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08-12-29隗合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面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信息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校园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窦店中学是北京市房山区的一所农村学校。几年来,我们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
  
  狠抓硬件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硬件建设是实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前提。2002年,我校完成了“校校通”一期工程,完成了全校的网络布线工作,建立了校园网主控室,安装了两台服务器、UPS电源、NAS服务器等设备。由于当时学校里没有终端计算机,所以设备基本闲置。从2004年开始,我校的硬件建设全面展开:为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电脑及大屏幕的背投电视,实现了“班班通”;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两台电脑,为每个处室配备一台电脑并且全部连入校园网,实现了校内网络处处无盲点;升级改造机房,建成了一个可以高速浏览互联网及教学资源的电子阅览室,同时能够完全满足学生信息技术课上运行一些大型软件的教学要求……到目前为止,我校已建设多媒体教室十余间,教师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校园网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
  
  搭建网络综合平台,服务教育教学
  
  硬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如果不能使用就是最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充分使用现有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
  要构建一个成功的网站,其统一性、完整性、扩展性、时效性非常重要。在网站建设初期,必须做好规划。从符合本校特点、为师生应用服务的实际出发,我们把学校网站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校内通知模块(各处室都有发布本部门通知的权限)、信息发布模块(超级管理员、管理员、录入员三级管理)、论坛(在线交流)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其他可扩展模块(如资源库、聊天室等程序)。
  我们在进行功能模块的开发时,为了便于维护和管理,采用了ASP.net+Access数据库来编写程序,并且在程序中加入了链接SQL Servers数据库的备用语句,这样可以方便地升级为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学校不同部门负责管理相应的信息发布模块。我们根据不同的要求,对学校领导、各科室、教师、员工赋予不同的权限,保证了办公信息的流畅和安全。
  
  建立学校网络办公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
  
  ● 通过FTP文件服务器,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论文等资源方便地在校园网中传送。例如,我校教师在年级组的计算机里保存的电子教案、课件等资源可以通过FTP传送到自己的FTP文件夹里。上课时,教师只需要进入自己的FTP文件夹,把上课需要的课件、演示文稿等复制到教室的计算机就可以给学生上课了,不再需要“优盘”或软盘。
  ● 中小学校园管理系统(CMIS)的功能十分强大,包括学校、教务、学生、校产、教职工、数据报表等共享业务。我校专门为CMIS系统配置了一台服务器,并且开发使用全部可用功能,提高了学校教师和领导的办公效率。
  ● 教研组设计的月考试卷、行政领导之间传送的保密文件等如果通过FTP或共享文件夹传送很容易泄密。我校采用了一个可以在局域网内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实现点对点的即时传送,解决了这个问题。
  
  建立校本资源库,丰富教师教学资源
  
  我校依靠全体教师的力量构建了校本资源库。学校每月课件上交制度已经执行了近2年,渐渐得到了学校教师们的赞同和支持。教师每月都会把一些自己制作或者上网下载的优秀课件等教学资源上传到FTP的公共文件夹里共享。网络信息组的教师负责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源,并扩充到校内资源库里,供更多的教师下载使用。此外,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学校优秀课件评比工作,评比出来的优秀课件也会扩充到校内资源库中。
  充分开发学校可用资源是丰富资源库的有效途径。藏有10万套试题的K12题卷王由于技术问题一直闲置没有使用。学校网络信息组成员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配置好一台php+mysql数据库的服务器,把K12题卷王成功地安装在服务器上。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登录K12题卷王下载试题或使用其智能组卷功能快速获得标准试卷。为了保证教师们都能使用,学校还专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观看和共享校内的专家讲座、课例等资源,网络信息组成员建立了一台视频点播服务器,把这些视频资源整理到服务器上,供教师们在网上观看。
  
  完善管理,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
  
  为加强和规范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我校在教学处专设一名副主任主管此项工作,成立了校园网络信息组,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预算、网络建设、技术培训等工作。我们出台了《窦店中学“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窦店中学网络信息管理办法》,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从宏观上进行规划,从细节上进行管理。同时,明确了教育信息管理机构既是信息技术部门,又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让技术整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其真正发挥组织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教研、管理、协调的综合性职能,发挥其在教育决策和执行上的职责和功能,使其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终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配合和共同发展。
  
  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1.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首先,校园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并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如果说系统建设初期“外力”是一种有效的牵引而又必须遵从的话,当系统建立起来之后,进一步完善时,则必须要有学校本身的信息化需求作为内在的驱动力。
  2.必须确定系统实施的几个阶段。急功近利,试图一步到位的观点不可取,也不现实。现阶段,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目前整个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不高的情况下,只能从简单的应用开始,使之在管理变革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施过程既要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又要使现代信息系统逐步被现有体制认可,在系统实现方式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3.处理好建设与应用的关系。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应用水平的高低和应用效益的大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有效的应用又会促进建设的发展。因此,要坚持“以建促用,以用促建,建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实现高投人、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的建设目标。在处理建设和应用的关系时,还应做到网络建设与资源库建设并举,更加重视资源库建设;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并举,更加重视软件开发;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培训并举,更加重视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举,更加注重提高管理水平。网络平台搭建好以后,学校的管理活动将逐步依靠校园网络来进行,因此,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众所周知,网上的信息容易泄露和遭人破坏,但以信息的安全为理由而抵制甚至放弃信息和管理工作内容的上网,也必将严重制约系统建设的进度和力度。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信息上网的重要性。只要重视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在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可以把不安全因素大大减少。
  4.应当充分发挥校内各部门的作用。信息收集、数据库建设是建设信息系统的基础。应该明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学校各部门的业务工作和部门的责任密切相关,绝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应落实到岗位制度中。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对所有用户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应当认真对待,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改进。对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做出重大贡献的部门或个人,在评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发挥学校各部门或个人开发信息资源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北京房山区窦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