品的创作热情。他们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甚至听到的做成电脑作品在“学生成长乐园”上予以展示。如孩子们将自己对亲情的渴望用Flash制作动画剧“生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