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 实践 反思

2008-12-2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帧的功能、特点和用法;掌握关键帧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熟悉逐帧动画的基本制作技术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亲历动画的整个创作过程,熟悉“逐帧动画”的制作流程,并归纳和总结制作方法;探究利用“录音机”软件为卡通动画“灌制”声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动画制作的兴趣;认识动画在创造美、表现美、传达美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逐帧动画的简单制作、关键帧的基本操作。
  难点:对关键帧的理解以及绘图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凌波多媒体教学网络管理(教师端)软件、QQ教学.fla(示范动画)、QQ练习.fla(练习动画)和后舍男生.fla(创作动画)。
  
  四、教学过程
  
  1.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Flash软件进行简单的绘图创作。老师也在课前绘制了一幅作品。今天,请大家看看我手中的这张卡片(图1)。
  
  生(一下子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这QQ样子挺可爱……
  接着,教师展示第二幅QQ卡通图片(图2)。
  
  师:这是第二张QQ画像,请比较两张的异同。
  生1:第一张嘴是“一”字型,第二张嘴是“O”字型。
  师:谢谢你的回答。请注意,这里我用两种字型表示两种状态:“一”表示“闭嘴”、“O”表示“张嘴”。因此,用这两张图便可模拟“嘴巴”一开一合的说话动作。现在我要变一个“魔术”,让它立刻开口说话,你们信吗?
  生(半信半疑):不可能吧……
  设计意图:让QQ图像“说话”是本课伊始设置的一个“悬念”。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疑问和惊奇最容易诱发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巧妙设“疑”,让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以“趣”导“学” 引出正题
  教师拉开架势,脸上洋溢着魔术师般诙谐幽默的神采,不断以夸张的手法将双手置于胸前交替呈现两幅卡片。
  师(吃力地):大家看到QQ的“嘴巴”开始“说话”了吗?
  生:哈哈,没有啊。
  师:哎,太遗憾了!这可是在我长达一年的魔术生涯中的首次失败。
  学生哄堂大笑……
  师:刚才,老师分析了魔术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卡片交替动作太慢,位置也不精确。如果我把这个交替呈现卡片的任务交给电脑来做,这个魔术必定能取得成功!
  设计意图:“魔术”给学生带来了期待与遐想,而“刻意失败”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教学主题。
  3.讲演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打开“QQ教学.fla”示范动画。
  师:这个Flash文档中绘制了两帧图像,请辨别第二帧和第一帧有何不同?
  教师反复拖动“播放头”,供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帧画像的区别。
  生2:第二帧与第一帧的QQ画像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它的“嘴巴”被漏掉了(图3)。
  
  师:是的。正是因为这两帧上的内容大致相同,在第一帧上进行少量修改就可以生成第二帧。下面就为第二帧补画上这张“嘴”,让它开口“说话”。
  教师利用“椭圆工具”在第二帧上补画上一张“嘴”。
  设计意图:教师故意将第二帧上“嘴巴”部分漏掉,将学生思维聚焦于少量“留白处”。这既昭示两相邻关键帧之间大同小异,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关键帧”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节约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师:像这种可供直接编辑和修改内容的帧叫关键帧。通过刚才对两个关键帧修改过程的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关键帧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吗?
  
  生3:相邻关键帧上的内容基本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图形绘制的工作量。
  生4:关键帧上的对象可以直接修改。
  ……
  师:是的。传统动画就是将画面一幅幅全部画出来,费时费力,成本很高。由于相邻关键帧上的内容基本一致,这叫关联性,完成一帧画面后,只要对相同部分加以复制,对其中细小差异进行修改,即可完成相邻关键帧的画面内容,省时、省力又省钱。这是传统手工动画无法比拟的优势。
  生5:是不是关键帧对动画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师:不错。关键帧是动画的关键点、转折点所对应的画面,是动画中最重要的帧。关键帧中含有内容,在时间轴上用一个带黑色的小圆圈的帧来表示。
  师:那怎样让QQ开口说话呢?这个魔术只需单击一个“菜单命令”便可大功告成。
  教师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一个“能说会道”的QQ动画便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感叹神奇。
  教师归纳“逐帧动画”制作的注意事项,为下面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埋下伏笔。如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板书)、“对象绘制”功能的使用、关键帧插入、对象修改技巧、图形组合、色彩搭配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操作来揭示关键帧的功能和特点,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提纲挈领地归纳逐帧动画制作步骤及关键技术,有利于促进学生结合个人的观察和理解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教学中有意让学生阐述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既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入(如生5的提问),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
  4.揭示任务小组探究
  教师提出两个任务:先后制作“能说会道”的QQ和“谈笑风生”的QQ。
  学生按既定分组(三四个人一组,小组长负责统筹和协调)自主探究,运用头脑风暴法,充分激活集体的创新思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在制作和完善动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为各小组成员合作与探究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支持,确保学习任务得以有效完成。
  任务一:制作“能说会道”的QQ
  教师利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网络管理软件的“发送文件”功能将“练习动画”(与“教学示范动画”不同:它将第一帧与第二帧的“嘴巴”部分均去掉。学生在完成动画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关键帧”的理解,更好地运用“逐帧动画”的制作技法)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完善该Flash动画。
  任务二:制作“谈笑风生”的QQ
  要求在完成上面动画基础上,再添加一个关键帧(第三帧),并在该帧上创作出“笑”的表情,让“能说会道”的QQ变成“谈笑风生”的QQ。
  师(提示):此动画在整体效果上要尽可能超越上一个动画,如在图形、色彩、构图、方法、技巧等方面,要综合运用我们掌握的绘制知识和技术,带着丰富的联想去探索和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分析、比较和探究,最终成功设计出个性化作品,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作能力。第二个任务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小组成员只要稍加努力,就能顺利完成。
  5.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以学生自荐和教师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交流,并请学生讲解创作中的心得体会,重点讲清动画作品的创意构思以及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例如,第二小组在认真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出以下结论。
  优势:本动画(图4)一是对原作品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如添加了翅膀、外衣;二是运用了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如笑得吐舌;三是将小动物拟人化,寄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愿望。
  不足:色彩、构图方面还欠协调;手绘功底欠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讲解创作体会,不但有利于讲解者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动画制作水平,还有利于听讲者快速获得实用的间接经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以不同视角来看,任何一件作品既有所长,也有所短。因此,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