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起帆扬

2008-12-29黄国洪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帆船之所以能到达彼岸,在于它能乘风破浪。而无人能见的风,则由帆船的远航来向人们转述它的力量。
  
  与学生共同成长
  
  “老师,您一定希望我学业进步,让我也祝您教学成功。您的成功将是我进步的保证,我的进步也就是您成功的证据。”这是学生在贺师卡上给我的祝语,我把它写在心上。
  1983年,我来到肇庆中学任数学教师。1986年因工作需要转教计算机。二十多年来,我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自学了大学计算机专业、电教专业的课程,利用周末时间自费到120公里以外的华南师范大学进修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我总是不断地与同行或学生共同探讨各种问题,寻求解题的方案,并把得到的解题技巧、方法和经验整理出来,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手记。
  正是由于勤学多思,善于总结,奠定了我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知识视野,也使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数学教师,成长为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全省为数不多的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之一。
  
  教书育人
  
  为培养出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的尖子,我认真研究了历年的竞赛试题和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自己动手编写培训教材,大胆地把本属于大学计算机专业高年级的课程等经过化难为易、从厚到薄的加工以后,放到初中来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消化、吸收,使学生能够站在较高的理论角度去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997年末,我的学生魏小亮就要参加南非第九届国际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了。出征之前,师徒之间的默契已胜过千言万语。当通过电话获悉得奖消息时,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那一时刻,踏实和喜悦充满了我的心。
  教书育人,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人生与发展。人的内在品质犹如一柄剑的材质,而知识和技能犹如剑刃。剑的材质不好,剑刃再锋利也徒然;而没有锋利的剑刃,剑不足以为学生的整个人生披荆斩棘。当二者具备时,成功就成为了囊中之物。
  
  关注生命的课程
  
  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信息技术教育只有从关注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才能展现出它的无穷魅力。
  2003年春节,我有幸参加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粤教版)的编写工作。在我主编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材中,我们精心处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结构,同时精选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和问题,如: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研究、扶贫开发工程、《红楼梦》的研究、工厂生产管理、研究性学习等,力求用例子和问题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用例子和问题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主编徐福荫、李文郁的带领下,一套集技术、人文、生活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教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全国第一套全套通过的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并在全国14个新课程实验省(市、区)推广使用。
  回首一年多的编写过程,感慨万分。学习、研究、争论、思考、创作给了我重新认识教育的机会——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与传授。如果这套教材能够让学生读出技术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读出一种心境、一种情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这正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教师是风,学生是风中的帆。看得见的是帆在前进,看不见的是吹动帆飘动的风。为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