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第一台电脑的故事

2008-12-2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9期

  厦门一中的第一台电脑是在1983年购买的。当时电脑并不普及,仅有大学和一些研究机构才有电脑。购买这台电脑花费1.4万多元,这相当于厦门一中当时一年的办公经费!第一台电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教学生涯的轨迹——我从一名物理教师改行成为当年国内十分罕见的计算机教师,与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台电脑的型号是TRS-80,仅有48K的内存,显示屏显示的字符是绿色的,磁盘驱动器的体积就像小枕头那样大,键盘很像机械打字机,打起来很有弹性。它的到来使我兴奋不已,几乎天天与它为伴。我把电脑的说明书都翻烂了,同时也查阅了许多关于计算机的书,很想充分了解这一台电脑,甚至想了解它内部的每一块集成电路,更想让它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自学了能在这台机器上运行的Basic语言,为学校编写了第一个软件“学生成绩统计”。我用当时仅有的9针打印机打印出一张工工整整的学生成绩表来,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为让第一台电脑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组建了由34名学生组成的电脑课外活动小组。这是一群十分喜欢电脑的孩子。从他们对电脑充满极大兴趣的眼神里,我感受到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神圣和责任,激发了我努力做好这份工作的热情。为学生讲课时,我倾注了全部心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自己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爱好感染给我的每一位学生。因为只有一台电脑,只好让学生排队上机,每人20分钟,而我则陪着每一位学生辅导到晚上。学生饿了,我就用自己的钱为学生买点心。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他们的学习也十分刻苦和认真。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们参加了全国和省市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类竞赛,为学校赢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编写了许多的应用软件。
  1984年夏天,我利用仅有的这一台电脑,在厦门市科协的主持下,举办了厦门市首届中学生计算机夏令营。用一台电脑办一个夏令营这应该说是一种创举!来自市区各学校的营员大多没有见过电脑,因此兴趣盎然。由于只有一台电脑,大部分时间里,孩子们都围绕在电脑的身旁,听我讲解,由我操作演示。但无论如何也得让孩子们动动手啊!尽管每个孩子只能安排短暂的上机操作时间,但这一台电脑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至今仍记忆犹新,甚至影响一生。不少孩子因为参加了这次夏令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这台电脑在我手上从来就没闲着过。我和学科活动小组的孩子们一起,尝试编写了课程表编排的程序,让它为学校编排课程表。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排课的老师已经把它当成了很好的助手。用这台电脑,我还编写了一些辅助教学的软件。记得第一个辅助教学的软件是和化学老师一起创作的“电子云图”。化学老师说:原来上“电子云图”的内容是个难点,采用挂图是静态的,在黑板上示意要画了又擦,擦了再画,很不方便。电脑把微观的现象动态而又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的课效果好,学生特别喜欢。后来,该作品在省级课件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我的工作有了成效,更激发我创造的热情,接连为语文、生物、化学、物理和音乐等学科制作了电脑辅助软件,在教学课堂中发挥作用。
  25年过去了,第一台电脑为厦门一中信息化开创了先河。今天的厦门一中,信息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学校里有1000多台电脑了,拥有6间装备齐全、宽敞明亮的学生计算机机房提供给各学科的老师上课使用。在学校现代化的网管中心机房里,有一个展览区,在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厦门一中的第一台电脑。它已经成为厦门一中的一件历史文物。每年,厦门一中的新生都会来参观网管中心,我都要绘声绘色地给新同学介绍厦门一中的第一台电脑,介绍信息化在厦门一中翻天覆地的变化……