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无心插柳”的乐趣

2008-12-29邓亚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信息技术教师上课最怕什么?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只关心游戏、体育、娱乐等事情。面对此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应对呢?于是,大部分教师开始费尽心机地给学生创造情境,如分组竞赛、优秀作品展评、个性大舞台等等,手法不一而足,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翘翻头”。如果说小学生比较喜欢教师们创设的模拟情境,那么这些初中生面对此种氛围,就已经是身经百战、处乱不惊了。任凭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吸引他们,他们的反应总是一个样——淡然地看着你在上面自我陶醉,自己却仿佛与这一切无关。在这些少男少女的心里,他们觉得谁要是那么乖巧地配合老师,就是太喜欢出风头,会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是要被“隔离”和嘲笑的。
  我现在教的初二年级,抱上述态度的学生不在少数。一次上课,我让学生参照教材上的范例和操作步骤制作幻灯片,准备在学生提交的同时进行作品展评。可是没几人对此有兴趣,还有一些人慌慌忙忙地进行最后的作品加工,我只好自己欣赏学生上交的作品。
  我通过放映的方式去浏览,却听到下面有学生在笑。原来他们通过投影在和我一起“欣赏”着。有的学生在幻灯片上插入了一些搞笑图片或是幽默话语,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眼球。我不动声色,继续放映幻灯片,同时装作自言自语的样子。“某某同学做的这个演示文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幻灯片风格很统一。”“某某同学的幻灯片在版式设计上很有个5nuNNdV5JNNv7GtSDy5JG02JgcmM6Vt0S94rvvDEAgM=人特色,图文搭配也很协调。”“某某同学的导航做得真不错,可以从目录进入不同的内容页,也可以随时返回到目录。”……我偷偷观察学生,发现很多人都在认真地看着投影上的幻灯片。他们脸上的表情有窃喜,有惊异,有羡慕,更有人开始坐不住了。“老师,看我的看我的,我比他做得更好!”如此一来,刚刚还很沉闷的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我趁机开始了原计划中的作品展示和评析活动。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参与的劲头很足,课堂效果非常理想。下课的时候,大家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纷纷跑到讲台边,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自己的幻灯片。我心里那个享受啊,真是从没有过的舒畅。
  我实在没有想到,原计划中精心设计的“雀跃”情景,在实际的课堂上遭遇了“滑铁卢”,然而不经意的无心之作,居然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后来,我与几位学生交流,有学生告诉我,他们并不是不喜欢展示自己,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暗中较劲,但老师设计的那些“花头”,小学经常搞,现在对这些根本提不起兴趣。哦,原来如此,看来我们津津乐道的主题活动、小组合作、个性展示之类的设计,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在享受这次“无心插柳”带来的惊喜与乐趣的同时,我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教学境界。要想达到此种境界,恰恰更需要精心的设计,只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多贴合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意愿,少一些矫揉造作和形式主义。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